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十年饮冰  第五章流亡(下)荒原砺心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68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出祁连山后并不安全,而是进入一个更复杂、更危险的世界——被战火彻底蹂躏过的、秩序崩坏的西北荒原。
    一些村子只剩下断壁残垣,被火烧黑的木梁指向天空,像大地绝望的控诉。田地荒芜,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易子而食的惨剧,他们甚至亲眼目睹过一次,成了所有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他们最初的生存方式,是乞讨,或者说,是掠夺。面对那些同样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流民,沈如晦心中的文人道德遭受着巨大的煎熬。但看着身边饿得眼睛发绿、几乎要啃食树皮的孩子们,他不得不硬起心肠。
    “我们不是抢,是借。”他对孩子们,也是对自己说,声音干涩,“记住他们的样子,记住这个地方。等我们将来有能力,十倍偿还。”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一无所获。饥饿和绝望不断侵蚀着这支微小队伍的意志。
    内部开始出现分歧。以黑娃为首的几个年纪稍大、性格冲动的少年,认为应该去投靠一股看起来势力颇大的叛军。“那边至少能有口饭吃!能活命!”
    “我们不是叛军!”沈如晦厉声驳斥,眼中几乎喷出火来,“望安城是怎么破的?楚将军是怎么死的?你们忘了吗?!我们的兄弟是谁杀的?!”
    “没忘!”黑娃梗着脖子,眼睛通红,像一匹被困的饿狼,“可是大人!我们要饿死了!死了就什么都没了!还谈什么报仇?!”
    “就算死,也不能对着仇人摇尾乞怜!”沈如晦寸步不让,声音因激动而颤抖,“楚将军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你们是他的兵,不能丢他的脸!不能丢望安的脸!”
    激烈的争吵几乎让队伍分裂。少年们分成两派,互相怒目而视。最终,“瘸子张”当年偷偷塞给黑娃的一把短匕起到了作用——那是楚戈送给瘸子张的。黑娃摸着匕首上冰冷的纹路,想起楚戈的音容笑貌和最后的嘱托,最终扑通一声跪在雪地里,痛哭流涕,放弃了念头。
    这次冲突让沈如晦意识到,光靠信念和仇恨无法维系这支队伍。他们需要一个立足之地,需要稳定的食物来源,需要从无尽的逃亡中停下来,舔舐伤口,积蓄力量。
    冬去春来。在一个初夏的夜晚,他们流落到一座荒废的山寨附近。这座山寨原本被一小股土匪占据,但似乎因为内讧发生了冲突,现在只剩下几个伤兵和老弱妇孺,防守空虚。
    沈如晦观察良久,心脏因一个大胆的想法而剧烈跳动:夺寨!
    “我们……我们打得过吗?”有孩子害怕地问,声音发颤。
    “土匪刚经过内乱,人心惶惶,警惕性最低。我们虽然人少,但出其不意,目标明确。”沈如晦的眼神变得冷静而锐利,他开始分析地形、规划路线、分配任务,仿佛又回到了在翰林院分析舆图策论的时光,只是内容从经世济民变成了你死我活的生存博弈。“黑娃,你带几个人从侧面摸上去,解决掉那个打瞌睡的哨兵。石头,你眼神好,带两个人占据那个高点,用石头掩护……其他人,跟我冲正门!”
    那是一场笨拙却惨烈的突袭。沈如晦亲自带着黑娃等几个稍大的少年,趁夜摸掉了哨兵,然后一拥而入。战斗短暂而激烈,土匪残部没想到会有一群孩子不要命地攻击,很快被制服。他们也付出了代价,两个少年在混战中受了不轻的伤。
    但他们成功了!他们拥有了第一块立足之地——一座破旧但易守难攻的山寨!
    有了根据地,生存变得稍微容易一些。他们开垦山寨附近的荒地,种植耐旱的作物,设置更复杂的陷阱狩猎,甚至用缴获的一点财物和山下的流民换取盐铁。日子依旧艰苦,但终于不再是漫无目的的流浪。
    沈如晦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这些少年。他不懂兵法,就凭着记忆和那本军籍册后面楚戈写下的一些练兵心得,摸索着教他们列队、辨识号令、使用缴获的武器。他更多的是激发他们的血性和纪律性,将每一次对练都当成复仇的预演。
    如今的沈如晦不再是那个只会之乎者也的文官。他的手早已变得粗糙皲裂,皮肤也被晒得黝黑,但眼神里多了警惕和果决。他会因为训练失误而厉声呵斥,也会因为孩子们一点点进步而露出难得的、带着疲惫的笑容。
    孩子们对他的称呼,不知不觉从“大人”变成了“先生”,后来又变成了更具依赖和敬意的“头儿”或“沈大哥”。
    他时常会在深夜,独自一人坐在山寨的箭楼上,望着东南方向——望安城的方向。拿出那本军籍册,轻轻抚摸上面的名字。那些名字,不再只是冰冷的符号,每一个背后,都是一张鲜活的脸,一段沉重的回忆。
    十年之约,如同远方的星辰,遥远,却指引着方向。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