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论道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958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夕阳西斜,余晖为枯树林镀上一层黯淡的金边。
几片残存的枯叶在风中打着旋,悄然跌落在茅草棚顶。
棚檐下。
争执的声音已带着浓浓疲倦:
“李道友,老朽并非刻意针对,实在是你对百草园的圃区划分与灵草习性…知之甚少啊。”
何自在的声音干涩沙哑。
自清晨薛镇东掷下灵种至今,昔日的融洽已荡然无存,整整一日的争论让他心力交瘁。
他颤巍巍的起身,手指艰难地划过前方整片灵田:
“《灵草纲目》有云:万物皆具五行,五行相生相克。”
“后山虽不及前峰灵气充盈,可这五方灵田耕植多年,早已自成五行格局。”
指尖最终落向波光粼粼的浅池,他加重了语气:
“凝露草傍水而生,因其叶尖能凝结冰灵之气而得名。若要栽种,必引池水环绕浸润,方能成活。”
他仿佛没了气力重新坐回石椅,满脸皆是愁容:
“至于你今日所提的,以龙涎草作为伴生之物…纯属无稽之谈。李道友,你可知龙涎草究竟是何属性?”
李小明神色肃然,应道:
“龙涎草,据传因汲纳上古真龙气息而生,性阳刚霸道,根系发达。枝茎叶皆可入药,是壮骨活血、拓展经脉的必备灵草,理当属火。”
“正是!正是如此!”何自在一拍手掌,苦笑中透着无力,“道友既知它属火,为何偏要逆行五行之道?水火本就不容,此理连凡俗三岁孩童都明白。难道道友的见识,竟还不如山下稚子吗?”
一向沉默寡言的苏婉此刻也抬起头,轻声道:
“李道友,昨日你一眼道破冰心莲的药理,小女子本对你钦佩有加。然而……”
她明眸中那抹光彩黯然失色,化为失望:
“只可惜,你今日所言种种,漏洞百出,看来培植一道更是纸上谈兵,比不得我们爷孙百余年的亲手栽培心得。”
她望向那片贫瘠灵田,眼中尽是怜惜:
“凝露草植株矮小、方才独立一隅,加之喜阳特性,更不能与其他高大植株相伴相生,更何况还是根系发达,高大繁茂的龙涎草?”
她语气陡然严厉,褪去了平日怯懦,扬声质问:
“更何况,凝露草贵为三阶,灵种何其珍贵!灵种且需长年浸润于冰灵之水,取出后必须立刻栽下。即便在前峰灵泉眼处培育,成活也不足三成。而龙涎草不过一阶,后山随处可见!二者天差地别。我倒要问李道友,究竟是凝露草伴生龙涎草,还是龙涎草伴生凝露草?其中主次轻重,李道友可还分的清楚?”
李小明一时怔住,看向一反常态的苏婉,竟无言以对。
苏婉似也察觉失态,俏脸微红,却仍倔强地坐回原位。
何自在缓了口气,语重心长道:
“李道友,并非我爷孙苛责于你。薛师兄借师祖之名强压此任,实数刁难。但我等本职所在推脱不得,倘若按你所言胡种一起,岂非徒留话柄,授人以刃?其中利害,你可明白?”
李小明怒意渐消,郑重点头:
“正因明白,李某才必须坚持己见!”
他毅然起身,目光灼灼:
“二位只论五行相克,可曾想过相生之道?”
“凝露草虽属水,需临池而植,但后山不比前峰灵气充盈,更因常年栽种同行灵植造成土质板结,灵蕴难以流转,此等窘境,怎能仅靠古籍循规蹈矩?”
他声音愈发坚定:
“当下破局之法,唯有改良灵土!”
“龙涎草根系发达可破板结,固土养气,其根脉更能滋生金煞之气,恰合迎合金生水的五行相生之理,这,才是培植关键所在!”
“你…你真是…”何自在见他仍是这套说辞,气得浑身发颤。
只觉得一日苦心全付诸东流,再顾不得往日情面,呵斥道:
“竖子愚见!老朽自幼钻研灵植,游历天下阅草无数,哪一株不依古籍纲目而生?你…你这是数典忘祖,胡说八道!”
李小明毫不退让:
“万事须当因地制宜,岂能为一纸古论所缚?若都如此,依我看,不若将这百草园全都埋上典籍,日夜焚香祷告岂不更省事?”
这番话语,只让苏婉粉面涨红,也不知哪来的勇气,拍案而起:
“狂妄!竟敢诋毁先辈智慧!凡俗尚知”树挪死,人挪活”,你怎就如此冥顽不灵!莫非真要等到三月之后,交出几株枯草才甘心?”
李小明冷笑一声:“典籍?先辈?好,今日我便与你论论这经典真意!”
“凝露草属水,然其叶凝冰化水,吸阳聚灵,此为火性暗藏!龙涎草属火,然其花色幽蓝,性偏阴寒,专通瘀阻、化火毒,犹如活水疏浚——这是水性潜生!。”
“交互适应,原为提高灵植根本,逆境逢生,方可提高植株产能!”
他目光如炬,字字铿锵:
“这,才是阴阳相生、五行互化的真谛!二位可曾悟透?”
何自在怒发冲冠,拍案而起:
“一派胡言!你根本不懂灵植之道!”
李小明握紧双拳,针锋相对:
“冥顽不灵!你根本不懂科学之理!”
苏婉气得声音发颤:
“巧言善辩!昨日整日苦读,竟是滋生些歪门邪道,枉费爷爷今日悉心教导!”
李小明咬牙反击:
“尽信书不如无书!故步自封,何以求真?”
三人背对而立。
一度陷入冰点。
“这是……吵起来了?”
宋长轩扛着雪灵羊姗姗来迟,见各自憋气的众人,一时间有些莫名其妙。
“商讨如何,可有栽植之法?”
何自在白一眼李小明匆匆拉去宋长轩于僻之处,一番言语后。
铮——
剑鸣四起,罡风正烈。
李小明愕然间,就见宋长轩怒目圆瞪,调整剑锋直指过来:
“李、小、明!”
“自今日起,不许踏入灵田之地半步,否则,休怪宋某刀剑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