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火红年代知青掌门人  第五章寒冬里的温暖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25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北方的冬天来得又早又猛。才十一月初,一场大雪就把黑土地盖得严严实实。知青点的土坯房四处漏风,晚上睡觉时,呼出的气能在被头结一层薄霜。
    陈建国天没亮就醒了——与其说是醒,不如说是冻醒的。他搓着手坐起来,借着窗缝透进的微光,看见同屋的几个知青都蜷缩成一团,王志的被子上甚至盖着棉袄。
    “这样不行。”陈建国自言自语。记忆中,原主就是因为去年冬天不管不顾,导致好几个知青冻伤,威信扫地。
    起床哨响后,食堂里气氛低迷。稀得能照见人影的苞米茬子粥,硬得能当砖头的窝窝头,再加上彻骨的寒冷,让每个人都无精打采。
    张芸捧着碗抱怨:“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南方现在还能穿单衣呢!”
    李卫红阴阳怪气:“找陈组长啊,他不是能得很吗?连拖拉机都能修,还解决不了取暖问题?”
    这话引起几声嗤笑。陈建国不动声色地喝完粥,起身对大家说:“中午下工后,男同志留一下,咱们开个会。”
    中午,男知青们都挤在宿舍里。陈建国开门见山:“天越来越冷,再不想办法,大家都得冻出病来。我有个主意,需要大家一起干。”
    王志第一个响应:“建国你说,怎么干?”
    “三个事。”陈建国竖起手指,“第一,糊窗户。用旧报纸和浆糊把所有的窗户缝都糊上,能挡一大半风。”
    有人嘟囔:“哪来那么多纸和浆糊...”
    “纸我解决。”周薇突然从门外探头进来,脸冻得通红,“连部有很多过期的报纸,我去找老支书批条子。”
    陈建国冲她点头致谢,继续说:“第二,做草帘子。女同志手巧,可以编草帘子挂在门上挡风。材料我去跟老支书申请。”
    “第三,”他压低声音,“也是最关键的——咱们得悄悄弄个火盆。”
    众人一惊。马队长明令禁止在室内生火,怕发生火灾。
    “不是明火。”陈建国解释,“我打听过了,老乡家都有火盆,用铁盆装炭火,上面盖灰,很安全。咱们可以晚上用一会儿,睡觉前就拿出去。”
    大家面面相觑,既心动又害怕。
    李卫红冷笑:“陈建国,你这是带头违反规定!出了事你负责?”
    “所以我需要大家都同意。”陈建国目光扫过每个人,“不愿意的可以不参与,但请不要告密。咱们南方来的确实受不了这冷,得互相帮衬。”
    最终,除了李卫红和两个跟他走得近的知青,其他人都表示参加。
    说干就干。下午下工后,兵分两路:周薇带着女知青去领报纸、熬浆糊、编草帘;陈建国带着男知青去找材料做火盆。
    最大的难题是火盆。铁盆难得,炭更是紧缺物资。
    陈建国想起上次修拖拉机时认识的吴瘸子。这个孤僻的老猎人应该有自己的门路。
    踏着半尺深的雪,陈建国和王志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村头的破屋子。吴瘸子正在屋里鞣制皮子,见他们来,爱答不理。
    陈建国也不绕弯子:“吴叔,想跟您换点炭火,知青点太冷了。”
    吴瘸子头也不抬:“没有。”
    陈建国不气馁,从兜里掏出两包上海带来的大前门香烟——这是他最后的存货。吴瘸子眼睛亮了一下,但还是摇头。
    王志急了:“老爷子,您就行行好!我们真的快冻死了!”
    陈建国拦住他,仔细观察屋子,突然说:“吴叔,您这屋顶漏风啊。明天我带人来给您糊窗户,再做个厚门帘,保证比现在暖和。”
    吴瘸子动作停了一下,浑浊的眼睛看向陈建国:“你小子倒会来事。”他顿了顿,“后院有点碎炭,自己拿去吧。不过不够你们那么多人用。”
    抱着半筐碎炭回来时,陈建国又有了主意。他让王志去捡些干牛粪:“老乡说干牛粪燃得慢,没烟,正好适合室内用。”
    夜幕降临时,知青点的变化令人惊喜:窗户糊得严严实实,门上挂了草帘,屋里明显暖和了不少。最让大家激动的是,屋子中央放着个旧铁盆,里面炭火正旺,上面盖着一层灰,既暖和又安全。
    周薇还带头唱起了歌:“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歌声驱散了严寒,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了笑容。就连最初反对的李卫红,也偷偷往火盆边凑。
    陈建国却没闲着。他找来值班表:“以后每晚两人一组值班,负责看火和按时灭火。安全第一。”
    正说着,门外传来马队长的声音:“这么热闹干什么呢?”
    屋里顿时鸦雀无声。李卫红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门帘掀开,马队长和老支书一前一后进来。看到火盆,马队长脸色一沉:“谁让你们在屋里生火的?!”
    老支书却摆摆手,走近火盆看了看,又摸摸糊好的窗户,居然点了点头:“弄得还挺像样。”
    他转向陈建国:“建国娃子,又是你的主意?”
    陈建国如实汇报:“书记,队长,太冷了,好几个同志手上都生了冻疮。我们很注意安全,有人值班,睡觉前一定灭火。”
    老支书抽了口旱烟,对马队长说:“年轻人不容易,懂得自己想办法是好事。比有些就知道抱怨的强。”说着有意无意地瞥了李卫红一眼。
    马队长咳嗽一声:“那也得注意安全!晚上必须有人值班!”
    这就是默许了!众人喜出望外。
    老支书临走前,对陈建国说:“明天去领点麻刀灰,把墙缝也糊一糊。就说是我的意思。”
    这一晚,知青点格外温暖。不仅因为物理上的温暖,更因为一种久违的团结和希望。
    周薇悄悄递给陈建国一副毛线手套:“我自己织的,谢谢你为大家做的一切。”
    王志凑过来嘿嘿笑:“建国,周薇可是第一次给男同志织手套呢!”
    周薇顿时脸红得像苹果,扭头跑了。
    陈建国看着手中的手套,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寒冷的冬夜,他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不再是孤独的穿越者,而是真正成为了这个集体的一份子。
    临睡前,他在日记本上写道:“越冬准备:1.初步赢得人心2.获得老支书实质性支持3.周薇...(笔尖停顿片刻)是个好同志4.李卫红仍在观望5.下一步:继续改善生活,等待时机”
    窗外北风呼啸,但屋里温暖如春。陈建国知道,这个冬天,或许不会那么难熬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李卫红正躲在被窝里,咬牙切齿地盘算着下一个破坏计划。温暖的火光映照下,阴影也在悄然生长。

    作者闲话:

    请读者大大多多支持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