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物证室的十分钟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0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陈锋把银耳钉放回口袋,手指刚碰到外套内衬,头顶的日光灯突然闪了一下。
他抬头,整个技术区的灯光瞬间熄灭。
显示器黑屏,键盘背光消失,只有应急出口的绿灯缓缓亮起。
走廊传来几声惊呼,接着是脚步声由远及近。
“停电了?”赵大川从痕检室冲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份未归档的比对报告。
陈锋已经抓起对讲机,“所有出口封锁,启动内网日志追踪,现在!”
他快步走向物证室,周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不是跳闸,主线路断了。备用电源应该三秒内启动,但现在没反应。”
物证室的门开着一条缝。赵大川伸手推门,保险箱的门半开着,锁扣朝外翻卷,像是被撬过。里面空了。
“匕首没了,照片也没了。”赵大川声音压得很低,“就十分钟前我还看过,确认过封存状态。”
陈锋盯着保险箱内部,转身拨通内线:“调门禁记录,最后一次开启时间。”
“23点15分。”周明在电脑前敲了几下,“权限ID是LZM——李志明,档案科科长。”
“他没来过这儿。”陈锋说,“昨晚他家属说他八点就睡了,手机定位也没动。”
“问题是,”周明盯着屏幕,“这个操作后,系统自动注销了李志明的账户,权限清零。时间是23点17分,停电前一秒。”
“不是故障。”赵大川抬头,“是有人先用他的权限开门,再抹掉痕迹。”
“查电表箱。”陈锋说,“现在。”
周明带工具去了地下配电间。十分钟后,他回来时脸上沾了灰,“电闸被人从外面拉断的,螺丝有新划痕。而且备用电源的继电器被拆了,就这几天动的手脚。”
“内鬼。”赵大川把报告拍在桌上,“这不只是删监控,是整套流程都被人摸透了。”
陈锋没说话,走到监控台前调取外围画面。正门摄像头没拍到异常,他直接切到后巷盲区。
23点16分,一个穿清洁工制服的男人推着垃圾车经过,车底沾着灰白色粉末。镜头角度低,能看清车轮碾过水泥地时留下的细碎痕迹。
“放大车底。”陈锋说。
周明操作鼠标,画面定格在后轮挡板下方。粉末结块,边缘呈颗粒状,部分嵌在金属缝隙里。
“这颜色……”赵大川凑近,“像鸿海物流仓库用的那种防滑粉。”
“拿样本比对。”陈锋说,“立刻。”
赵大川取了残留物送去化验室。二十分钟后,他回来时手里拿着检测单:“成分一致,镁硅复合物,纯度92%以上。跟张伟指甲缝里的完全一样。”
“清洁工是谁?”陈锋问。
“叫刘三林,三个月前入职,两周前离职。”周明翻着人事系统,“但系统里没有离职交接记录,档案被标记为”待处理”。”
“查他宿舍。”陈锋说。
宿舍在市局后楼,二楼最东头。门没锁,床铺已经清空,床垫掀开,底下压着一张未寄出的汇款单。收款账户是一串字母加数字,开户地在境外。
“空壳公司。”周明接过单子,“这种账户洗钱常用,注册信息全是假的。”
“但他敢用真名填寄件人。”赵大川指着签名栏,“刘三林,笔迹跟入职表上一样。”
陈锋把汇款单翻过来,背面用铅笔写着一串数字,像是密码,又像编号。
“查他入职前的行踪。”他说,“特别是鸿海物流有没有他的登记记录。”
“已经在查了。”周明打开内网调取物流员工数据库,“不过……有点奇怪。”
“什么?”
