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血色重现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77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陈锋盯着证物袋里那半张烧焦的纸角,手指用力到指节泛白。他没说话,转身就走,走廊灯光刚恢复,映在他背影上只是一道沉默的剪影。
    “封锁化工厂后山。”他边走边拨通林悦电话,“带上全套工具,有新尸体。”
    林悦那边停顿一秒,“确认了?”
    “不是确认,是必须去。”他说完挂了。
    雨还在下,车轮碾过湿滑路面发出沉闷声响。赵大川坐在副驾,手里拿着刚打印出来的热力图,盯着王浩小区那片红点密集的区域。
    “刘志明在那儿待了四十多分钟。”赵大川低声说。
    “他不是去送文件。”陈锋握着方向盘,眼神直视前方,“是去听命令。”
    车停在化工厂铁门外,锈蚀的大门歪斜地敞着一条缝。警戒带还没拉起来,第一批巡逻民警正守在灌木丛边,脸色发青。
    “陈队,里面……分成了好几块。”年轻民警声音有点抖。
    陈锋点头,戴上手套,一脚踩进泥水里。
    林悦已经蹲在第一块尸块旁,塑料布掀开一角,露出被雨水泡得发白的手掌。她没抬头,只说了一句:“和李强的创口一样。”
    陈锋蹲下,看那道切割线。边缘不齐,但走向稳定,像是用同一把锯子,同一双手,一点点割下来的。
    “七块。”林悦站起身,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躯干、四肢、头颅、盆骨,全在五百米范围内分散丢弃。凶手不慌,有计划。”
    赵大川带着人开始分区标记,拍照、编号。陈锋沿着排水沟往深处走,鞋底踩到个硬物。他弯腰捡起来,是个被踩扁的烟盒,上面印着“鸿海物流”四个字。
    “查这附近有没有监控。”他对身后人说。
    “早拆了。”赵大川走过来,“这片去年就停产,现在归街道管,没人维护。”
    陈锋把烟盒塞进证物袋,继续往前。一丛野草后面,黑色垃圾袋半埋在泥里。他伸手拉开,里面是另一块尸块,还穿着工作服残片。
    赵大川蹲下翻检衣物口袋,手指突然顿住。
    “有东西。”
    他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条,已经被雨水浸透,但字迹还能辨认。
    两个字:老周。
    林悦走过来看了一眼,抬头看向陈锋。
    陈锋没动,也没说话,只是盯着那张纸。
    “又是这个名字。”赵大川低声说。
    “不是又是。”陈锋终于开口,“是从头就在。”
    他把纸条递给赵大川,“送回实验室,查有没有指纹,有没有其他残留物。”
    “我怀疑凶手故意留的。”赵大川说。
    “那就说明,他想让我们看见。”陈锋环视四周,“找工牌,找随身物品,任何能确认身份的东西。”
    半小时后,赵大川在另一个垃圾袋底部发现一块塑料片,边缘焦黑,像是被火烧过又踩踏过。他用镊子夹出来,拼在掌心。
    “这是工牌的一角。”他眯眼辨认,“”鸿海”……还有个”张”字。”
    “张伟?”林悦抬头。
    “查。”陈锋立刻拨通周明电话。
    “张伟,男,四十一岁,鸿海物流十年以上司机,户籍地城南老街十八号。”周明声音很快传来,“最近一次出车记录是三天前,目的地陈塘湾码头。系统显示车辆当晚未归还,次日清晨停回停车场。”
    “调他过去五年的行车日志。”陈锋说,“重点查1998年4月前后。”
    电话刚挂,赵大川那边传来动静。
    “找到了!”他在一截断裂的排水管里捞出个防水袋,里面是半张被塑料膜包着的工牌,照片模糊,但名字清晰:张伟。
    陈锋接过,盯着那张脸。
    陌生,但又不完全陌生。
    他忽然想起什么,回头问林悦:“李强胃里的”赤条菜”,张伟吃过吗?”
