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四章共筑蓝图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90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阳光透过办公室的木格窗,在沈泽递来的文件上投下枫叶形状的光斑,细碎又温柔。搪瓷杯里的野菊花茶还冒着热气,茶香混着钢笔墨水的淡香,比任何一次硅谷的咖啡品鉴会都让人安心。
    封面标题是《清溪小学“科技+教育”融合发展方案及乡村振兴衔接规划》,字迹工整,是他用钢笔写的,正是他上周在溪畔提起的“基地构想”的落地蓝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满纸实在的规划,连预算明细都列得清清楚楚,像他当年为项目做的可行性报告,却多了几分烟火气。
    林栀指尖划过目录,从“数字化图书馆搭建(适配山区弱网络,优先缓存教学资源)”到“本地教师科技培训(每月一次,邀请县城电教站专家,同步线上直播)”,甚至连“无人机农产品溯源(帮助张奶奶等农户拍摄玉米生长过程,制作宣传视频拓宽销路)”这样的细节都写得明明白白——那是她某次陪张奶奶去镇上卖玉米时随口提的,说“咱们村的玉米甜,就是没人知道,卖不上价,张奶奶着急得睡不着觉”,没想到他记在了心里,还查了很多农产品溯源的案例,写进了计划书里,像当年他会记住她不爱喝太苦的咖啡,每次都少放半勺粉那样用心。
    翻到最后一页,她的指尖顿住了——“潜在合伙人:林栀”几个字是用铅笔写的,字迹比其他地方轻些,像是犹豫了很久才落下笔,又怕她不同意,特意用了可擦的铅笔,像他第一次约她去咖啡馆时,紧张得把餐巾纸揉成了团。林栀故意板起脸,指尖轻轻摩挲着那行铅笔字,指甲蹭过纸面,留下淡淡的痕迹:“沈泽同学,你这”潜在合伙人”写得,怎么看都像别有用心的”套路”啊?动机不纯哦,就像你当年偷偷在我咖啡里加糖一样。”
    沈泽的耳尖瞬间红了,像当年在实验室里被她戳破“偷偷改她实验数据帮她过关”的心事时那样,连耳根都泛着红。
    他攥了攥拳,腕间旧表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给了他勇气,语气却无比坚定:“是不纯。”他抬眼望进她的眸子,里面盛着阳光与笑意,像盛着整个清溪的春天,“我想把”合伙人”前面的”潜在”去掉,想和你一起把这里的路铺得更宽——既让孩子们通过科技看见山外的世界,也让山外的人通过我们,看见这里的枫叶红、玉米黄,看见这里的孩子多可爱,这里的日子多踏实。就像你泡的菊花茶,不张扬,却暖得长久。”
    林栀忽然想起溪畔他说“我依然爱你”时的眼神,和此刻一模一样,都带着破釜沉舟的真诚,没有丝毫“套路”的虚假。
    她合上计划书,指尖不经意触到他腕间的旧表,表盘边缘的磨痕还和五年前一样,却暖得发烫,像在传递着五年来从未中断的心意——原来他一直带着她送的表,一直没忘,就像她一直没忘,他当年为她冲的那杯,少放了半勺粉的咖啡。
    “那要看你表现。”她站起身,走到他面前,眼底闪着狡黠的光,像只恶作剧得逞的小猫,“合伙人要负责修电脑、调广播、陪孩子们写观察日记,还得学做清溪的玉米饼,不能再像上次那样,把饼煎得黑乎乎的,连小宇都嫌弃”沈老师做的饼能当炭烧”;更要记得,以后别总想着洋咖啡,我泡的菊花茶也能提神。”
    她顿了顿,声音轻却清晰,像溪水淌过青石,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最重要的是——再也不能失联,不能让我和孩子们等你五年,哪怕是五个月、五天,都不行,就像你当年承诺的,会按时给我发咖啡拉花的照片那样,不能食言。”
    沈泽几乎是立刻握住她的手,他的手掌宽大温暖,裹着她的手,旧表的金属表带贴在她的手腕上,带着他的体温,顺着相触的指尖蔓延开来,暖得让她心头一颤。五年的时差、山海的距离、骄傲与自卑的隔阂,那些横亘在两人之间的障碍,都在这掌心的温度里消融了,像溪面上的冰,被春日的阳光融化得无影无踪,也像他当年没喝完的咖啡,终于被她的菊花茶,暖成了恰到好处的温度。
    “我答应你,”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目光牢牢锁住她的眼睛,像在许下一生的承诺,“以后不管去哪,都跟你报备;不管做什么,都带着你和孩子们;再也不会让你等,再也不会让你孤单。以后我的工具包里,除了螺丝刀,还会装着你泡的菊花茶包,就像当年我的咖啡机旁,总会放着你喜欢的蜂蜜罐。”
    窗外传来孩子们追逐打闹的笑声,夹杂着阿雅喊“沈老师、林老师,快来看我的枫叶画!我画了咱们和无人机,还有向日葵!”的声音。阳光正好,透过木格窗,把两人相握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满是粉笔灰的办公桌上,落在那本写着“潜在合伙人”的计划书上,落在桌角那杯还冒着热气的野菊花茶上——茶香袅袅,像他们终于交汇的时光,温暖而绵长。
    林栀望着他眼里的光,忽然懂了:最好的爱情从不是追着聚光灯跑,也不是用“套路”编织浪漫,而是像清溪村的向日葵,像她泡的菊花茶,像他曾钟爱的咖啡——有人愿意为你放下光环,把“硅谷标配”换成“清溪日常”,陪你做那些琐碎的小事;有人愿意陪你向着阳光,一起把梦想的种子,种成一片金灿灿的花海,把不同的味道,调成彼此都舒服的温度。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