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冷清秋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85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如果说第一次闯入五星级酒店的那个「平行世界」,给小柯带来的主要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式的震撼和格格不入的疏离感,那么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因为姐姐的「救场」需求而踏入类似场合时,他已经能勉强把自己伪装成一块稍微有点人形的背景板了。
他渐渐摸清了这类活动的套路。无非就是换个酒店名字,把香槟塔堆得更高一点,把插花弄得更抽象一点,把请来的「大师」头衔吹得更唬人一点,然后把那群看起来差不多的、非富即贵的男男女女们,像摆放精美瓷器一样,安置在这个金碧辉煌的盒子里,让他们进行一些看似高深、实则乏味的社交仪式。
小柯的工作也流程化了。提前到场,熟悉环境,检查光线。活动开始后,精准捕捉空镜,确保把酒店的奢华和活动的「格调」拍出价值百万的感觉。然后就是重头戏——拍人。尤其是那些姐姐提前用眼神或者微信暗号指认过的「重点客户」。
他练就了一身「人像速成美化」的硬功夫。知道哪个角度能把将军肚拍出成功人士的沉稳,哪个光线能把眼角的鱼尾纹柔化成阅历的象征,哪个构图能巧妙地把客户和背景里的品牌Logo或者重量级嘉宾同框,营造出一种「我们很熟」、「我们是一个圈子」的微妙氛围。他甚至无师自通地掌握了「P图式抓拍」的精髓——就是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大脑已经自动完成了磨皮、瘦脸、祛眼袋等一系列后期工序,确保原片直出都能让客户满意。
他成了姐姐部门这类活动的「御用性价比之选」。活儿好,听话,便宜,还不惹事。那些珠光宝气的富太太们,看惯了油嘴滑舌的销售和目的明确的精英男,对他这种看起来干干净净、略带腼腆、干活认真、眼神里还残留着点不属于这个场域的清澈愚蠢(在他看来是机敏)的年轻人,反而多了几分逗弄的宽容。
「小帅哥,又来给我们拍照啦?今天把我拍瘦点啊!」一位全身logo、笑声爽朗的太太打趣道。
「弟弟,忙活一晚上了,歇会儿,喝口水?」另一位妆容精致的女士递过来一杯苏打水,眼神里带着点对小宠物的怜悯。
「哎哟,这张拍得好!显得我气色真好!下次还找你拍!」……
小柯一律回以训练有素的、憨厚中带着羞涩的笑容,嘴上说着「应该的」、「您过奖了」、「您本身气质就好」,心里却跟明镜似的,冷静地像个在敌后潜伏多年的老地下党。他清楚得很,自己就是这帮有钱有闲的姐姐们无聊生活中的一个临时消遣,一个无害的、有点趣味的小点缀,跟她们手里那杯摇曳的香槟、身上那件限量款的包包没什么本质区别,都是用来打发时间、装点门面的玩意儿。姐姐那句「隔着太平洋」的警告,像紧箍咒一样套在他头上,时刻提醒他:保持距离,保持清醒,拍完照拿钱走人,江湖再见也是路人甲。
在这种心态下,他像个冷静的人类学家,透过取景框,饶有兴致地观察着这个光怪陆离的「上流社会」样本。他看到那些标准笑容背后的疲惫,那些热情寒暄下面的敷衍,那些华丽礼服包裹着的可能并不快乐的灵魂。他觉得自己像个掌握了上帝视角的玩家,冷眼看着NPC们重复着固定的程序,内心甚至有点小小的、不为人知的优越感。
直到他的「研究」样本里,出现了一个无法被归类、无法被程序化的异常数据。
那是一位太太。
她第一次出现,是在一个以「珠宝品鉴」为主题的沙龙上。小柯像往常一样,用镜头扫描着全场,然后,就在一个最不显眼的、靠近巨大落地窗的角落沙发上,定格了她。
她很美。不是那种带有攻击性的、明艳张扬、恨不得把「我很贵」三个字刻在脸上的美。而是一种清冷的、疏离的,像远山上的一捧新雪,或者深夜月光下的一株昙花,独自静静地开放,与周围热火朝天、珠光宝气的氛围格格不入。
她穿着一身剪裁极佳的浅灰色连衣裙,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颈间一条纤细的铂金项链,坠着一颗小小的、光泽温润的珍珠。她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五官精致得像是工笔画细细勾勒出来的,但组合在一起,却透着一股子生人勿近的冷意。
她很少与人交谈,大部分时间只是独自坐在那里,纤细的手指捏着一只香槟杯,但杯里的酒似乎从未减少过。她偶尔会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但小柯敏锐地感觉到,她其实什么也没看进去,眼神是放空的,没有焦点。或者,她就只是那么坐着,微微侧头,望着窗外上海的璀璨夜景,眼神飘忽,仿佛眼前的珠宝闪耀、名流寒暄、大师讲解都只是一场与她无关的、嘈杂又无聊的默剧。
即使小柯的镜头偶尔扫过她,她也吝啬给予一个职业化的、应景的微笑。反而,当意识到有镜头对准自己时,她会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那对好看的眉毛,脸上掠过一丝极淡的、不易察觉的不耐烦,仿佛在说:「真吵,真无聊,什么时候结束?连拍照都这么碍眼。」
小柯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在这个人人都努力表演、拼命融入的环境里,她的这种毫不掩饰的抽离和冷淡,反而成了一种最特别的存在。就像在一堆色彩浓艳的油画里,突然出现了一幅笔触清冷的水墨,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眼球——当然,可能只有小柯这个「旁观者」注意到了。
他给她起了个外号——「冷清秋」。他小时候蹭电视看过那部经典的民国剧,里面那个清冷倔强、像空谷幽兰一样的女学生形象,一瞬间就和他眼前这个女人对上了号。她就像那个书中走出来的人物,周身裹着一层看不见的、无法穿透的寒霜,把所有的热闹、热情和虚伪的客套,都毫不留情地隔绝在外。
这份特殊,反而极大地激起了小柯属于摄影师的那份捕捉欲和挑战欲。对于一个习惯了捕捉动态和情绪的摄影师来说,最迷人的,永远是你拍不到的东西,是那种固若金汤的平静下面,可能隐藏着的波澜。
他特别想撕开那层冰冷的外壳,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风景。是不是也藏着喜怒哀乐?是不是也会有像普通女孩一样,看到漂亮珠宝时会眼睛发亮的时候?
