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贵人踪迹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95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香囊风波过去几天后,浣衣局里明显安静了许多。阿秀被调去了浆洗房最苦的池子,再没人在清漪面前阴阳怪气。那些曾经跟着阿秀起哄的宫女,现在看见她都低着头快步走开,偶尔有人偷偷抬眼打量,眼神里带着说不清的畏惧和探究。
清漪依旧每天在熨烫房干活。铜熨斗很沉,炭火的热气烤得人脸发干,但比起双手长年累月泡在冰水里,已经是难得的轻省。她的手指渐渐养好了些,虽然指节因为长期劳作显得有些粗大,掌心的薄茧也退不去,但至少不再红肿溃烂。
这日下晌,她刚把一批熨好的衣裳叠放整齐,管事孙姑姑掀帘进来。
“沈清漪,”孙姑姑站在门口,目光落在她身上,“长春宫催着要那批新制的宫装,原本送衣裳的小菊告了病,你跑一趟吧。”
清漪手上动作一顿。长春宫是皇后的寝宫。
孙姑姑指了指墙角一个用青布包得严实的包袱:“就是那个,仔细些,别弄脏了。送到长春宫西侧门,交给守门的宫人就回来,莫要多话。”
“是,姑姑。”
清漪上前抱起包袱。布料入手沉甸甸的,带着新浆洗过的挺括感和皂角清香。她向孙姑姑行了礼,抱着包袱走出熨烫房。
这是她第一次独自走在浣衣局外面的宫道上。冬日的太阳没什么热气,冷冷挂在天上。脚下的青石板路又宽又平,一直伸到看不见的远处。两边是高耸的朱红宫墙,墙头盖着深色的琉璃瓦,走在下面让人觉得格外渺小。
她按着孙姑姑说的方向,低着头,沿着墙根的阴影快步走。偶尔有穿着各色宫装的太监宫女迎面走来,都是步履匆匆,没人抬头多看别人一眼。
穿过几道宫门,绕过几处殿宇,空气里的味道渐渐变了。不再是浣衣局那股浓重的皂角味,也不是普通宫道的清冷,而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梅香,混着檀香的沉稳气息。
引路的小太监低声提醒:“前面是御花园了,穿过月华门,顺着西边甬道走到底就是长春宫侧门。”
清漪道了谢,抱着包袱踏进月华门。
门内景致豁然开朗。虽是冬天,花木凋零,但假山回廊、结冰的水池,远处还有一片开着小黄花的腊梅林,依稀能想见春夏时的精致。
她不敢乱看,只盯着脚下的甬道快走。刚绕过一处假山,就听见前面传来环佩轻响和细碎的脚步声。
清漪心头一紧,立刻停下脚步,抱着包袱避到道旁一棵老槐树下,垂首躬身,屏住了呼吸。
只见一行人从前头岔路转出来。为首的女子穿着明黄宫装,披着同色狐裘斗篷,梳着高髻,簪着衔珠凤钗,步摇随着她的步子轻轻晃动。她容貌不算绝色,却自有一股端凝大气,眉宇间带着居于上位的雍容。
清漪的心跳骤然加快。这定然就是中宫皇后李氏。
皇后身侧跟着几位衣着华美的妃嫔,脸上都挂着恰到好处的恭谨笑容。后面跟着两列垂手侍立的宫女太监。
皇后正与身旁一个穿湖蓝宫装的妃子低声说话,目光随意扫过园景。她的视线掠过那棵老槐树,在树下那个抱着包袱、深深低着头、穿着浣衣局灰布棉袄的宫女身上几乎没有停留,就自然地移开了。
对皇后来说,这不过是宫里无数个不起眼的低等宫女之一。
可对清漪来说,这短暂的一瞥,是在黑暗的屋子里突然推开一道门缝,让她窥见了门外那个曾经熟悉、如今遥不可及的世界。
她看着皇后在一众妃嫔宫人的簇拥下从容走过,明黄的衣袂在寒风里微微飘动。那些妃嫔们低声谈笑,目光流转间或许藏着刀光剑影,表面却是一派花团锦簇。
这与浣衣局终日与污秽寒冷为伴的日子,仿佛天地之别。
一种复杂的情绪在她心里翻涌。有对过往生活的刺痛,有身处卑微的不甘,更有一种冰冷的清醒——父亲沈敬堂,曾经也是那个世界里的人,却最终坠入了她此刻所在的深渊。
凤驾没有停留,很快消失在另一条花径尽头,只留下空气中若有若无的檀香。
清漪在原地又站了一会,才慢慢直起身。她的表情平静,只有那双眼睛比刚才更加幽深。
她抱紧包袱,加快脚步往长春宫侧门走去。
送完衣裳,循原路返回。一踏进浣衣局那熟悉的院落,闻到那股皂角和潮湿的气味。
晚上回到通铺,春桃凑过来小声问:“听说你今天去长春宫送衣裳了?可见到什么了?”
清漪正在铺床,闻言动作没停,只淡淡“嗯”了一声。
“那可是皇后娘娘的寝宫!”春桃语气里带着羡慕,“你运气真好,能走到那边去。我们这些人,怕是这辈子都没机会进御花园一步。”
旁边另一个宫女插嘴:“我进宫三年,最远也就到过尚衣局外头。”
清漪铺好被子坐下,这才抬眼看向春桃和那几个竖起耳朵听的宫女,语气依旧平淡:“只是远远看了一眼,皇后娘娘凤驾经过,我们这等身份,连抬头都是罪过,能看见什么?”
她说的虽是实情,却巧妙避开了内心的波澜。
春桃听了咂咂嘴,有些失望,但也觉得理所应当:“也是,那可是天家贵人。”
众人又议论了几句皇后的威严、某位妃嫔的传闻,便各自歇下了。
清漪躺在冰冷的铺位上,听着耳边熟悉的鼾声,睁眼看着黑暗中模糊的屋顶。御花园里那惊鸿一瞥的景象,皇后雍容的身影,妃嫔们精致的侧脸,都清晰地印在脑海里。
她缓缓闭上眼,袖中的手无意识地握紧。
那权力顶端的风景,她看见了。而通往那里的路,布满荆棘,却也并非无迹可寻。
今日是送衣宫女,他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