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青瓷盏与青石音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551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萧凛的赏赐和默许,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看似波澜不惊的宫廷中,漾开了细微的涟漪。
揽月阁内,云烨无视了那些华美的玉器与锦缎,专注地将送来的药材分门别类。她的动作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律,研磨、焙炒、萃取,空气中弥漫起苦涩与清香交织的奇异药味。
宫人们远远看着,不敢靠近,只觉得这位公主身上笼罩的迷雾愈发浓重。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影七无声无息地出现,带来了初步的调查结果。
“陛下,秘藏典籍中,关于”非祥瑞之龙”的记载极少,且多语焉不详,被视为荒诞传说。唯有一卷前朝散佚的《异闻录》残本中提到,”北有蛮族,奉异神,能搏杀蛟虺,其血有异香,其兵可裂鳞甲”。”
萧凛目光一凝。“北有蛮族”,与朔风部落的位置吻合。“搏杀蛟虺”,正是云烨昨夜所为!
“继续说。”
“关于朔风部落,”守护龙裔”之说在草原暗线中亦有流传,但被视为部族神话,外人难窥其详。
只知该族萨满地位尊崇,族人勇武异常,且极少与外界通婚。他们世代居住的”龙眠之地”,被视为禁忌之所,寻常牧民不敢靠近。”
线索零碎,却都与云烨的说辞隐隐对应。萧凛指尖敲击着桌面,心中的天平又向“相信”倾斜了几分。
“陛下,”影七迟疑片刻,又道,“还有一事。我们的人在清理西苑龙怪尸体时,在其鳞片下,发现了一丝……人为烙印的痕迹,非常细微,似是某种追踪或控制的标记。”
萧凛猛地抬头,眼神锐利如刀:“标记?”
“是。工艺奇特,非中原常见。已拓印下来,正在追查来源。”
人为的标记!这意味着什么?昨夜那场血腥的搏杀,背后可能并非简单的野兽为祸,而是……有目的的驱使?这个发现,让整件事的性质变得更加诡谲险恶。龙族,或许并非只是依本能行事的怪物。
---
就在萧凛消化这个惊人发现时,宫人来报:太傅李晟求见。
李晟,三朝元老,清流领袖,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是连萧凛都需礼让三分的重臣。他此时前来,定然不是为寻常政务。
萧凛收敛心神,恢复帝王的威仪:“宣。”
李太傅年逾花甲,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步伐稳健。他行礼后,并未立刻奏事,而是目光扫过御案上那套刚刚送来、尚未收起的赏赐清单副本(其中包含了给揽月阁的药材记录)。
“陛下,”李太傅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老臣听闻,陛下近日对那位朔风公主,颇为优容?”
萧凛心中了然,消息果然传得很快。他面色不变:“朔风部族献贡以示归化,朕略施恩赏,以示天朝气度,有何不可?”
“陛下怀柔远人,自是圣主仁心。”李太傅话锋一转,“只是,老臣得知,公主所需之物,颇有些非常之物。珍稀药材尚可理解,那银霜炭、研钵药杵……据闻公主殿下是在配制香料?我中原调香之术博大精深,何须公主亲力亲为,且用这等器物?老臣恐其内情未必简单,或有……巫蛊厌胜之嫌,不得不防啊。”
“巫蛊”二字,如同惊雷,在历朝宫廷都是最敏感、最致命的指控。
萧凛知道,这是李太傅代表的传统势力,对云烨这个“异数”本能的反感和试探。他们无法理解,便用最熟悉的宫廷斗争逻辑来揣度。
萧凛心中冷笑,若他们知道那女子昨夜刚在雨中屠了一条龙,不知会作何感想。但他不能明言,只能沉声道:“太傅多虑了。朔风部族僻处北疆,自有其风俗传承。朕已查问过,确是配制安神香料所用。些许小事,不必惊扰公主清静。”
他语气中的维护之意,让李太微微蹙眉,但皇帝既然已如此说,他也不好再深究,只是躬身道:“陛下圣明,是老臣杞忧了。只是如今后宫位份多有空悬,这位公主身份特殊,长久居于揽月阁,无名无分,恐惹非议。还望陛下早做定夺。”
这话看似关心,实则是在提醒萧凛,要么给云烨一个明确的妃嫔名分,纳入后宫体系加以约束;要么,就应保持距离,以“贡品”之礼相待,不应过分特殊。
萧凛自然听出了弦外之音。
他目前绝无将云烨纳入后宫的打算,那无异于在身边放置一个无法掌控的变数。但“贡品”的身份,也确实限制了与她进行更深层次合作的可能。
“朕心中有数,有劳太傅挂心。”萧凛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送走李太傅,萧凛眉头深锁。来自朝堂内部的压力,已经开始显现。他必须尽快对云烨做出更明确的安排,既要能利用她的力量应对龙族威胁,又要能堵住朝臣之口,维持宫廷的平衡。
---
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春日急雨再次降临长安。
雨点敲打着揽月阁的窗棂,云烨正在用银霜炭小心地加热一个玉碗,碗中是混合了特殊药液的暗红色龙血。她在提纯龙血,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专注和对火候的精准控制,不能有丝毫打扰。
然而,就在药液即将达到某个临界点的瞬间——
“铮!”
一声清越悠扬、穿透力极强的琴音,不知从宫中何处传来,竟穿透雨幕,清晰地送入揽月阁内!
那琴音并非杂音,反而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宛如金石交击,隐含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肃杀之气。
云烨手腕猛地一颤,玉碗中的液体剧烈波动,险些泼洒出来!她体内的守护血脉竟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琴音而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共鸣与……排斥?
她立刻稳住心神,强行控制住火候,保住了这碗珍贵的龙血精华。但她的眼神已然变得无比凝重。
这琴音……不寻常。
她放下手中的工具,走到窗边,凝神细听。琴声在雨中断续传来,曲调古朴苍凉,时而如溪流潺潺,时而如战场杀伐。
弹琴之人,技艺极高。但让云烨在意的,并非琴艺,而是那琴音中蕴含的、一丝极其微弱却本质非凡的“意”。
那是一种……与龙族力量隐隐对抗,却又并非同源的“意”。类似于她族中传承的某些古老战歌,能激发气血,震慑邪祟。
中原皇宫之中,竟有如此人物?
她唤来一名在院中廊下躲雨的小宫女,状似无意地问道:“这琴声清越动听,不知是何人所奏?”
小宫女见公主主动问话,受宠若惊,连忙答道:“回公主殿下,这琴声……想必是来自”聆风亭”。这个时辰,又在雨天抚琴的,多半是居住在附近”秋水斋”的苏才人。”
“苏才人?”云烨对这个名字毫无印象。
“是,苏才人入宫三年了,性子清冷,不爱与人交往,唯独酷爱音律,尤其善弹古琴。陛下……也曾赞过她的琴音呢。”小宫女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与同情。
才人位份不高,又不得圣心,在这深宫之中,日子想必清苦。
苏才人。一个善弹古琴的、清冷的才人。
云烨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皇帝的赏赐和太傅的猜忌,是明面上的风波。而这突如其来的、能引动她血脉感应的琴音,则是水面之下,另一道值得关注的暗流。
这座繁华似锦的中原皇宫,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雨声,琴声,草药味,以及隐藏在深处的龙族标记……多种线索开始交织,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正在缓缓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