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独当一面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31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前往北京的火车在晨雾中缓缓驶出北站。虞雁绮靠窗坐着,身旁是助理文心——一个刚从沪江大学毕业的年轻姑娘,对这次出差既兴奋又紧张。
“二小姐,听说北平现在很乱,军阀混战,我们会不会有危险?”文心小声问。
雁绮放下手中的行业报告,微微一笑:“我们是去参加商业研讨会,不涉军政。况且谢先生都安排好了,有人接站,住的地方也是安全的。”
话虽如此,她自己也有些忐忑。这是她第一次独自远行处理商务,肩上担着华新和谢氏两家的声誉。
火车轰隆北行,窗外江南水乡渐次退去,换上北方的苍茫平原。雁绮取出谢沉隼给她的资料仔细研读,发现里面不仅有针对会议的背景分析,还细心地标注了可能遇到的各方代表及其背景喜好。
其中一页夹着张便条:“若遇怡和洋行的人,切记保持距离。如有难处,可找与会的新民面粉厂代表程启明先生,他是可信之人。——谢”
雁绮心中一暖,将便条小心收好。
次日傍晚,火车抵达前门车站。果然如谢沉隼所说,早有接站的人举着牌子等候。来接站的是个精干的中年人,自称姓王,是谢氏商行北平分号的经理。
“虞小姐一路辛苦。”王经理恭敬地说,“谢先生特地来电嘱咐,务必照顾好您。酒店已经安排好了,明早我来接您去会场。”
北平的秋天比上海凉得多,但酒店房间温暖舒适,桌上还放着一盆新鲜的白菊——雁绮最喜欢的花。
“定是谢先生吩咐的。”文心惊喜道,“他真细心。”
雁绮抚摸着花瓣,心中泛起涟漪。那个看似冷峻的男人,原来如此体贴入微。
次日的研讨会在六国饭店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面粉业代表济济一堂,还有不少洋商代表。雁绮一进场就感受到各方投来的目光——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不屑。
“听说那就是华新厂的虞小姐?”
“这么年轻?还是女的?”
“谢沉隼怎么派个女人来...”
窃窃私语声中,雁绮挺直脊背,面带微笑地找到自己的座位。恰在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赵丰年居然也来了,正与几个洋商谈笑风生。
会议开始后,各方代表依次发言。轮到华新厂时,雁绮从容起身,用中英文双语介绍了玉带粉的创新之处和市場反响。她准备充分,数据详实,回答提问时条理清晰,引得不少代表颔首赞许。
茶歇时,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走过来:“虞小姐演讲精彩,不愧是谢沉隼看重的人。我是新民厂的程启明。”
雁绮想起谢沉隼的嘱咐,微笑回应:“程先生谬赞了。新民厂是北方龙头,我们还得多学习。”
程启明欣赏地点头:“虞小姐谦虚了。其实我早就关注华新的玉带粉,你们的工艺很有特色。不知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两人正交谈着,赵丰年插了进来:“程老板这是要倒向南派了?”
程启明面色不变:“商业合作,不分南北,只论优劣。”
赵丰年冷笑:“就怕有些厂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意味深长地看了雁绮一眼,“听说华新最近风波不断啊?”
雁绮不卑不亢:“清者自清。倒是赵老板消息灵通,远在上海的事都如指掌。”
赵丰年碰了个软钉子,悻悻离去。程启明低声对雁绮说:“小心这人,他最近与怡和洋行走得很近,怕是又在谋划什么。”
下午的会议讨论行业标准制定时,争议骤起。怡和洋行的代表史密斯提出一套完全照搬西方标准的方案,明显偏向洋粉。
“中国面粉业应该有适合自己的标准。”雁绮起身反对,“考虑到国内小麦品种和消费者习惯的差异,完全照搬西方标准并不科学。”
几个本土厂商代表纷纷表示支持。但也有不少人慑于洋商势力,不敢发声。
会议陷入僵局。主席只好宣布休会,明日再议。
当晚,雁绮在房间整理日间笔记,文心匆匆敲门进来:“二小姐,程先生派人送来这个。”
那是一张便条,约她半小时后饭店咖啡厅见,说有要事相商。
雁绮心生警惕,但还是决定赴约。她让文心在远处盯着,若有异常立刻通知王经理。
咖啡厅里,程启明早已等候。见雁绮来,他松了口气:“虞小姐肯来,想必是信得过我。”
“程先生有事不妨直说。”
程启明压低声音:“我收到消息,明天会议上怡和的人会突然发难,指责华新粉含有”有害添加剂”,还准备了所谓的”检测报告”。”
雁绮心中一凛:“他们这是要故技重施!”
