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66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随着火光的临近,将军得以看清了老妪的脸色。出乎意料的,她的目光中含着些隐忍和凛然。有种硬着头皮迎上感觉,恰似疆场上那些那些渺小畏缩的士兵被鼓足士气的样子。
将军这一停下来,才感到自己已透支了所有强打的精神,被铺天盖地的虚弱覆没。顿时觉得无力再与其僵持。这时,老妪向他伸出手去,在他手中塞了些冰冷沉重的东西。之后过了点元气给他,还未待他恢复,便急急的架他起来,迈着既蹒跚又慌乱的步子,撑着他向外走去。口中还混乱的念叨“:拜托您一定将它交给宫主,宫主就在殿外,记住,宫主是戚召琂……戚召琂。只要你保证好这东西完整无缺的交予宫主手里,你就是召逸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统帅,天下的江山都在你的股掌之间,任你是想登基或是其他……记住,交给戚召琂,也是救你自己一命……”这时,老妪已带他走到了走廊的尽头,将他一掌推回了宽广寂寥的大殿之内。老妪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又消隐在黑暗的甬道内。
若不是手上的冰凉沉重,将军几乎以为做了场梦。
婴儿的啼哭声逐渐轻微,将军不禁回头望望。这时,老妪的一声干咳声炸响,吓了他一跳,此刻声音空旷的回响在殿内,凭空响亮了很多“:快去吧,记住我的交代。生生疫疫,乃个人性命,与你无关。”
将军不明就里,只得拿着手中的东西,向战火冲天的殿外走去。
一遇到光亮,将军就不禁将手中之物凑到眼前观看。在火光之下,一件玄黑的铁器泛着冷莹莹的光。从外观看,不像是一件用品,倒有几分像祭司在祭天时,手中的祭器。而观其风格,也不似大唐之物。仔细观察器物上刻写的铭文。铭文细小冗繁,并非汉文。
将军不由得停下脚步,仔细分辨。按理说自少年功成以来,将军便没少在宫闱权贵的声色犬马中游走,各路封赏,各国朝贡见得也多了。却从未见过这种奇怪文字。要说类似的,仔细回想下,倒有几分像是南疆巫邪的术文。
南疆乃蛮荒之地,那里的巫邪之术十分血腥原始,中原人虽避之唯恐不及,却也都参不出其中奥秘,一直对其敬畏有加。说起来也算巧合,大明宫中前阵子正出了一起与此有关的血案。后宫中有一位贵人出身南疆,长相平平却频繁得宠,众妃嫔心有不甘,寻衅于她,可没过多久,滋事之人竟都陆续死去,死因莫名,十分诡异。当时正值国运不济,各地灾祸频发,无人注意到此事,这件事便就过去了。日后不久,一位朝中任要职南疆人结集党人,起兵欲推翻大唐。在一番血雨腥风的镇压后,此事平息。该位来自南疆的大臣也在此次斗争中死去。而他正是那位后宫中南疆贵人的舅父。受此事牵连,这位贵人也将被处决。在查抄她的寝宫时,人们才发现了前些时日妃嫔陆续死亡的真相。原来在她的寝宫中发现了很多蛊虫,蛊虫被养在一个一个的罐子里,每一个罐子上都写了一个生辰和一些复杂的咒文,每一个生辰都对应了一个死去的妃嫔。
因为此次发动政变的乱党势力庞大,行踪诡异。即使事情已经过去,朝廷也不敢懈怠分毫。所以在查抄这个贵人的寝宫时,将军正奉命率兵等候在一边,警惕着以免再生事变。
在这些东西被拿出来时,由于好奇,本应守在一边的将军上前去看。因着位高权重,并无人敢阻拦。一旁负责此事的官员,还讨好的上前为他指点。
当时一旁的官员提醒他不要打开盖子,里面的东西很古怪,只要沾上了,就很可能着道。后果是很可怕的。将军闻言已经后悔万分了,恨不得将手中之物立刻甩出去。但已将拿在手上了,自己又是堂堂名将,这脸面是万万丢不得的。
将军故作谦逊的点点头,他本能的感觉有什么会从缝隙里跳出来,于是食指压紧了瓷盖,蹙眉打量着瓷罐上的文字。
一眼看到的是上边用厚重的汉字刻下的生辰,四周被一些古怪的象形文字包围了,那些文字似画非画,细细琢磨还能略懂一些其中的意义。将军略扫一眼,便被这字画里透出的古怪阴邪弄得有些后脊骨发凉。没仔细打量就匆匆放下了。
而现在看到手中器物被火光映的忽明忽暗的铭文,那日所见到的古怪字象又从脑海中浮现出来。那指尖发麻的感觉,又不由得隐隐生了起来。
这上面的字,和那南疆的巫蛊之文,倒有几分相像。而那老妪欲将此交予戚召臣,又是何意呢。难道……还未及想,将军陡然一惊,方才想得太出神,竟未发现,打斗声已停滞了许久,四周此刻安静的诡异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