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华东林业 第十二章 畲族同胞的婚俗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95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畲族作为单一的民族被确认是在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四省。根据公元二千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国有畲族同胞七十万九千五百九
十二人。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在一九八四年六月建立的,县治在鹤溪河畔的鹤溪镇,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畲族自治县。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思是居住在山里的客人。文献记载中称畲族为“畲人”,原意是在山里搭棚居住的人。我曾有机会在畲族同胞聚居地生活了一段时间,也在蜿蜒清彻的鹤溪河上坐过木船,他们的文化传承和生活习俗至今还勾起我美好的回忆。
畲族文化与汉族相通,有雷、钟、蓝、盘四大姓氏,一律使用汉字,但他们有自已的丰富语言,使用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畲语,并通晓当地汉族人民的方言。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畲民中流传着许多叙事歌、抒情歌、谜歌、咏物歌、杂歌。叙事歌中以反映本民族的斗争历史,歌颂民族祖先的英雄业绩的有《高皇歌》和《麟豹王歌》;反映历代王朝兴衰成败和封建统治者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的《末朝歌》、《封金山》、《元朝十八帝》、《灾荒歌》等。他们在劳动、节日、婚礼及宗教仪式上演唱。
我们在景宁工作期间曾住在畲族同胞家中,畲族同胞当过我们的响导,帮助我们进行过外业工作。通过这些,我们了解到畲族人民非常好客,待人亲切、有礼貌,遇事顾大局,识大体。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好客、谦逊和平的民族,至今还保持很多古雅、淳朴的优良传统和礼俗。
畲族尚来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男女青年崇尚自由恋爱,双方常常在劳动中,用歌声来传情,挑选意中人。有一则情歌的歌词是这样表达的:“要做有缘久长长,交到头毛白如霜;姻缘都是天注定,有缘就要透心肠。”一旦双方认定是真正的情人,就私下暗许终身,女方赠以男方银质手镯或戒指。男方则回赠以白色《肚稿袋》或其它珍贵的物品。此时的男方要尽快主动地托媒人向女方父母求亲,取得同意后,则备些糕饼、线面、红枣、猪蹄和若干聘金送到女方,叫做小定。随后男女双方经常来往,帮助做些农活和家务,增加相互了解,培养感情。
畲族青年男女结婚时各地风俗也不完全相同,现在与从前又有所不同。畲族同胞历史上的婚俗丰富多彩。结婚时新娘才第一次戴上头饰,穿上新衣新鞋,但不穿袜子,如遇雨天就穿草鞋,戴斗笠。新郎则穿上新衣、新鞋,戴上便帽。婚礼先在女方的娘家举行,新郎带着一名“对门赤郎”,如同我们汉族的新郎,在陪郎的陪同下去丈人家,随身带去筵席所用的食品佐料等物,中餐由女方接待,接着新郎开始“借锅”,酒桌上不摆一物,必须等候“对门赤郎”或新女婿逐一指名而歌之,阿姨(女方姐妹)和之,此时歌中所指的物品则应声而出,晏毕,又须咏歌,将桌上食物餐具逐一撤去。请看:
新郎唱:“叫声阿爹、阿妈和阿姨,孩儿带客来喝酒和吃饭,借您们的碗筷和酒盅用一用嘞!”
阿姨和唱:“我的好姑爷嘞,喝酒有酒盅,挟菜吃饭有碗筷,老爹老妈早已准备哩!”边唱边将酒盅和碗筷分别放到了客人的面前。
新郎唱:“阿爹、阿妈和阿姨嘞,客人等着喝酒和下酒菜嘞,我来帮您们端可好嘞?”
阿姨和唱:“请姑爷和客人上坐嘞,我端上菜来再给您们斟满酒,先饮三杯笑开怀嘞!”
此时阿爹和阿姨等至亲热情地忙着给姑爷和各位客人斟酒挟菜。
席间又唱起猜拳劝酒歌:“吉日良晨喝喜酒嘞,今朝喝的双喜临门酒嘞!”如果双方都出了二指,那算和局,如果甲出了二,乙出了一,则乙喝罚酒一杯。
“吉日良晨喝喜酒嘞,恭喜新郎新娘来年生贵子,一朝考中状元嘞!”
如果双方都出了一指,那算平局。
撤席时,又唱起歌儿来:
“感谢阿爹、阿妈和阿姨,盛情款待嘞,酒足饭饱嘞,请撤去酒盅和碗筷,再来吃茶嘞!”
“好嘞,待我收拾碗筷揩桌泡上香茶嘞!”
散席后,新郎和新娘对歌,交拜成礼,然后祭祖,辞别舅姑,开始“半夜婚嫁”,表示吉祥如意,夫妻白头偕老,福禄寿喜,子孙满堂。新娘手执雨伞由新郎和她的一个妹妹或小姑陪伴步行到新郎家中。途中新郎和新娘不得回头,一唱一和,其乐融融。
畲族同胞的嫁妆从简,一张床,两箱衣服,还有蓑衣、箬帽、锄头和镰刀等实用家具嫁妆,寓意在依靠劳动创家立业和致富。在新郎家中新娘开始做饭,唱歌一直唱到次日清晨。第二天,新郎家中父母置办酒席,晏请亲朋好友,欢庆一直到后半夜,一边歌唱,一边拜兄翁和香火灶神,简朴而隆重的婚礼方才结束。
已婚的畲族妇女与汉族妇女有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她们头上有引人注目的头饰。头饰在不同的氏族中也不尽相同。由黑布或红布连同银制品中的钳栏、钳塔、头面、头抓、奇喜牌、大奇喜、方牌、国铮、牙签、耳环、耳挖、反蕉叶、银链、古文钱、玻璃珠子等盛饰构成,是那样眩目,令人向往。
鹤溪河呀,畲族人民的母亲河,浪花滚滚,奔腾不息,千百年来,她哺育了好歌好舞的畲族儿女,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