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山岚  第13章天命所归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6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一大早,茗州知府钱大人正闲来无事在院子里逗弄着笼子里的山雀,却听下人道,晏时安前来造访。
    他忙放下手中的鸟笼,大步流星前去迎接。
    绕过石制影壁,钱惠质见到了站在仪门外一身浅青色衣袍的晏时安,以及他身后一众护卫。
    “晏大人,今日怎么有空过来,”钱惠质迎上去作揖,笑容满面:“让下人迎您到宴客厅稍坐片刻,大人怎么却只是站在门外。”
    晏时安神色惯如往常般平淡温和,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侧头向身后侍卫示意。
    接着钱惠质便见这一众护卫四散入府中的每个角落。
    他虽心道不妙,却不敢阻拦。
    “钱大人,我们去书房谈。”
    钱惠质只好暂时压下心中疑虑,战战兢兢地引他前往书房。
    书房的桌案上放着近期府衙内还未处理完的庶务公文。
    晏时安坐下随意翻阅了几份。
    钱惠质觉出几分山雨欲来,跪在地上诚惶诚恐。
    此刻坐在紫檀椅上的人将公文放下,突然出声:“钱大人,修筑新商道一事进展如何?”
    自晏时安调任茗州刺史后,虽办事严苛,不留情面,但与自己也算得上是相安无事,却不知为何今日突然到访,不像是来做客,更像是来兴师问罪。
    “商道修筑一事有条不紊,预计来年年初便可验收,大人尽可放心。”钱惠质满脸堆笑,伏下去的腰杆也挺直了几分,殷切道:“朝廷由百工坊派下了程大人,届时将与下官一同验收,此事下官也已安排妥当。”
    “如此便好,”晏时安不苟言笑,平淡道:“完工后还请钱大人记得将一应开支造册登记,上报韶计司核销。”
    “是。”
    查问完商道一事,晏时安却仍迟迟不肯离开,未及钱惠质想出个所以然来,便见他拿出一封信函。
    晏时安离开茗州府前往霈城查案时,以防万一,在钱惠质周边安插诸多眼线,不料其确于此时露出马脚,晏时安也因此截下了这封向皇城通风报信的信。
    钱惠质如坠冰窟,立马认出这封几日前自己写给司政大人倪远树的信件。
    “大人若在此刻坦白事情原委,本官或可从轻发落。”
    “刺史大人明查!”钱惠质语气中带上几分急切,却深知铁证如山仍拒不认罪的下场,十分聪明地将经过和盘托出:“虽不知苏老板与司政大人有何私仇,然司政大人有令,下官不得不从!这才指派岑溪给苏大人使了些绊子。”
    良久未等到对方回音,钱惠质继续道:“下官自知行事欠缺考量,还望大人饶恕!”
    对方依旧未复一言,钱惠质额头早已布满了冷汗,认命道:“倪大人赠与我白银三百两,…不过下官已将其充入库银!未敢私自挪用分毫。”
    “待本官查过库银账目后,方能确认钱大人所言是否属实,”晏时安见其终于坦白实情,却觉得这案子意外的有些难判:“以权谋私,不是小事。如有适时,本官会将此事如实上报监政台,今后大人还是谨慎行事为好。”
    钱惠质如蒙大赦:“是、是,下官今后定当谨慎行事。”
    探问清楚情况后,晏时安未多做停留,旋即便离开了钱府。只是他带来的一众护卫却是留在了钱府,密切监视着钱惠质及其亲眷、仆从的一举一动。
    ————
    三月前织造司命越州二百余名织工制成的两件朝服,现已入京,夏烟斜奉命将其送往邺王府。
    待门人通报后,夏烟斜同几名持案宫人穿过前厅来到正殿,适才下过一场大雪,殿前仆役正忙着清扫积雪,院内梅花傲然盛放,格外引人注目。
    沿清扫出的一条小径进入正殿,此时陆希明正端坐暖炉旁习字,见人入殿便将手中的笔搁至案头,抬眼望向来人。
    “邺王殿下万安。”夏烟斜恭敬行礼,而后阐明来意:“卑职奉织造司之命将新制的朝服交与殿下。”
    “有劳夏大人。”陆希明示意殿内仆从接过夏烟斜身后宫人手中的衮冕。
    “天气寒凉,夏大人要不然先喝盏热茶再…”
    话未说完,殿外侍从来报:“殿下,元清公主差人给您送来一盅松茸花胶鸡汤。”
    那侍从说完方才意识到自己打断了邺王的话,忙跪地求饶:“殿下恕罪!小人无心之失!”