“不仅如此,”程启明神色凝重,“他们还买通了几家北方厂商,要联合抵制华新产品进入北方市场。”
就在这时,文心突然走过来,悄声道:“二小姐,赵丰年往这边来了。”
程启明立即起身:“我得先走,免得被看见。明天会议上见机行事,我会见机支持你。”
他刚离开,赵丰年果然出现:“哟,虞小姐这么晚还在会客?”
雁绮从容抿了口咖啡:“约了人谈事,刚结束。赵老板也来喝咖啡?”
赵丰年皮笑肉不笑:“听说虞小姐明天有大动作,特地来打听打听。”
“赵老板消息总是这么灵通。”雁绮微微一笑,“不过恐怕要让你失望了,华新行事光明正大,没什么”大动作”。”
回到房间,雁绮立即给上海发电报。然而等了许久也不见回复,想必谢沉隼还在天津未归。
“怎么办?明天就要开会了。”文心焦急道。
雁绮沉思片刻,眼中闪过决断:“既然找不到谢先生,我们就自己应对。”
她让文心找来北平分号王经理,三人连夜商讨对策。
“首先要证明我们的清白。”雁绮说,“王经理,能否找到可靠的第三方检验机构,明天当场为玉带粉做检测?”
王经理点头:“协和医学院有熟人,可以请他们派专家来。”
“其次要反将一军。”雁绮继续道,“文心,把我带来的所有玉带粉样品都取出来。明天我们不仅要自证清白,还要公开质疑洋粉的质量标准是否真的适合中国消费者。”
次日会议,果然如程启明所说,史密斯率先发难,出示一份所谓的“检测报告”,声称玉带粉含有“有害物质”。
会场哗然。众人目光聚焦在雁绮身上,等待她的反应。
雁绮从容起身:“史密斯先生这份报告来得正好。我昨天也委托协和医学院对玉带粉做了检测,这是他们的报告。”她出示另一份文件,“结果显示完全符合安全标准。”
她转向众人,声音清晰坚定:“我更想请教史密斯先生,怡和洋行的面粉添加了漂白剂和增筋剂,这些是否符合中国人的健康需求?我们是否应该盲目套用西方标准?”
会场顿时议论纷纷。不少代表点头称是。
史密斯脸色难看:“你这是污蔑!”
“是不是污蔑,可以请各位代表共同取样检测。”雁绮环视全场,“我提议成立一个由中国厂商主导的标准制定委员会,建立适合国情的质量标准。”
程启明立即附议:“我赞成!我们不能总是被洋人牵着鼻子走!”
多家本土厂商代表纷纷表示支持。主席见状,只好同意付诸表决。
最终,会议通过成立中方主导的标准委员会,雁绮和程启明等五人被推选为筹备组成员。
散会后,赵丰年铁青着脸离去。史密斯则走到雁绮面前,冷声道:“虞小姐好手段。不过别忘了,商业不是请客吃饭。”
雁绮淡然回应:“史密斯先生也别忘了,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国了。”
当晚,雁绮终于接到谢沉隼从天津打来的电话。听她讲述完经过,他沉默片刻,轻声道:“你做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其实我很害怕,”雁绮诚实地说,“但想起你说过,经商之道,诚信为本,仁心亦不可少。我就有了勇气。”
电话那头传来低沉的笑声:“雁绮,你总是让我惊喜。”
回到上海已是五天后。火车进站时,雁绮远远就看见站台上那个挺拔的身影。
谢沉隼亲自来接站。见到她,他快步上前,很自然地接过她的行李:“辛苦了。”
车上,他详细听了北平之行的经过,不时点头赞许。
“程启明是个可靠的合作伙伴,新民厂在北方很有影响力。这次合作对我们打开北方市场很有利。”他说着,忽然话锋一转,“不过你太冒险了,万一怡和的人真有后手...”
“我不是一个人,”雁绮微笑,“有文心帮忙,还有王经理和程先生相助。你不是常说,做生意要懂得借助各方力量吗?”
谢沉隼注视着她,眼中满是欣赏:“你出师了。”
车到虞家,雁绮下车前,谢沉隼忽然说:“明天华新厂召开董事会,讨论股份制改革的事。你一起来吧。”
雁绮惊讶:“我是女子,又不是董事...”
“从现在起,你是了。”谢沉隼取出一个文件袋,“我收购了华新15%的股份,其中5%记在你名下。作为股东和技术总监,你完全有资格参加董事会。”
雁绮怔住了,眼眶微微发热:“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谢沉隼深深看着她:“因为我相信,未来的华新需要你。而未来的上海商界,也会有你一席之地。”
他轻轻为她打开车门:“明天见,雁绮。”
望着远去的汽车,雁绮站在秋日的阳光下,心中充满前所未有的力量。她知道,从北平之行到董事会,她正在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而那个看似冷峻的男人,正用他独特的方式,为她推开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