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寒门状元不抛妻 第二章:金殿挥毫展锋芒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21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天未破晓,苏婉已轻手轻脚起身。
林烨睁开眼,见她正就着窗外微光,小心翼翼地从箱底取出那件唯一的青色细布长衫,仔细熨平每一道褶皱。那是她熬了无数个夜晚绣花换来的布料,一针一线亲手缝制。
“相公醒了?”苏婉回头,露出温婉笑意,“热水备好了,再用些粥食便可动身。”
餐桌上是一碗浓稠的白粥,一碟咸菜,还有一个难得的煮鸡蛋。林烨默默将鸡蛋剥开,分成三份,将最大的一份递给正在小口喝粥的安安,另一份不由分说放进苏婉碗中。
苏婉张了张嘴,最终只是低头轻声道谢,眼角微红。
门外传来车马声。丞相府派来的青帷马车准时抵达,车夫态度恭敬却难掩矜持:“林举人,请。相爷吩咐,定要安然送您至宫门。”
这是沈巍惯用的手段——提前施恩,笼络人心。
林烨深吸一口气,最后看了眼站在门边目送他的母子二人。苏婉眼中盛着满满的期盼与不安,安安挥着小手。
“放心。”他轻声道,目光坚定,随后转身登车。
马车穿过逐渐苏醒的京城街道,朱红宫墙渐近。宫门外已聚集不少等待殿试的贡士,锦衣华服者众,衬得林烨的细布青衫格外寒素。他感受到诸多打量目光,或鄙夷,或好奇,却只挺直脊背,神色平静。
钟鸣三响,宫门缓缓开启。
众人在内侍引导下,垂首屏息,鱼贯而入。金銮殿内,玉阶高耸,御座威严,两侧百官肃立。天子虽未至,但那无形的威压已让不少寒门出身的贡士微微颤抖。
林烨却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或许是知晓部分“未来”,或许是现代灵魂对皇权缺乏根深蒂固的敬畏,他目光扫过御阶之下——果然看到了身着紫袍、气质阴鸷的丞相沈巍,正与身旁官员低语,目光偶尔扫过众贡士,带着审视与算计。
“陛下驾到——”
内侍尖细的唱喏声响起,百官与贡士齐齐跪拜。洪元帝缓步登上御座,目光沉静地扫过下方。
“平身。”
仪式过后,内阁大学士宣读圣谕。然而公布的策问题目,却让林烨心中猛地一沉。
不是记忆中本该有的“论仁政”,而是——“问:寒门与士族,其势如水火乎?何以调和,共安天下?”
题目一出,殿内泛起极轻微的骚动。这问题尖锐无比,直指当下朝堂最大的矛盾。答得好,可直上青云;答得不好,便是同时得罪寒门与士族,万劫不复。
林烨注意到沈巍嘴角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他瞬间明了——这题目恐怕有丞相的手笔,意在挑选立场鲜明、可供利用的“利器”。原剧情中,原主便是以此题极力鼓吹寒门当政,狠狠得罪了士族,却也因此被意图打压清流士族的沈巍看中。
不能走老路。
内侍分发下宣纸徽墨。殿内只闻纸张摩擦与研墨之声。
林烨闭目凝神,将现代社会学、历史发展的观点与古代经典融合。再睁眼时,目光已一片清明。
他提笔蘸墨,落下标题:“寒士论”。
“寒门与士族,犹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失其一则倾,缺其一则堕…”开篇定调,强调相辅相成,而非对立。
他并未一味抨击士族特权,也未盲目鼓吹寒门晋升,而是指出“士族久居庙堂,或有蔽塞之弊;寒新晋进取,常怀激切之心”,关键在于建立“公平之制,选贤与能,不论门第”。
他提出具体建议:适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拓宽寒门晋身之阶;同时建议士族子弟亦需经考核方可荫补官职,且需从基层做起;建立更完善的官员考核与监察制度,优胜劣汰。
字迹端正清峻,引经据典却又言之有物,既有理想层面的调和之道,又有务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写到关键处,他笔锋一顿,感到一阵莫名心悸,手腕似乎不受控制地想要偏向激进抨击士族的言论。
林烨猛地咬了下舌尖,刺痛让他瞬间清醒。那仿佛是原主残存的意念,或是命运惯性的拉扯。他深吸一口气,稳稳握住笔,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下去。
终于搁笔,细看全文,逻辑缜密,立场公允,既展现了才学抱负,又不过分锋芒毕露。
交卷后,他垂首而立,却能感受到几道不同的目光落在身上。一道来自御座方向,带着审视;一道来自沈巍,似乎微感意外与不悦;还有一道来自百官中一位面容清癯的老者(后来他知是太子太傅),带着些许赞赏。
殿试结束,贡士们退出大殿。气氛稍缓,有人志得意满,有人垂头丧气。
“林兄文章想必字字珠玑?”一个略带讥诮的声音响起。林烨回头,见是江南盐商之子,素来骄纵的李姓贡士,其家与士族关系密切。
“李兄过奖,唯尽心而已。”林烨不卑不亢。
“哼,寒门子弟,能有何高见?莫不是哗众取宠?”另一人附和。
林烨不欲争辩,只淡淡道:“陛下圣明,自有明断。”
正说着,一位内侍匆匆走来,竟是对林烨微微躬身:“林举人,请留步。太子殿下阅览试卷,对您的文章颇为赞赏,特赐端砚一方,以资鼓励。”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目光复杂地看着那方价值不菲的御赐端砚。太子的赏识之意,不言而喻。
林烨恭敬接过:“谢殿下厚爱,学生愧不敢当。”
他心中明了,这是太子在向他招手,也是在将他推向风口浪尖。拒绝了丞相,便只能投向太子,别无他选。
捧着端砚走出宫门,丞相府的马车竟仍在等候。车夫脸上笑容依旧,却多了几分探究:“恭喜林举人得殿下青眼。相爷吩咐了,请您过府一叙,为您庆贺。”
林烨心中一凛。沈巍的消息果然灵通。
他略一沉吟,拱手道:“多谢相爷美意。然殿试刚毕,身心俱疲,且需归家报与内人知晓,以免挂念。改日再登门拜谢相爷厚恩。”
他搬出了“家”和“内人”,语气谦恭却态度明确。
车夫笑容微僵,终是点头:“既如此,小人送林举人回府。”
“不敢再劳烦,路不远,学生走回即可。”林烨再次拒绝,施礼后转身,沿着长街走向那处租赁的简陋小院。
他能感受到背后那道目光如芒在背。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已正式踏入京城这潭深水的漩涡中心。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但想到家中那盏为他亮着的暖灯,他的步伐便越发坚定起来。
路还长,但他已看清了方向。
作者闲话:
全新分卷全新故事,还请各位读者大大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