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五章高处的知识与泥土里的智慧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19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下午的山路上,陈默背着磨旧的药箱走在前面,手里的《草药图鉴》页脚卷了边,还沾着草汁和泥印。“这是艾草,端午节挂在门上能驱蚊,晒干了煮水还能泡脚,林栀的脚冬天总凉,你可以多采点回去,给她煮艾草水,暖脚效果特别好。”他蹲下来,指尖抚过草叶,故意抬眼看了看沈泽,眼里带着些打趣。
沈泽赶紧掏出笔记本,认真地记下来,连“艾草泡脚,每周2-3次,水温40度左右”都标了重点,惹得林栀在旁边笑:“你记这么认真,是想当”草药专家”吗?还是想当我的”专属泡脚师傅”?”他抬头时,正好对上她的目光,阳光穿过树叶落在她眼里,暖得让人心颤,慌忙低下头,假装看笔记本:“多学总是好的,以后能帮你,不用总麻烦陈默。”
孩子们挎着小篮子跟在后面,阿雅把采到的蒲公英插在篮子沿上,像插着一朵朵小太阳。林栀让他们把自己的发现记在本子上:“不用写得漂亮,不用写”学名”,就写”我在石头缝里看到蒲公英,它的花像小太阳,陈医生说能消炎,上次林老师摔破手就是用它敷的”,这样就好。”
沈泽举着无人机跟在最后,没有讲“空气动力学”,也没有说“续航里程”,只是操控着镜头缓缓掠过山顶,把鹰嘴山的样子、山下的稻田、田埂上的向日葵都拍下来。“小宇,快来看!”他朝小宇招招手,“鹰嘴山真的像老鹰的嘴巴!你看,那边就是你爸爸打工的工地,我帮你拍下来,晚上就发给你爸爸好不好?”
小宇兴奋地凑过来,小手紧紧攥着沈泽的衣角,把他的衬衫都扯皱了:“好!谢谢沈叔叔!我要让爸爸看咱们村的山,看咱们种的向日葵,还要告诉他,我以后要造机器帮他干活!”
无人机缓缓下降时,镜头里的小宇站在枫叶树下,笑得露出豁牙,阳光落在他脸上,像镀了层金。
沈泽按下快门的瞬间忽然懂得:科技从不是用来炫耀的展品,不是发布会上的噱头,而是能帮孩子传递思念的工具,能帮老乡解决难处的帮手;知识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符号,不是实验室里的标本,而是能长在泥土里的希望,能藏在孩子笑容里的温暖。
下山时,阿雅把自己的笔记本递给他看。
歪歪扭扭的字迹里画着一架无人机,旁边写着:“今天和沈叔叔、林老师一起上山,沈叔叔的机器能飞,能拍山的照片。我要把照片寄给妈妈,告诉她山上的枫叶红了,告诉她我认识了蒲公英,能帮林老师消炎,还告诉她,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像沈叔叔一样,用知识帮身边的人。”
沈泽摸着纸页上浅浅的铅笔印,心里暖烘烘的。他抬头看向走在前面的林栀,她正牵着阿雅的手,帮她拂掉头发上的草屑,阳光落在她们身上,像一幅温柔的画。他快步追上去,轻轻握住林栀的另一只手,她没有躲开,反而紧紧回握。两人相视一笑,所有的争执和不解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对清溪、对孩子们共同的期待。
风里带着枫叶的清香,也带着泥土的气息,沈泽忽然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知识真正的意义——不是站在高处炫耀,而是俯下身子守护,像林栀守护孩子们一样,像清溪守护这片土地一样,带着爱和耐心,让希望在泥土里慢慢生长,开出最温暖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