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风起江南  第二章暗潮**高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36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江南的雨,依旧绵绵不绝,但空气中的味道却悄然变了。不再是单纯的湿润清新,而是逐渐混杂了一种焦躁不安的气息,如同暴雨来临前闷热压抑的午后。关于“赵擎天”这个名字的传闻,不再是市井间的窃窃私语,而是变得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带有血腥味。
    在扬州码头,黑娃赤裸的脊背上汗水与雨水混在一起。他扛着沉重的麻包,机械地行走在湿滑的跳板上,耳边却充斥着工头们压低的、带着恐惧和兴奋的议论。
    “听说了吗?绍兴府那个不肯买账的王主事,前几日失足落水,没了!”
    “何止!湖州老李家,那条跑漕运的船,夜里让人凿沉了!说是……不肯交”护船费”。”
    “啧,这赵爷的手腕,真是又狠又绝…看来这江南的天,真要变了……”
    黑娃沉默地听着,牙关暗自咬紧。这些消息绝非简单的江湖争斗。那王主事是出了名的耿直官员,老李家是几代经营的老实船商。这分明是系统性的清除异己,是在用血与火强行绘制新的势力版图。他甚至注意到,码头上多了些陌生面孔,他们不像寻常苦力,虽然也做着搬运的活计,但眼神锐利,步伐沉稳,对漕船的调度、官仓的位置、乃至驻军换防的时辰都流露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他们彼此间交换眼神的方式,带着一种军营里才有的默契。黑娃的心沉了下去,这绝非乌合之众,而是一支正在伪装的、有序集结的武装力量。夜间,他摩挲着那枚冰冷的“安”字铁符,望着窗外漆黑的运河,仿佛能听到战鼓在远方隐隐擂响。
    而在更遥远的、沈如晦隐匿的那个小镇,动荡则体现在茶馆酒肆间越来越高的声浪,和人们脸上日益明显的焦虑与怨愤。说书人不再只讲前朝旧事,开始隐晦地抨击时政,引得满堂喝彩。小小的糖画摊前,人们交换着各地传来的坏消息:哪里又加了税,哪里又关了市,哪个官员又贪墨了多少。
    沈如晦依旧沉默地熬糖、作画,听着一切,仿佛无动于衷。但他那双看遍了世事沧桑的眼睛,却能敏锐地捕捉到人群中出现的新面孔——那些眼神游移、精光内敛的汉子,那些看似寻常、却对地形道路异常关心的行商。他们像是在丈量着这片土地,评估着这里的人心。他知道,有人在趁乱布局,在点燃干柴。他只是低下头,更专注地勾勒着糖画的线条,将那丝冰冷的了然深藏眼底。
    风,终于不再是起于青萍之末。它开始卷起尘土,吹得人心浮动。
    在绍兴府的石头的学堂里,动荡以另一种更隐晦却更令人心悸的方式迫近。前来接孩子的乡绅脸上没了往日的闲适,多了几分忧心忡忡和窃窃私语。学童中,又有两个家境尚可的孩子接连几日不见踪影。石头旁敲侧击才得知,他们的家族都因不愿或无力缴纳一笔名目蹊跷的“助饷”,而受到了或明或暗的威胁。
    一日放学后,学堂的东家,一位老秀才,忧心忡忡地叫住石头:“石先生,你是有见识的人。近日听闻……听闻北边不太平,这南边,怕是也要起风浪了。”他压低声音,“隔壁县前几日有庄户抗税,被衙役打死了人,如今那边人心惶惶,都说有个叫赵擎天的豪强,聚了好多人,怕是要……要反啊!”
    “赵擎天……”石头心中猛地一凛。这个名字,他似乎在沈如晦当年留下的极其简略的江南备注里瞥见过,标注是“漕帮,势大,需留意”。他不动声色地安抚了老秀才几句,回到自己的小屋后,却立刻翻出那本夹藏着铁符的旧书,指尖划过那个名字,心潮起伏。难道,这就是大哥当年担忧的变数?它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
    更让他警觉的是,学堂外开始出现不明身份的闲杂人等。他们不像寻常路人,目光总若有若无地扫过学堂的门扉窗棂,带着审视与衡量的意味。一日,甚至有一位自称“赵府管事”的人登门,言语客气却态度强硬,表示赵大爷重视文教,愿“资助”学堂,只需石先生日后行些“方便”。石头以“山野闲人,不敢攀附”为由婉拒,送走那人后,后背却惊出一层冷汗。对方的消息网络和渗透速度远超他的想象。
    而真正让他如坠冰窟的消息,是在一个雨夜,由一位他从西北安顿下来的老卒——如今在驿馆做马夫——冒死送来的。消息极其简短,是用他们之间才懂的暗语写就,却字字如惊雷:
    “北狄内争暂息,新单于鹰视狼顾,边关异动频仍。朝中议,或抽南兵精锐北援,以固边防。”
    石头捏着那张小小的纸条,手指抑制不住地颤抖。朝廷若真从江南抽调驻军北上防御狄人,那么此刻正如野火般蔓延的赵擎天势力,面临的将是门户洞开!富庶的江南腹地将彻底暴露在其兵锋之下,届时引发的绝不仅是地方骚乱,而是一场足以撼动国本的巨大浩劫!这背后,仅仅是巧合吗?赵擎天的崛起时机,与北狄的动向,这隐隐的呼应,让他感到一股彻骨的寒意。
    局势急转直下,已容不得丝毫犹豫!
    石头猛地站起身,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十年前那个在尸山血海中挣扎求存的少年军官仿佛又回来了。他迅速铺纸研墨,用暗语写就一封密信,笔迹稳而急。
    “风急浪高,蛟龙欲出。速至嘉兴府栖水镇,依计行事。”
    他将信用火漆封好,唤来那位绝对可靠的老兵——这是他埋在此地最深的一颗钉子。
    “老马,”石头语气凝重,将信递出,“立刻动身,去扬州码头,找到黑娃,亲手交给他!告诉他,江南的天要变了,不能再藏了!”
    老兵接过信,看清石头眼中从未有过的决绝,重重点头,将信仔细藏入怀中蓑衣内衬,转身便扎入了门外连绵的雨幕之中,身影很快消失在水汽氤氲的夜色里。
    石头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被雨水打得噼啪作响的芭蕉叶。雨丝如织,仿佛一张巨大的罗网,正将整个江南牢牢罩住。
    暗潮已然化为滔天巨浪,正以毁灭之势扑来。
    他们这些散落的望安之魂,若不能尽快汇聚,必将被这乱世洪流,撕扯得粉身碎骨。
    而遥远的京城,紫禁城的深宫之中,关于是否抽调南兵北援的争吵仍在继续。龙椅上的皇帝面色疲惫,看着南方雪片般飞来的、语焉不详的告急文书和北方边境日益紧急的军情,陷入了两难的困境。终于,在一番激烈的朝议之后,一道无奈的密旨悄然发出:
    “着即寻访原望安守将沈如晦及旧部下落,许以重利,望其能为国再度出山,或镇守北疆,或南下平叛……”
    帝国的使者,即将带着这纸充满了妥协与交易的旨意,奔向那已是山雨欲来的江南。
    风暴,已全面降临。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