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雁翎前传 第三章 洛阳铁铺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1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三月十五,洛阳。
洛阳,本自繁华。今日更因啸天山庄举办赏剑大会而变得热闹非凡。
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慕雁翎剑之名,受孟正海之邀而来。
八面玲珑孟正海为人仗义疏财,豪爽大方,处事圆滑,更兼之武功高强,啸天山庄势力遍及北六省,江湖中无论黑道白道都多多少少会对啸天山庄敬重三分,因而孟正海在江湖上极有地位,已隐隐成为北六省的领袖人物。这一次,他广发英雄帖,自是应者云集。武林人士或是给孟正海面子,或是欲一睹雁翎剑风采,都纷纷朝洛阳赶来。
这不,大街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于是,人们纷纷猜测,啸天山庄的赏剑大会是否真是只赏剑那么简单?孟正海又是否真是为给天下英雄看看雁翎剑而已?有人猜测孟正海是为了向江湖宣告雁翎剑归啸天山庄所有;有人猜测孟正海此举意在确立啸天山庄在北六省不可撼动的地位;也有人猜测也许根本没有雁翎剑,赏剑大会只不过是虚张声势……
然而猜测归猜测,谁也没有真凭实据来证明自己的想法,于是江湖豪杰们只有抱着好奇和疑惑踏进了啸天山庄的大门。
这是一座很豪华的宅院,“啸天山庄”四字刚劲挺拔,铁画银钩,朱漆的大门上碗口大的铜环闪闪发光。街道上的青石板路直通进里院,孟正海的弟子们早已准备好一切,等着客人上门。站在门口迎接的是孟正海的女婿柳若君,只见他修长的身躯挺然而立,温和的笑容从未消失。柳若君熟悉武林典故,那些上门的武林人士还未自报来历就已被柳若君道出大名并连称久仰。名气小的人沾沾自喜,名气大的也不无欣慰。不久,山庄中便传来了阵阵吆喝声、呼喊声和谈笑声。
三月的洛阳,渐渐有了春的气息。
山庄外的一间小铁铺里却也不宁静了。铁匠赵轩是一个虎背熊腰的粗鲁汉子,世代已打铁为生。赵轩在燃起大火的炉灶上,将烧红的铁块放在砧子上,抡起铁锤,甩开臂膀,叮叮当当打起铁来。过往的武林人士也有拿各式各样的兵器的,却无一人对这小小的铁铺正眼瞅过。
赵轩不由得大为懊恼,疑惑这些人怎么就没有个坏了的兵器让自己修修或是拿个样式让自己打呢?连加个马蹄铁的人都没有。他可不知道人人都急着一睹雁翎剑风采了,谁还有那个闲心来小小铁铺呢?
这时,一位身着青色长袍的中年男子映入赵轩的视线,只见他面容清矍,形态消瘦,眉宇间绕不开那积郁已久的忧愁,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却禁不住风霜的侵蚀,沧桑早已在他眼角的皱纹中显露出来。他迈着稳健的步子,背着黄色的包裹走进了这家几乎无人关顾的铁铺。
赵轩手中的铁锤悬在半空,愣愣地看着中年男子。男子只朝赵轩瞧了一眼,便自顾自地坐在了铺中的椅子,顺手拿起几上的茶壶斟了一杯茶。那是赵轩平日休息时用来解渴的,泛黄的茶叶不知已被冲过了多少道,茶味早已荡然无存。青衣男子似乎毫不介意,端起茶杯细细地抿了一口,那模样就像是在品尝上好茶叶一般。
赵轩不自觉地咽了一口唾沫,放下手中的铁锤,也倒了一杯茶,味道和平常一样,和白开水无异,心中纳闷为何中年男子喝得那般津津有味。他好奇的瞅着中年男子,半天才想起问他有何贵干。
中年男子气定神闲,一派儒者风度,语气非常平淡:“来到铁匠铺自然是打造兵器的,还能有别的什么事吗?”
赵轩一听生意上门,精神一振,忙问:“打什么兵器?”
中年男子却不回答,从背上解下了黄色包裹,解开活结,包裹里便露出了一方狭长的木匣,约莫四尺长,五寸宽。中年男子望着木匣说:“照里面的兵器打!”说着,便打开了木匣。匣子中是一口长剑,如一泓秋水般清澈,剑身中一缕淡蓝色的光芒若隐若现,却是寒气逼人。
赵轩一见之下,大惊失色:“这,这,这…”语音颤抖不已,连说三个“这”之后就再也说不下去,激动惊奇之情溢于言表,良久,才伸出手指,指着那柄剑,颤声说道:“照,照这个打么?”
中年男子微笑着点点头。赵轩却拼命摇头,失声道:“我,我不会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这里应该有一柄现成的。你要是不会打,把现成的剑拿出来也行。”中年男子淡淡地说。
“你,你怎么知道?”赵轩惊诧不已,但这话等于承认此事。中年男子温和一笑,如春日的微风一般舒缓:“赵廖杰没有对你说过吗?想来当年名声大噪的铸剑名师之后竟隐居在洛阳这小小的铁铺里,倒也是大隐隐于市。”赵轩瞪大了眼,这一惊可非同小可,眼前之人竟还知道赵轩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铸剑大师赵廖杰。
赵轩不假思索,倒地便拜:“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