正文  第十章 北伐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26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那时全国的时局越发动荡。国民革命急需带兵的人,于是孙中山决定黄埔军校第一期于1924年11月9日提前毕业。孙中山11月13日从广州乘永丰舰北上,经过黄埔港时,又特地到黄埔军校,观看学生的战术演习,并参加了为他送别的宴会。
    傍晚才登舰离去,军校师生列队在码头上,欢呼致敬。谁都不会想到,这天是与他们敬爱总理的最后诀别。这也是黄埔师生最后一次见到孙中山。
    此次孙中山是应北方新兴的势力冯玉祥集团的联名电请,他们请孙中山北上商量南北和平统一的大事。
    自孙中山走后不久,广州的局势,突然吃紧了。盘据在惠州的军阀陈炯明得知孙中山北上到了北京,认为时机已到,便于1925年1月7日下达了反攻广州的命令。他还在东江地区收复了许多土匪,号称拥兵10万。1月27日,叛军首先向虎门要塞发起进攻。2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发布总动员令,第一次东征讨伐陈炯明的战争开始。史云涛这时已被任命为连长了,又一次领兵,踏上了征战的道路。
    东征大军兵分三路:右路军有粤军许崇智所部1万人,黄埔军校教导一、二团和学生总队3000人;中路军为刘震寰所部桂军,约6000余人;右路为杨希闵所部滇军,约3万余人。
    以黄埔军校为骨干的东征右路军,连战皆捷,攻淡水、下平山,直到潮州、汕头。右路军和中路军的刘震寰、杨希闵部队却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3月27日在东征军取得胜利的关头,噩耗传到前线最高指挥部:孙中山大元帅在北京逝世。
    这位中国革命的伟人,黄埔军校奠基者,在军校师生中影响之大,威望之高,是无法形容的。当时,军校学生军正在前线,校部对孙中山逝世的消息,一直保密到3月底,消息传开,黄埔生无不悲痛落泪,许多人失声痛哭。3月30日,黄埔学生军参加了在兴宁县北门外屋坝举行追悼孙中山及东征阵亡将士大会。大会由何应钦唱礼,蒋介石宣读了誓词和孙中山的遗嘱,周恩来宣读了祭文。最后全体宣誓:“我陆军军官学校全体党员,敬遵总理遗嘱,继承总理之志,实行国民革命,至死不渝,谨誓。”
    这一天一夜,黄埔学生军浸透在泪水与悲伤中。有见识的军官都感到,孙中山死了,革命必定受挫。果然很快消息传来,自称是孙中山忠诚学生的滇军司令杨希闵、桂军司令刘震寰,突然在广州反叛;5月20日滇、桂军占领了广州市的狗头山、观宿山和电报局、火车站。代理大元帅的胡汉民被*到永丰舰上。广州革命政府危在旦夕!
    面对这瞬息万变的局势东征右路军又速返广州,平叛刘、杨,挽救广东革命政府。东征五个月来,黄埔学生军每天行军、打仗,打仗、行军。脚走疼了,腿走肿了,浑身浸泡在汗水里,湿了擦干,干了又浸湿。如果说上次平叛广州商团是一次实战演习,这次东征是苦战、恶战了。
    6月,革命的党军第一旅——这是以黄埔军校教导一团、二团为基础编成的,首先开进广州城,与叛军展开激战。在工人罢工、农民助战有力配合、支援下,革命军最后把叛军撵出广州。
    东征作战,对黄埔学生军来说,是终生难忘的一课。这种亲身实战远远胜过在学校中的训练。为以后他们成为国共两党的优秀将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7年6月5日,国民政府特任蒋中正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兼军事委员会主席,统帅陆海空三军。7月1日以军事委员会主席身份下达了北伐的动员令。
    当时北伐各军的编制兵力和指挥官名单如下:
    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第一师师长王柏龄,辖孙元良、倪弼、薛岳三个团。第二师师长刘峙,辖陈继承、蒋鼎文、惠东升三个团。第三师师长谭曙卿,辖涂思宗、徐庭瑶、卫立煌三个团。第十四师师长冯轶裴,辖郑振铨、蔡熙盛、周址三个团。第廿师师长钱大钧,辖王文翰、赵锦雯、李杲三个团及刘秉粹补充团。补充团长张贞。炮兵团长蔡忠笏。警卫团长朱毅之。第一军共有步兵18个团,炮兵一个团。
    第二军军长谭延闿。第四师师长张辉瓒,辖谢毅伯、周卫黄、邓赫绩三个团。第五师师长谭道源,辖罗寿颐、彭璋、朱刚伟三个团。第六师师长戴岳,辖黄友鹄、廖新甲、刘风三个团。教导师师长陈嘉祐,辖余泽篯、李蕴珩两个团。炮兵团长谢慕韩。第二军共有步兵11个团,炮兵一个团。
    第三军军长朱培德。第七师师长王均,辖曾万钟、万人敌、彭武扬三个团。第八师师长朱世贵,辖韦杵、祝膏如、李思愬三个团。第九师师长朱培德兼,辖顾德恒、李明扬两个团。宪兵营长武宣国。炮兵营长张言传。第三军共有步兵八个团,炮兵、宪兵各一营。
    第四军军长李济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辖蔡廷楷、范汉杰、戴戟三个团。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辖香翰屏、余汉谋、黄震球三个团。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辖缪培南、黄琪翔、许志锐三个团。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辖云瀛桥、陆兰培、陈章甫三个团。独立团长叶挺。炮兵营长郭思演、薛仰忠。第四军共有步兵13个团,炮兵两个营。
    第五军军长李福林。第十五师师长李群。第十六师师长陈炳章。独立第一团长梁林,第二团团长林驹。第五军合共有步兵八个团,炮兵一个营。
    第六军军长程潜。第十七师师长邓彦华。第十八师师长胡谦。第十九师师长杨源浚。炮兵营营长莫希德、罗心源。第六军共有步兵九个团,炮兵两个营。
    第七军军长李宗仁。第一旅旅长夏威。第二旅旅长李明瑞。第三旅旅长伍廷扬。第四旅旅长黄旭初。第五旅旅长刘日福。第六旅旅长韦云淞。第七旅旅长胡宗铎。第八旅旅长钟祖培。第九旅旅长吕焕炎第七军共有步兵18个团,炮兵两个营。
    第八军军长唐生智。第二师师长何键。第三师师长李品仙。第四师师长刘兴。教导师师长周斓。第五师师长叶琪。鄂军第一师师长夏斗寅。教导团团长周荣充。炮兵团团长王锡焘。第八军共有步兵22个团,炮兵一个团。
    史云涛在北伐军第一军第一师薛岳团中任副营长。而他同学商钧和刘尚分别在第二师蒋鼎文团中任排长和副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