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火红年代知青掌门人  第十五章:最后的冲刺-灯光下的梦想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8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李卫红调离后的知青点,仿佛卸下了沉重的枷锁。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情。高考只剩下最后一个月,每个人都在与时间赛跑。
    陈建国将复习班重新组织,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早晨五点,哨声准时响起,全体知青在操场集合晨读。朗朗书声划破黎明,成为连队一道新的风景线。
    最让人感动的是互助学习。数学好的王志负责辅导差生,周薇的语文组人气最旺,连徐丽丽都主动教大家英语音标。曾经隔阂的男女知青,如今围坐在煤油灯下热烈讨论,再也看不到往日的界限。
    但困难依然不少。最大的问题是灯光——煤油灯昏暗伤眼,蜡烛又太贵。陈建国想出办法:把所有煤油灯集中到食堂,reflector用锡纸做成反光板,最大限度利用光线。
    “这叫”集中照明,节约能源”。”他笑着对来视察的老支书解释。
    老支书居然被说动了,特批给知青点额外的煤油配额。马队长也破天荒地调整了劳动安排,尽量把轻活分配给备考的知青。
    然而阴影并未完全散去。一天深夜,陈建国巡夜时发现周薇独自在灶房哭。她手里攥着刚收到的家信,信上说她父亲的问题升级了,可能要被下放。
    “政审肯定过不了了...”周薇绝望地说,“我还考什么...”
    陈建国按住她的肩膀:“越是这个时候越要考!考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才能帮你父亲洗清冤屈!”
    他拿出自己抄写的复习笔记:“从今天起,我每天给你补两小时课。你要考的比谁都好,让所有人看看,历史问题子女一样能为国家做贡献!”
    周薇泪眼朦胧地望着他,终于用力点头。
    更大的危机在几天后爆发。郑卫国突然提出退出复习班:“我爹托人带话,说我家成分不好,考上也没用,别白费力气了。”
    这话像冷水泼进油锅,顿时炸出一片悲观情绪。好几个家庭出身不好的知青都动摇了。
    陈建国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他站在食堂中央,目光扫过一张张迷茫的脸:
    “成分不好怎么了?新中国就是要给每个人改过自新的机会!越是出身不好,越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考上大学,报效国家,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拿出精心收集的报纸剪报:“你们看!中央文件说了,要”重在政治表现”!只要我们自己行得正、立得直,谁也挡不住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
    掌声雷动。郑卫国红着眼睛站起来:“建国哥说得对!我接着考!就算政审不过,也要考出个样子给他们看!”
    学习热情更高了。有人把公式抄在手心上边劳动边背,有人把单词贴在床头每天记十个,甚至上厕所都能听到背古文的声音。
    但陈建国发现徐丽丽最近很反常。这个最爱美的上海姑娘突然变得不修边幅,还经常偷偷外出。一天晚上,她居然抱回来一台旧收音机!
    “你哪来的?”陈建国吃惊地问。
    徐丽丽神秘地笑:“用我最后一条真丝围巾跟供销社主任换的。能收到省台的英语讲座!”
    从此,每天晚饭后知青点都会响起英语广播。虽然信号杂音很大,但每个人都在认真听、认真学。
    最后一周,陈建国进行了模拟考。题目是他凭记忆出的,难度甚至超过真实高考。成绩出来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平均分比预期高出二十多分!
    “我们能行!真的能行!”王志举着试卷又哭又笑。
    考前最后一夜,陈建国宣布放假:“今晚不学习了,大家好好休息。”
    但没人去睡。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来到食堂,默默地互相考问知识点,就像战士在擦拭最后的武器。
    深夜十一点,周薇突然站起来:“我们一起唱个歌吧。”
    她起头唱起《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所有人跟着合唱。歌声从低沉到嘹亮,从食堂飘向夜空,飘向遥远的未来。
    唱着唱着,很多人都哭了。这是压抑多年的泪水,是渴望改变的泪水,是面向希望的泪水。
    陈建国看着这一幕,眼眶发热。他想起穿越来的那个批斗会,想起修拖拉机的手忙脚乱,想起山火中的生死与共...短短半年,他们已经走了这么远。
    “同志们!”他大声说,“不管明天结果如何,我们已经是胜利者!因为我们战胜了懒惰,战胜了恐惧,战胜了命运!”
    掌声和哭声汇成一片。每个人都在拥抱,在互相鼓励,在许下诺言。
    月光如水,照亮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他们知道,天亮之后,将是改变命运的时刻。
    而在远方,一辆吉普车正连夜驶向连队。车里的人拿着厚厚的档案袋,嘴角带着冷笑。
    “陈建国?周薇?”他翻看着材料,“哼,政审这关你们就别想了...”
    灯光下的梦想如此美好,但现实的阴影仍在逼近。明天的高考考场,将是另一个战场。
    陈建国在日记本上写下最后一篇备考日记:“冲刺完成:1.全员准备就绪2.周薇状态回升3.警惕政审问题4.无论结果,无愧于心”
    合上日记,他望向窗外。启明星已经升起,新的一天即将来临。

    作者闲话:

    感谢读者大大的支持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