    夏烟斜见他已将朝服收下,而眼下情形似乎不宜久留,于是道:“卑职告退。”
    陆希明并没有多留,待夏烟斜走后,也并未理会方才犯错的侍从。
    “去同厨房的人说一声,还是先验过再呈上来。”他向一侧仆人道,指的是元清送来的那一盅汤。
    未得陆希明赦免,那侍从便一直在原地罚跪,直至晕倒。
    冬至,皇帝率皇室宗亲及文武百官于天坛为国祈福,亦是为立太子之事祭告天地宗庙。
    陆崇元将酒醴置于神位前,待掌祀跪读完祝文,将其奉于燎炉焚烧后,陆希明身着九章衮冕,跪拜于神位之下,神色肃穆,接过盛满醴齐的酒杯,奠酒于身前。
    待亲王陆渐与上前完成奠酒,仪式结束,皇帝携群臣跪拜行礼,恭送神灵归天。
    礼成,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返回皇宫,准备参加今日冬至宫宴。
    时至傍晚,大雪纷飞。元明殿内,宫人已将晚宴布置妥当,殿内温暖如春,乐府众名乐师早已各司其职,笛声悠扬,琴声清越,待百官陆续入座,宽阔的大殿内渐渐热闹起来。
    陆崇元高坐于龙椅之上,庆贵妃张明台与皇后程舒漫伴驾左右。
    众人皆知今日夜宴名义上是冬至宫宴,实则更是太子的册封大典。
    待殿中雅乐再起,陆希明立于大殿中央,纶文阁大学士谢客烟携诏书行至他身前。
    高台之上,皇帝沉声道:“册封开始。”
    谢客烟展开卷轴,宣读立太子诏书,声如清冽寒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建储贰以重宗祧,所以定国本;兹有皇次子陆希明,克勤克慎,惟孝惟忠,器识宏远,睿智夙成,宜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今特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站在谢客烟身后的唐晓钟将案中的太子册与印玺册授予陆希明。
    “儿臣定当敬天法祖,勤学修德,上慰圣心,下安黎庶。”陆希明面色沉静,接过册宝,跪地躬身:“谨拜稽首以谢。”
    九琉随着叩拜的动作,铺洒于地面。陆希明此刻心中除却得偿所愿的欣喜,便是对此事水到渠成的深深惶恐与不安。
    所谓立储诏书,更像是对他的宣判,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陆崇元绝无立储之意,不过是借此将他架至高台,将所有觊觎皇位、贪慕权力之人的矛头都指向他这位储君。
    他未抬头探查父皇的神色,却也能猜想到那束望向他的威严目光中,绝对没有厚望二字。
    此时,文武群臣皆稽首称贺:“恭贺陛下喜得太子,臣等今后当竭忠尽智,辅翼储君,上奉宸严,下安社稷。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高台上的人终于露出一个浅淡的笑容:“今日冬至恰逢瑞雪,又立储君,喜上添喜,众卿切莫拘束,且与朕一醉方休。”
    众人齐声:“谢陛下恩典。”
    宴席继续,颇有酣饮作乐至天明之势。
    筵中,皇后攥紧手帕附在唇边,忽然轻咳不止。
    侍女忙探问其状况,而她只是沉默着摇了摇头。
    陆崇元见状问道:“皇后身体不适?”
    一旁的庆贵妃闻言放下手中杯盏,望向皇后,眼神透露出关切:“可是沾染了寒气?”
    元清公主适才便一直留心母后的状况,此刻更是微微皱眉,提裙起身直直走上高台。
    ”父皇,母后身体不适,让儿臣送母后先回寝宫歇息吧。”
    “也好,”陆崇元不假思索道:“仁儿,照顾好你母后。”
    店殿众人此时也注意到了这方光景,见程舒漫将先行离席,皆言到:“恭送皇后娘娘。”
    元清公主伴母后缓步向殿外走去,此时大雪已经停了,负雪的地面泛起一层冷光。
    她接过侍女手中的裘衣亲手为母后披上,而后扶她坐上凤辇:“母后,我们回宫吧。”
    程舒漫点头应下,元清回首让侍女先行一步,回到宫里熬上些驱寒的药,随后乘上步舆与母妃一同往华清宫的方向去了。
    雪地上留下几行重重叠叠的靴印。
    回到华清宫后,服侍母妃喝下御寒的汤药,元清支开下人,轻声问道:“母妃这是又念起兄长了吗。”
    “这都让你看出来了,”程舒漫面上带着一丝疲惫的微笑:“今日见希明得封太子,我便想起了希承,若他也能平安健康长大,如今也同希明是一般年纪了。”
    “母后,逝者已矣。”元清握住她的手,沉静宽慰道。
    昔年希承早夭时,他未流露出半分哀痛之情,而今流放希和至越观山、将元清牢牢控制在皇城之内,又让希明成为这众矢之的,程舒漫无法从今日宫宴中感到欢喜,待在陆崇元身旁空余失望与悲切。
    为何能对每个孩子都如此狠心。
    “无事。”程舒漫叹了口气,心绪渐稳:“你明日还要去拜会谢学士,便早些回府吧。”
    元清见她仍有一抹哀伤深埋眼底,依旧放心不下,却也只能先行礼告辞:“是,母后保重身体,明日女儿再来看你。”

    作者闲话:

    爽哉爽哉,我也想当皇太子()
    求收藏求推荐呀~感谢支持!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