    林悦摇头:“尸块还没运回去,没法做胃容物检测。但如果是同一凶手,手法一致,饮食特征很可能重合。”
    “去他家。”陈锋转身往车边走,“现在就去。”
    城南老街是片低矮的平房区,电线像蛛网一样缠在头顶。张伟家门锁着,邻居探头看了一眼,认出警服,赶紧关门。
    赵大川用备用钥匙打开门——这是警方登记的应急联系人提供的。
    屋里很旧,但不乱。床是木板搭的,桌上有碗没洗的泡面,墙上贴着一张货运路线图。
    “看这儿。”赵大川掀开床板,从夹层里抽出一叠照片。
    最上面那张是夜景,码头背景,几辆货车停在集装箱旁,几个人影正在搬运箱子。照片像素很低,但能看清其中一人穿着警服,侧脸模糊。
    背面写着一行字:1998年4月12日,码头三号仓。目击者:张伟。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老周说,闭嘴才能活。
    陈锋接过照片,手指在那行字上来回滑动。
    “老周……当年负责这个案子?”
    “查档案就知道。”赵大川说,“但这种老案,能留下来的记录不多。”
    “他留了。”陈锋把照片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张伟一直留着。他知道危险,但他还是留了。”
    “为什么现在才死?”赵大川问。
    “因为有人怕他开口。”陈锋把照片收进证物袋,“十年前他不敢说,现在有人觉得他要说。”
    他走到桌前,翻开那本货运日志。最后一页写着几行字,像是临时记下的:
    “4月9日,王总让我绕开检查站走后道。我说不行,他说”你师父都闭嘴了,你还硬?””
    “我没回他。但他盯上我了。”
    “要是我出事,去找林法医,她认识老周。”
    陈锋看完,把本子合上。
    “林悦。”他立刻打电话,“你认识老周吗?”
    “认识。”林悦声音平静,“他是我进法医室的第一任带教师傅。三年前……死于枪伤。”
    “官方说是自杀。”
    “是。”
    “你信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我不信。”她说,“他那天早上还给我打了电话,说有个旧案要重查。三小时后,人就没了。”
    陈锋握紧手机。
    “张伟留了话,说去找你。他以为你能查到什么。”
    “他想错了。”林悦声音低下来,“我能查的,早就被删干净了。”
    “那就从现在开始重建。”陈锋说,“把张伟的尸检做细,每一刀都给我比对李强的创口。我要知道是不是同一把刀,同一个人,同一个节奏。”
    “已经在做了。”
    “还有,他胃里有没有”赤条菜”?”
    “等解剖完才能确认。但如果是同一凶手,大概率有。”
    陈锋挂了电话,站在屋里环视一圈。
    墙上那张货运图,有几条路线被红笔圈了出来,其中一条终点是陈塘湾码头。
    “张伟最近三个月跑了七趟陈塘湾。”赵大川翻着行车记录,“每次都登记为”临时调度”,没有具体货品信息。”
    “王浩亲自安排的?”
    “系统显示审批人是总经理办公室。”
    陈锋走到窗边,外面雨小了些。巷口有个小孩蹲着玩水,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头继续。
    “张伟不是第一个知道真相的人。”他说,“但他可能是第一个敢留证据的。”
    赵大川把照片收好,“下一步?”
    “明天一早,去他工作的货运站。”陈锋说,“他每天出车的地方,肯定有人记得他。”
    “会不会太危险?”
    “危险早就来了。”陈锋看了眼手中的证物袋,“刘志明死了,陈静死了,现在张伟也死了。他们死是因为碰了不该碰的东西。我们要是停,下一个死的就是真相。”
    他把照片塞进衣服内袋,走到门口。
    “走吧。”
    赵大川跟上,顺手关了灯。
    屋外,雨又开始下大了。
    陈锋站在屋檐下,抬手看了看表。
    十点零七分。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烧焦的纸角,对着路灯仔细看。
    那半个“4”字旁边,似乎还有一道斜线,像是“4·12”的“1”字开头。
    他盯着那痕迹,没动。
    赵大川在车边喊他。
    他把纸角收好,抬脚往车边走。
    车灯亮起,照出前方湿漉漉的路面。
    他拉开副驾门,刚要上车,手机响了。
    是林悦。
    “张伟的尸检刚开始。”她说,“第一刀切下去,肋骨上有刻痕。”
    “什么字?”
    “不是字。”她顿了顿,“是个符号。像”周”字的草写。”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