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往日铃声 041(求收藏,求枝枝)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2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轮到九山,他接过碗,却不急着“喝”,反而转身,对着身边一个正犹豫不决的中年游客热情一笑。
“大哥,一个人来旅游啊?这地方看着不错,就是路不太好走。”
那游客被他搭话,愣了一下,也点点头:“是啊,山路十八弯……”
就在两人说话的瞬间,九山端碗的手腕看似随意地一抖,碗里的液体便无声无息地顺着他垂下的袖口滑落,被厚实的登山靴和深色地毯吸收得干干净净。
他再转回来时,碗已经空了。
最后,是常垸。
递水的镇民目光直勾勾地盯着他,那股“热情”里,多了一丝审视。
常垸坦然地与他对视,接过陶碗,脸上甚至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
他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动作,就在对方的注视下,将碗凑到嘴边。
一瞬间,一股微不可查的精神波动从他眼中逸出,轻轻触碰了一下对方的意识。
递水的镇民眼神出现了一刹那的恍惚。
在他眼中,常垸已经仰头,将碗里的水一饮而尽。
而实际上,常垸只是用嘴唇碰了碰碗沿,碗里的液体纹丝未动。
他放下空碗,递还给对方,还礼貌地点了点头:“谢谢,味道很特别。”
那镇民呆滞地接过空碗,脸上的“热情”似乎更加真挚了。
四人不动声色地完成了这一切。
陈村长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见所有游客都将碗中之物一饮而尽,他脸上那张刻板的笑容咧到了一个极致。
“好了好了!大家都喝了敬神水,山神爷已经感受到大家的诚意了!今晚一定能睡个好觉!养足精神,明天咱们镇上可是有大集,晚上还有篝火晚会,大家一定要玩得尽兴!”
他一挥手,声音洪亮。
那些镇民立刻行动起来,脸上挂着统一的、无可挑剔的热情,开始半引导半簇拥地将那些眼神已经开始涣散,嘴角却挂着满足笑意的游客们“劝”回各自的房间。
那态度亲切得不容拒绝,熟练得像是演练了千百遍。
回到二楼房间,门在身后“咔哒”一声关上,将外面的世界彻底隔绝。
九山反手从袖中摸出几片薄如蝉翼的金属片,指尖一弹,悄无声息地嵌入了门框和窗户的缝隙里。一套简陋却有效的隔音和预警布置,瞬间完成。
房间里的空气,这才像是活了过来。
“呸!”
铁砣猛地朝地上啐了一口,虽然什么也没吐出来,但那股子狠劲仿佛要把五脏六腑里的晦气都啐出去。他抡起拳头想砸墙,又硬生生忍住,最后狠狠一拳砸在自己手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他娘的!那玩意儿根本不是水,倒像是冰碴子混着针,一个劲儿往脑仁里钻,钻进去就不停地告诉你,”你很高兴”、”你很满足”,我呸!老子满不满足自己不知道吗!”
夜莺已经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黑色仪器,屏幕上正跳动着几条刺眼的红色波形线,她手指飞快地点着,眉头越皱越紧。
“不是标记,也不是种子。”她否定了自己白天的猜测,声音有些发干,“这是覆盖。他们的基础脑波频率正在被一种外来波段强行同化……像病毒一样。”
铁砣听得头大,烦躁地抓了抓头发:“说人话!”
“就是把所有人的脑子,调成一个频道。”夜莺抬头,脸色难看,“一个方便他们遥控的频道。”
九山靠在门板上,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抬手抹了把额角的冷汗。刚才在楼下,为了在众目睽睽下抵御那股精神侵蚀,同时还要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他消耗极大。
“他们很谨慎,没有用强。”他声音有些沙哑,“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等所有人都”熟”了,再一起下锅。明天,才是正席。”
常垸一直没说话,他走到窗边,指尖轻轻撩开厚重窗帘的一角。
楼下,送完游客的镇民们三三两两地散去,融入更深的黑暗里。其中一个身影在路灯下顿了顿,像是察觉到了什么,猛地抬头,朝他们这个窗口看了一眼。
那张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仅仅一秒,那人便若无其事地转回头,继续往前走,消失在拐角。
常垸放下了窗帘。
房间里,铁砣和夜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
“明天的大集和篝火晚会,就是那口锅。”常垸转过身,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让所有人都心头一凛。
铁砣的火气又上来了,咬着牙问:“那我们怎么办?明天直接掀了他们的桌子?”
