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你赶集我晒药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9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第10章你赶集我晒药,这钱得两个人才算得明白
立秋前五日,那股盘踞在山间的无形压力仿佛被沉甸甸的收获驱散了些许。
药田里,防风的根茎已经长得如同壮汉的手指,黄芩的叶片肥厚得泛着油光。
我亲自下地,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株株采挖出来,泥土的芬芳混杂着药草的清香,是这几个月辛劳最直接的回报。
小石头欢快地提着水桶,帮我把带着泥的药根冲洗干净。
萧珩则沉默地在院中搭起高高的竹架,每一根竹竿的间距都量得分毫不差。
我将洗净的药材整齐地铺在上面,又从百草囊中取出几大张防潮的油纸,严严实实地盖在顶上,只留下通风的缝隙,以防夜里的露水让它们返潮。
萧珩的手艺远超我的想象,他不知从哪儿找来的几个木轮子,竟按照我随手画的图样,做了个精巧的带滑轮的遮雨棚。
只要轻轻一拉绳子,整个棚顶就能像折扇一样合拢,将所有药材护在底下。
李大嫂提着一篮子刚摘的野果路过,看到我们院里这番景象,忍不住探头进来,啧啧称奇:“小苏先生,你这晒药的法子,可比镇上那些大药铺的老师傅还讲究!瞧瞧,多精细!”
我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言。
我心里清楚,这批药材的品相,将直接决定我们这个冬天能不能过得安稳。
晾晒了几天,待药材干透,我将它们分装成三袋。
一袋磨成粉,留着平日入膳,调理身体;一袋切成片,以备不时之需;而最大的一袋,则是我们全部的希望,准备带去镇上换成银钱。
赶集那天,天还未亮透。
我惊讶地发现,萧珩竟破天荒地换下了一身利落的猎装,穿上了一件洗得微微发白的青布长袍。
虽不华贵,却让他那挺拔的身形多了几分沉稳的书卷气。
他默默地将最重的那袋药材背在身上,我则拎着一小篮早就腌好的山菇和两罐新酿的果酒。
镇上的德仁堂是方圆百里最大的药铺。
掌柜的是个精明的胖子,一双小眼睛上下打量了我们一番,见我们衣着朴素,是从山里来的,嘴角便撇出一丝不易察公斤的轻蔑。
他捻起一根防风,装模作样地闻了闻,又用指甲掐了掐,懒洋洋地说道:“受了潮,品相也一般,一文钱一两,你们要卖就留下,不卖就拿走。”
这价格,简直是欺人太甚!
我身旁的萧珩,眼神瞬间冷了下来,握着猎刀的手指骨节微微泛白。
我却不恼,轻轻按住他的手,从怀里取出一个小纸包,倒出一点点防风的药末,放入他柜上待客的清水碗中。
那掌柜的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可下一刻,奇妙的景象发生了。
只见浑浊的水中,那些细碎的杂质竟迅速沉底,而金黄色的药丝则根根分明地悬浮在水中,宛若千万条游动的金线,清澈透亮。
这是我用百草囊中特有的澄明胶粉提前处理过的效果,专门用来鉴别上等药材。
“掌柜的是行家,自然看得出,”我的声音平静无波,“这批货,能不能进你们的上药房。”
掌柜的脸色终于变了,脸上的肥肉**了一下,那双小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审视。
他试探着问:“那……小哥你想要个什么价?”
我微微一笑:“我们不求高价,只求个公道价。您开个价,若是公道,我们山里年年都有货,只送到您这一家。”
长期的生意远比一次性的宰客更有诱惑力。
最终,这批药材以市价的八成成交了,虽然没能卖到最高价,但换回来的三百二十文铜钱,足够我们添置一口新铁锅,买足过冬的盐、棉布,甚至还有余钱买了两副上好的银针。
回程的路上,山风清爽。
萧珩一言不发,将那个沉甸甸的钱袋贴身藏好,又主动把那口最重的新铁锅背在了自己肩上,宽厚的脊背走在我前面,仿佛一座可以遮风挡雨的山。
夜里,油灯的光晕将我们小小的木屋照得温暖而安宁。
我用一截炭笔,在粗糙的桑皮纸上列出今天的账目。
入项:卖药三百二十文,山菇八十文,果酒六十文。
出项:盐十二文,针三文,糖十文……
萧珩就坐在我对面,安静地看着那张被我写得密密麻麻的纸。
烛火跳动,映在他深邃的眼眸里,像是两簇燃烧的火焰。
许久,他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明年,多种一垄。”
我抬起头,正好对上他那双亮得惊人的眼睛,那里面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光,像是山间初燃的篝火,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力量。
我心头一热,重重地点头,笑了:“好,多种一垄。我还想在院子旁边搭个熏房,冬天到了,咱们自己做腊肉,还能烘干更多的药材。”
“嗯。”萧珩点头应下,他顿了顿,似乎有些不习惯说这样的话,声音压得更低了些,“……钱你管,我护。”
话音落下的瞬间,屋外恰好有一阵秋风拂过院中的药架,那些早已干透的防风枝叶被风吹得轻轻作响,沙沙的声音,仿佛在为这个刚刚许下的小小诺言,点下一枚安稳而郑重的印章。
只是,那夜的风,似乎比往常任何一个秋夜都要来得更尖利些,刮过屋檐,带起一阵细微却不祥的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