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归来无归  第七章风逝无痕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5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望安军“解散”的进程,在一种近乎悲壮的沉默中持续推进。表面上看,这座边城正逐渐恢复一种战后的“秩序”,但底下涌动的,是更为复杂的情感和未卜的前路。
    校场点兵那日的对峙与抉择,已悄然传开。没有喧嚣的议论,只有老兵之间心照不宣的眼神,和接过安家银钱时格外沉重的动作。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此生再也无缘披甲,但那颗属于望安的心,却已深深埋入这片土地。
    黑娃变得异常忙碌,也异常沉默。他亲自筛选着那支即将转入地下的“根”。每一个名字,他都反复掂量;每一个安置点,他都亲自确认。他不再是那个只知冲锋陷阵的猛将,必须学着思考如何隐藏锋芒,如何让利刃在鞘中依旧保持锋利。他常常独自一人擦拭着楚戈的牌位,眼神复杂,仿佛在与一个时代告别,又像是在默默发誓,必将守护好这最后的火种。
    石头则仿佛成了望安城的大管家。他案头的竹简堆积如山,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人员的流向、银钱的分配、物资的囤积点以及初步构建的信息节点。他消瘦了许多,眼神却越发锐利,总能从纷繁的数据中找出最关键的问题。他与黑娃一明一暗,配合日渐默契,一个掌“藏兵”,一个掌“脉络”,共同维系着这个庞大计划的运转。
    可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沈如晦正在一点点地从望安的事务中抽离。他虽然依旧会巡视城防,依旧会处理紧要军务,但更多的具体事宜,已逐步交托给黑娃和石头。他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接,将自己与这座城的血肉联系,一丝丝剥离。
    这日黄昏,他独自一人走上了北城墙。这里正对着当年楚戈倒下的那片战场,如今已立起了一座高大的坟茔。
    夕阳将坟茔的影子拉得很长,如同一个沉默的巨人,守护着身后的城池。
    沈如晦伸出手,指尖缓缓抚过城墙上冰冷的刻痕。触感粗糙,却仿佛能灼伤皮肤。十年来的血火纷争、生死离别、绝望与坚守,如同潮水般冲击着他的心神。
    他在这里站了很久,直到最后一抹余晖没入地平线,天地被暮色笼罩。
    当夜,他召来了黑娃与石头。
    油灯下,他的面容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然。
    “明日,我将离开望安。”他开口,声音不大,却让黑娃和石头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与不解。
    “大哥!这怎么行?!”黑娃急道,“望安离不开你!兄弟们离不开你!”
    石头虽未开口,但紧蹙的眉头和担忧的目光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沈如晦抬手,止住了他们的话。“望安,已经不再是需要我时刻握在手中的剑了。它有你们,有散落在四方的根,它自己能活下去。而我……”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无边的夜色,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飘渺:“而我,需要去找一个答案,或者说,找一个结局。”
    他转回目光,看着两位最信任的兄弟,眼神变得无比深邃:“记住我们的计划。黑娃,你是望安最后的盾与矛,藏好,也要锋利。石头,你是连接四方的血脉,务必畅通,务必隐秘。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轻易动用这股力量。”
    他从怀中取出两枚黝黑的铁符,分别递给二人。铁符造型古朴,一面刻着“望”字,一面刻着“安”字,入手冰冷沉重。
    “此乃信物。见符如见我。若真到了山穷水尽、或是……需要做出关乎望安存亡的决断之时,你二人需共同执此符,方可号令潜藏之力。”
    他的安排,冷静得近乎残酷,仿佛在交代后事。黑娃和石头接过铁符,只觉得重逾千斤,喉头哽咽,一时说不出话来。
    “不必寻我。”沈如晦最后说道,语气恢复了惯常的平淡,“若机缘到了,我自会出现。若我不再出现……那便当我从未回来过。”
    说罢,他挥了挥手,示意二人离去。那身影在灯下拉得很长,孤寂而决绝。
    黑娃和石头红着眼眶,重重抱拳,一切尽在不言中,旋即转身离去。他们知道,这一次,大哥是真正下定了决心。
    翌日清晨,天色未明,寒露深重。
    沈如晦换上了一身半旧的青色布衣,背上一个简单的行囊,那柄缺口铁剑用布仔细包裹好,负在身后。他最后看了一眼这座浸润了他十年血泪的城池,目光掠过残破的城墙、新立的无字碑、以及渐渐升起的零星炊烟。
    没有惊动任何人,他如同一个最普通的旅人,悄无声息地走出了南门,融入了苍茫的晨雾之中。
    他的离去,没有仪式,没有告别。
    就像一阵风,吹过满目疮痍的战场,卷起几许尘埃,而后悄然散去,不留一丝痕迹。
    望安城依旧矗立,只是那个将它从地狱拉回人间的身影,已然远去。
    无人知晓他去了何方。只有那城墙上的深刻划痕,和黑娃、石头怀中那冰冷的铁符,无声地诉说着他曾存在过,以及那份沉重如山的托付。
    风逝无痕,归途苍茫。
    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守着这座城,走下去。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