“不。”
常垸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有那双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清亮。
“掀桌子太便宜他们了。”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们来掌勺。”
第二天清晨,客栈单薄的木门再也拦不住外面的声浪。
那声音,像是积蓄了一夜的洪水,猛地冲开闸门,将四人从浅眠或警戒中惊醒。
推开大门,一股混合着食物香气、草药味和鼎沸人声的热浪,轰然撞在脸上。
“刚出锅的糍粑!糯得很嘞!”
“来看看这山菌子!今早刚摘的,多肥厚!”
“阿妹,这花布衬你肤色哩!”
长长的青石板街道,一夜之间被密密麻麻的摊贩挤得水泄不通。
泥土清香的山货,滋滋冒油的烤饼,热气腾腾的汤锅……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昨夜那点阴森诡异,在这活色生香的市井烟火气里,被冲刷得无影无踪。游客们完全沉浸其中,举着手机四处拍照,脸上是纯粹的放松和愉悦。
“哇,好香啊!”夜莺鼻子动了动,眼睛瞬间被不远处一个卖梅花糕的小摊勾了过去,那甜丝丝的热气,让她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铁砣的眼神更直白,死死钉在一旁炭火上烤得焦黄流油的肥嫩羊腿上,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口水收一收。”九山的声音不高,却像一盆冷水浇在两人头上,“别忘了这是什么地方。”
铁砣这才不情不愿地收回目光,嘟囔道:“看着香,还不让说了……”他努力想重新绷紧身体,摆出警戒的姿态,但那微微放松的肩线,还是泄露了他被这热烈气氛感染的事实。
九山目光沉稳地扫过人群,低声说:“场面做得确实够足,像模像样。”
常垸没说话,静静站在客栈门口的台阶上。
他的目光掠过那些笑得过分热情的摊主,掠过那些与镇民相谈甚欢的游客,最后落在一个卖纸风车的摊子上。
那些风车颜色过于鲜艳,转动起来哗啦作响。
他走下台阶,顺着人流往前。
周围的喧闹仿佛隔着一层膜,清晰可闻,却无法真正触及他。
他走到一个卖竹编的摊子前,随手拿起一个编织精巧的小簸箕。
摊主是个中年男人,立刻堆起满脸的笑:“小哥好眼力!这可是我们这手艺最好的老师傅编的,拿回去装点干果零食,又好看又实用!”
“多少钱?”
“不贵不贵,二十块!图个吉利,山神保佑您!”
常垸递过去一张纸币,摊主麻利地找零,嘴里又熟练地重复了一遍:“山神保佑您!”
那语调,和刚才介绍商品时一模一样,每个字的尾音都拖着一种奇怪的、统一的调子,像是设定好的程序。
在钱货两清的瞬间,常垸看清了,摊主眼底飞快闪过的不是什么评估,而是一种近乎麻木的确认,确认他这个“游客”是否露出了和旁人一样的、满足而放松的神情。
就在这时,几个半大的孩子尖叫着从他们身边窜过去。
跑在最前面的瘦小子一头撞在了一个正在挑选刺绣的女游客腿上。
“哎哟!”女人手里的东西差点掉在地上。
那孩子猛地站住,仰起脸,嘴里啪啦地吐出一句:“山神恕罪,福泽绵长。”
声音又脆又亮,像是在背书。
女人愣了一下,随即被这文绉绉的话逗乐了,弯腰揉了揉孩子的头:“没事没事,快去玩吧,小心点。”
孩子脸上因为奔跑而带起的红晕和慌张,瞬间褪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片空白的平静。他木然地点点头,转身就追着同伴跑远了。
常垸的目光却一直跟随着那个被撞的女游客。
他看见女人重新拿起那块绣片,脸上的笑容依旧温和,但那笑意慢慢变得有些奇怪。
它凝固在脸上,嘴角维持着完美的弧度,眼神却渐渐涣散,透出一种心满意足的温顺。
常垸的目光定在一个摊子上,那里挂着一串串用红绳编织的手链。
绳结繁复,纹样扭曲,有种说不出的古老意味。那线条……他脑中某个角落的记忆被触动了,像是在某个尘封的卷宗里,见过类似的诡异符号。
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满脸褶子堆着笑,正抓着一个年轻女孩的手腕比划。
“闺女,戴着好,这花样山神爷看了最是欢喜,能保平安,驱邪避祸的……”
女孩被说得心花怒放,掏钱的动作干脆利落,当场就美滋滋地戴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