他开始不自觉地,将镜头更多地聚焦在她身上。这成了他每次来拍摄这些无聊活动时,一个隐秘的、带着点探险意味的私人游戏。他甚至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终极挑战目标——拍到「冷清秋」的笑容。
他尝试过各种方法。
他在她看似专注聆听(实则放空)时,从侧面抓拍她完美的侧脸线条。
他在她无意识转动着左手无名指上那枚钻戒时,特写她纤长的手指和那颗光芒璀璨却似乎锁不住她心事的石头。
他甚至在她偶尔端起杯子抿一口酒时,试图捕捉她喉间微小的滑动瞬间。
但这些照片,美则美矣,却始终隔着一层冰,缺乏生气。她就像个精致的人偶,完美地镶嵌在这个奢华的背景板里,却没有灵魂。
有一次,活动请来了一个据说在国际上都很知名的心理学大师,讲述「压力管理与幸福人生」。大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台下听众(尤其是那些太太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每句话都戳中了她们养尊处优却依然空虚的内心。
小柯百无聊赖地扛着相机,镜头习惯性地扫过角落里的「冷清秋」。她依旧保持着那个姿势,眼神望着窗外,仿佛大师的话语只是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
鬼使神差地,小柯调整焦距,将镜头牢牢对准了她,然后,缓缓地、尽可能不引起她注意地,靠近了一些。他想拍一张更清晰的、能反映她眼神细节的特写。他想知道,那双总是望着远方的眼睛里,到底藏着什么。
就在他几乎能通过取景框数清她睫毛的时候,她似乎感应到了什么,猛地转过头,清冷的目光像两束探照灯,直直地射向镜头,或者说,射向镜头后的小柯。
那眼神里,没有惊慌,没有羞涩,只有一种被打扰后的、明显的不悦和疏离。像被冒犯了领地的猫,竖起了无形的毛。
小柯的心脏猛地一跳,下意识地移开了镜头,脸上有些发烫,像个偷窥被当场抓住的小偷。他慌乱地低下头,假装检查相机设置,心里咚咚直打鼓。
等他再鼓起勇气偷偷抬眼望去时,她已经重新转回了头,继续望着窗外,只留给他一个更加冰冷、更加拒绝的背影。
失败了。而且是被毫不留情地、无声地驱逐了。
小柯心里有点挫败,但奇怪的是,那股想要挑战、想要靠近、想要揭开谜底的欲望,反而像被浇了油的野火,烧得更旺了。她那冰冷的反应,恰恰证明了她不是没有情绪的冰山,她只是把所有的情绪,都紧紧锁在了那层坚冰之下。
这就更有意思了,不是吗?
那天的活动,最终在一片「受益匪浅」的虚假繁荣中落下帷幕。宾客们开始起身,互相道别,交换着言不由衷的赞美。小柯也收拾心情,开始进行最后的收尾拍摄,捕捉一些人群散去的画面。
当他镜头无意间扫过出口附近时,正好看到「冷清秋」站起身,准备离开。一位看起来是她相识的、过于热情的太太,正拉着她的手,喋喋不休地说着什么,似乎是在极力邀请她参加下一场的私人聚会。
「冷清秋」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同意,也没有明确拒绝,只是任由对方拉着,眼神却已经飘向了远方。就在那位太太说得越发激动,几乎要贴到她脸上时,小柯清晰地看到,她那一直没什么波澜的脸上,极其快速地掠过了一丝清晰无比的、近乎厌恶的、极其不耐烦的表情。
那表情快得像错觉,像冰面上骤然闪过的一道裂痕,瞬间又恢复了平整。
但小柯的手指,却像是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意志,在那电光火石之间,本能地按下了快门。
「咔嚓。」
一声轻微的脆响,在嘈杂的背景音中几乎微不可闻。
小柯赶紧低头看向相机屏幕。回放的照片里,清晰地定格了她那个瞬间——微微蹙紧的眉心,紧抿的、向下撇的嘴角,以及眼底那一抹毫不掩饰的烦躁与冰冷。
成功了!
他抓到了!抓到了她冰山面孔下,一丝真实情绪的泄露!
虽然不是什么美好的笑容,只是一个厌烦的表情。但这一刻,小柯心里却涌起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兴奋和成就感,仿佛一个探险家,终于在那片看似毫无生命的冰川上,发现了一处属于人类的、微小的痕迹。
他看着照片里那个生动了许多、却也更加难以接近的女人,心脏砰砰直跳。
这个叫「冷清秋」的女人,比他想象的,还要有趣,还要复杂。
而他的挑战,似乎才刚刚开始。这片看似平静的冰原之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暗流与秘密?他握着相机,感觉手里的机器,第一次变得如此沉重,又如此充满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