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幽灵账号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22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陈锋把那张写着“4-12”的焦纸残角塞进证物袋,手指在封口处压了两下。他没说话,转身就走,车门被甩得震响。
    赵大川跟在后面,右臂还吊着,左手攥着监控截图。林悦抱着物证箱快步跟上,周明的电话还在通话中。
    “我已经定位到那个IP对应的物理位置,”周明的声音从手机扬声器里传出,“城西老工业区,鸿运网吧,二十四小时营业,登记系统老旧,大概率能恢复数据。”
    “走。”陈锋拉开车门,“现在就去。”
    车开得不快,但没停。天刚亮,街面湿漉漉的,路灯还亮着。林悦坐在后排,低头翻看防滑粉的检测报告,赵大川盯着手里的照片,鸭舌帽男人的左手袖口那截布料边缘清晰可见。
    “这布料,”林悦开口,“和张伟指甲缝里的成分一致,鸿海物流专用,司机上车前要抹一层防滑粉,防止手汗打滑。市面上不流通。”
    赵大川点头:“他去过货车驾驶室。”
    “不止一次。”林悦补充,“粉末嵌在指甲侧缘,有磨损痕迹,说明是反复接触。”
    陈锋没回头,只说了一句:“网吧常客。”
    鸿运网吧在一条窄巷深处,招牌灯管坏了半边,门口堆着几个空饮料箱。陈锋推门进去时,一股混着烟味和泡面汤的闷气扑面而来。十来台机器稀稀拉拉坐着人,大多是通宵没走的。
    网吧老板四十来岁,头发油腻,正趴在前台打盹。听见动静抬头,看见警徽愣了下。
    “配合调查。”陈锋把证件往桌上一放,“昨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三号机的使用者,我要他的登记信息。”
    老板搓了搓脸,翻出登记本:“叫李国强,身份证号……我记一下。”他低头抄了一串数字。
    赵大川接过本子看了一眼:“假的。这号段去年就停用了。”
    林悦在垃圾桶里翻了翻,掏出几张撕碎的纸片,拼在桌面上。是一张临时上网卡的登记单,姓名栏写着“李国强”,手机号一栏空白。
    “burnerphone。”周明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便携设备,“空号,一次性卡,查不到源头。”
    “他不是第一次来。”老板忽然说。
    三人都看向他。
    “每个月都来,固定时间,凌晨一点到三点,用三号机,不说话,不点饮料,走的时候把登记单撕了扔垃圾桶。”
    “什么时候开始的?”陈锋问。
    “至少半年了。”老板想了想,“最早是去年年底。”
    周明已经接入服务器,开始扫描硬盘。赵大川带人去了三号机位,蹲下身子,用镊子从键盘缝隙里挑出一点灰色粉末,装进小试管。
    “防滑粉。”他递给林悦。
    林悦对着光看了看:“和张伟、陈静接触过的同源。”
    “他和鸿海有交集。”陈锋说,“而且不是偶然。”
    周明的设备发出一声提示音。他盯着屏幕:“日志被清过,但没格式化。我恢复了一部分操作记录。”
    他调出一段日志。
    “昨晚十一点二十二分,MAC地址匹配王浩办公室那台备用笔记本,登录了一个匿名账户。上传了一个加密文件,大小2.3MB。”
    “内容?”陈锋问。
    “还在解密。但登录前,这个账户访问过市局内网档案系统的检索页面。”
    “搜了什么?”
    “关键词:”4·12案””老周执勤记录””核电站运输许可”。”
    陈锋眼神一沉。
    “这不是巧合。”林悦低声说,“他在找东西。”
    “不是找。”陈锋说,“是确认。”
    周明继续翻日志:“这个账户不是第一次登录。过去六个月,共登录十七次,每次都在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查询内容集中在”4·12案”相关档案,尤其是当年执勤人员名单和交接记录。”
    “他熟悉流程。”赵大川说,“知道什么时候系统监控最松。”
    “而且知道怎么绕过登记。”林悦补充。
    陈锋看向网吧老板:“监控呢?”
    “有,但画质差,硬盘只能存七天。”老板指了指角落的摄像头,“昨晚的还在。”
    周明连上监控主机,调出三号机位的录像。画面模糊,但能看清一个人影走进来,戴鸭舌帽,穿深色冲锋衣,背着电脑包。他坐下后,左手放在桌面上,腕上一块老式机械表,表盘有裂痕。
    “时间,昨晚十一点二十一分。”周明说。
    男子开始输入密码。右手小指在键盘上轻轻抖了一下。
    “这个动作……”赵大川皱眉。
    “陈永年。”陈锋突然说。
    两人都看向他。
    “档案科前任科长,三个月前退休。工伤,右手小指神经受损,写字时小指会不自主颤动。他那块表,是局里二十年服务奖发的,全款定制,编号唯一。”
    “警号呢?”林悦问。
    “他退休前戴的警号是07321。”陈锋盯着屏幕,“调出他最后一次在岗的登记照片。”
    周明快速搜索,调出一张档案照。陈永年站在档案室门口,身穿旧款执勤服,左胸警号清晰可见:07321。
    陈锋把照片和监控画面并排对比。帽檐压得低,但左手腕上的表、右手小指的颤抖、输入密码时的姿势——完全吻合。
    “他没走。”陈锋说,“他还在查。”
    “为什么?”赵大川问,“一个退休的人,半夜潜入网吧,用假身份查旧案?”