“刘三林的名字不在正式员工名单里,但在外包清洁队的临时考勤表上出现过,时间是去年年底,鸿海仓库大扫除期间。”
“他接触过张伟?”陈锋问。
“不止。”周明点开一张排班表,“张伟那几天负责夜间装卸,两人在同一时段进出过仓库三次。最后一次是案发前四天。”
赵大川突然抬头:“张伟指甲缝里的防滑粉,如果是挣扎时留下的,那地方应该是仓库操作区。但刘三林是清洁工,正常不会带他去那种地方。”
“除非是押着他去的。”陈锋说。
“可他一个清洁工,凭什么?”赵大川皱眉。
“他背后有人。”陈锋盯着汇款单上的境外账户,“这钱不是给他扫地的。”
周明忽然出声:“陈队,我刚调到一段数据——前天晚上23点15分,也就是物证室被开的那一刻,市局内网有次异常登录。IP来自档案科值班终端,但操作时间只有七秒,指令是调取”1998年4月码头巡查记录”的电子索引。”
“那份文件不是已经被翻过了?”赵大川说,“昨晚档案室监控里,那人拿的就是这个。”
“不一样。”周明摇头,“昨晚是纸质档案,这次是系统索引。有人在确认它还在不在库里。”
“试探。”陈锋说,“看我们有没有发现原件被动过。”
“问题是,”周明声音低下来,“这次登录用的还是”admin_arch”账号,权限四级。和删监控的是同一个。”
“李志明说他那晚在家睡觉。”赵大川看向陈锋,“可账号是他名下的。”
“账号是他的,操作不是。”陈锋说,“有人能远程用他的身份做事。”
“除非他配合。”周明说。
“或者,”陈锋慢慢开口,“他根本不知道账号被复制了。”
房间里安静下来。技术区的灯已经恢复,显示器重新亮起,蓝光映在几人脸上。
赵大川把防滑粉报告放在桌上,“要不要申请搜查令,查李志明的电脑和手机?”
“现在还不行。”陈锋说,“我们没证据证明他知情。贸然动手,只会打草惊蛇。”
“那清洁工呢?刘三林去哪儿了?”赵大川问。
“退宿登记是今天21点12分。”周明看着后勤记录,“交了钥匙,领了押金,监控拍到他拎着包走出大门。”
“包有多大?”陈锋问。
“双肩包,不大。”周明调出画面,“但他走路时肩膀有点斜,像是右边沉。”
“带东西了。”赵大川说。
“不一定是物证。”陈锋盯着屏幕,“可能是指令,也可能是下一步的接头方式。”
“要不要调他银行卡流水?”周明问。
“他已经收了境外汇款。”陈锋说,“再动账户,对方会察觉。”
他站起身,走到战术板前。上面贴着三张照片:张伟的工牌、货运站监控截图、烧焦的纸角。他拿起一支红笔,在“刘三林”三个字上画了个圈。
“他不是第一个。”他说,“从王浩的秘书开始,到张伟,再到现在的物证失窃。每一步都在清除痕迹。”
“可为什么现在动手?”赵大川问,“昨晚我们才刚发现档案室被闯,今天就有人来拿东西?”
“因为我们查得太快。”陈锋说,“他们怕我们把”4·12案”和现在的命案串起来。”
“那张照片是关键。”周明说,“上面有码头,有集装箱,还有那个穿警服的人。如果能确认身份……”
“所以必须拿走。”陈锋接话,“不只是销毁证据,是阻止我们往深里挖。”
赵大川低头看表,凌晨0点27分。
“林悦那边还没消息。”他说,“张伟的尸检报告应该快出来了。”
“等她结果。”陈锋说,“现在每一步都得踩准。”
他拿起对讲机,声音沉稳:“通知值班组,所有物证转移至B区保险柜,双人值守,每小时巡检一次。”
放下对讲机,他走到窗边。外面天色漆黑,市局大院空无一人。一辆垃圾车停在后巷口,车斗敞开,像是刚清过一轮。
陈锋盯着那辆车,忽然问:“刚才那辆清洁工推的车,现在在哪儿?”
“环卫队收走了。”周明说,“按规定,每晚十二点统一转运。”
“调转运记录。”陈锋说,“我要知道它去了哪个处理站。”
周明立刻操作电脑。几分钟后,他抬头:“城西七号站,凌晨一点接收。”
“查站内监控。”陈锋说,“特别是车斗倾倒时的画面。”
“已经在调。”周明说着,屏幕跳出一段视频。垃圾车缓缓倾斜,杂物滑落。在一堆纸箱和塑料袋之间,一抹暗红色突然闪过。
赵大川凑近:“那是什么?”
周明暂停画面,放大局部。一块布料被夹在碎木板下,边缘沾着褐色污渍。
“像血迹。”赵大川说。
“不是普通的血。”陈锋盯着那块布,“颜色太深,像是干了很久。”
“要不……是那张照片的外包装?”周明说。
陈锋没答话,手指在窗玻璃上轻轻敲了两下。
监控画面继续播放。垃圾倾倒完毕,车斗复位。就在画面即将切换时,车底阴影里,一张纸片被气流带起,翻滚着贴在了水泥墙上。
纸上印着半行字:账户尾号****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