    “因为他知道些东西。”林悦说,“而且不能用真身份查。”
    “或者,”陈锋低声,“他不敢用。”
    周明突然抬头:“最后一次登录,和陈静有关。”
    他调出时间线。
    “她死前四十分钟,拨通了这个网吧的前台电话。三声后挂断。”
    “不是打错。”林悦说,“是暗号。”
    “她知道他会来。”陈锋说,“她把文件传给他,让他带走。”
    “可她写的是你的名字。”赵大川说。
    “不是指控。”陈锋摇头,“是提醒。她知道我会查到这一步,知道我会追到这里。”
    “所以她留了”4-12”。”林悦说,“和纸条上的名字一起,是线索,不是遗言。”
    周明盯着屏幕:“这个账户上传文件后,立刻注销,IP跳转三次,最后消失在省厅中转服务器。但我在日志里发现一个细节——登录瞬间,系统自动读取了本地设备的硬件信息。”
    “什么信息?”
    “网卡ID。和王浩办公室那台笔记本一致,但……”周明顿了顿,“这台笔记本的网卡,三个月前就报废了。记录显示,更换新品。”
    “有人复制了硬件信息。”赵大川说,“远程模拟登录。”
    “能这么做的,”林悦说,“得有权限进办公室,还得懂技术。”
    “或者,”陈锋说,“本身就是技术人员。”
    周明没说话,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调出一份内部系统权限名单。他指着其中一个名字:“这个人,有档案系统高级权限,也有设备管理权限。而且……他三个月前经手过那台笔记本的报废流程。”
    陈锋看过去。
    名字是:刘志军。
    巡逻车值班员。
    “又是他。”赵大川低声。
    “他不是一个人。”陈锋说,“他在替别人做事。”
    林悦忽然开口:“陈永年的警号,为什么还在用?”
    “系统没注销。”周明查了下,“退休人员信息应在七日内从执勤系统移除,但他的账号还挂在档案查询权限组里。”
    “谁没删?”赵大川问。
    “权限管理员。”周明看了眼名单,“还是刘志军。”
    网吧里安静下来。机器风扇嗡嗡响,烟味混着汗味,没人说话。
    陈锋盯着屏幕上的警号照片,07321,三个数字像钉子一样扎在眼里。
    “他没退休。”陈锋说,“他被留下来了。”
    “什么意思?”林悦问。
    “不是自愿退休。”陈锋声音低下来,“是被安排的。留下一个后门,让他继续查,但不能用真身份。”
    “查什么?”
    “真相。”陈锋说,“他们怕的东西。”
    周明突然出声:“账户刚动了。”
    所有人一震。
    “什么?”陈锋立刻问。
    “那个匿名账户,五分钟前,从另一个IP登录了市局档案系统。”周明盯着屏幕,“还是搜”4·12案”,但这次……他调出了当年的执勤排班表。”
    “哪个时间段?”
    “四月十二号晚上,十点到十二点。”周明抬头,“值班人名单里,有老周,有王浩,还有……你父亲。”
    陈锋没动。
    “系统记录显示,这份文件正在被下载。”周明说,“而且……登录设备的硬件指纹,和昨晚那台报废笔记本一致。”
    “刘志军又放他进来了。”赵大川说。
    陈锋盯着屏幕,手指慢慢收紧。
    “他想让我们看到。”林悦说,“陈永年不是敌人。他在传东西。”
    “可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赵大川问。
    “因为他不能露面。”陈锋说,“一旦真名登录,立刻会被发现。”
    “那现在怎么办?”林悦问。
    陈锋看着监控画面里那个低头打字的背影,鸭舌帽压得很低,手指在键盘上缓慢移动,像在避开什么。
    “等。”他说,“他还会来。”
    周明突然出声:“文件下载完了。IP正在断开。”
    屏幕一闪,账户离线。
    陈锋盯着那行“用户已退出”的提示,一动不动。
    “他留了东西。”周明说。
    “什么?”
    “在下载的排班表末尾,加了一个备注。”周明点开文件,“只有一行字。”
    他念出来:
    “那天晚上,你父亲的巡逻车,根本没出警。”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