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暗流涌,初露锋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4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碎玉轩的秋意,似乎比别处更浓些。
    沈清辞收到苏凌薇派人送来的东西时,正在灯下临摹一幅古帖。宣纸上的字迹,初看温润,细品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骨力,正如她此刻的心境。
    来的是苏凌薇身边的大宫女,名叫素心,举止端庄,说话轻声细语,却自带一股沉稳气度。
    “沈小主,我家主子说,昨日多亏小主解围,不然误了给太后送点心的时辰,怕是要惹太后挂心。这点东西不成敬意,还望小主收下。”素心将一个紫檀木托盘呈上,上面放着一小罐银针白毫,还有一叠用锦盒装着的精致蜜饯,另有一小包用棉纸裹着的东西,看着像是药材。
    沈清辞放下笔,目光在托盘上扫过,面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温和笑意:“贤妃娘娘太客气了,昨日不过是举手之劳,怎敢劳动娘娘破费。”
    “小主说的哪里话,”素心微微躬身,“主子说了,都是宫里人,互相照拂是应当的。这茶叶是去年江南贡的新茶,主子想着小主或许爱清净,配着蜜饯解腻正好。那包是上好的阿胶,近来天凉,小主身子骨看着清瘦,补补身子也是好的。”
    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谢意,又带着几分真切关怀,不显刻意,却处处透着苏凌薇的周到。
    沈清辞心中了然。苏凌薇这是在示好,也是在试探。那阿胶看似寻常,却是补气养血的珍品,寻常答应断难得到,这份礼,不轻不重,正好卡在“情谊”与“拉拢”之间。
    “替我谢过贤妃娘娘的体恤。”沈清辞没有推辞,示意画春收下,“劳烦素心姐姐跑一趟,我这儿也没什么好东西,前几日画春做了些杏仁酥,味道尚可,还请素心姐姐带回去给贤妃娘娘尝尝鲜,全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画春连忙取来一个食盒,里面是刚出炉不久的杏仁酥,香气清甜。
    素心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笑着应下:“那奴婢就替主子多谢沈小主了。主子还说,若小主得空,不妨去景和宫坐坐,主子新得了一盆绿萼梅,开得正好,请小主过去一同赏玩。”
    “改日得闲,定去叨扰贤妃娘娘。”沈清辞含笑应道。
    素心又客气了几句,便带着杏仁酥离开了。
    画春看着桌上的东西,眼睛都亮了:“小主,这贤妃娘娘倒是个知恩图报的,这银针白毫,听说市面上一两就要几十两银子呢!还有这阿胶……”
    “收好便是。”沈清辞打断她,语气平淡,“记住,拿了别人的东西,就要想到日后可能要还的。这宫里的人情,从来都不是白欠的。”
    画春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吐了吐舌头,赶紧将东西收进内室的柜子里,仔细锁好。
    沈清辞重新拿起笔,却没再继续临摹。她望着窗纸上摇曳的树影,指尖在微凉的宣纸上轻轻点着。
    苏凌薇的示好,是意料之中,却也让她更加确定,这位贤妃绝非表面那般与世无争。能在慕容嫣的气焰下安稳立足,还能让太后青眼,手段定然不简单。昨日之事,自己看似帮了她,实则也是在她面前亮了一手——让她知道,自己并非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有几分急智,也懂分寸。
    这便够了。她不需要立刻与苏凌薇结成同盟,只需让对方觉得自己“有用”,能成为一枚暂时可用的棋子,便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丝喘息的空间。
    几日后,沈清辞借着给皇后请安的由头,在回碎玉轩的路上,“偶遇”了皇帝萧彻。
    地点选在御花园的沁芳闸附近,那里有一片临水的轩榭,皇帝偶尔会在此处处理奏折,或是独自小憩。沈清辞算准了时辰,知道皇帝今日上午在附近的南书房见了几位大臣,散后极有可能顺道过来坐坐。
    她没有刻意装扮,只穿了一身月白色的素缎宫装,头上仅簪了一支碧玉簪,清雅得像一泓秋水。她带着画春,手里捧着一本刚从御书房借来的《南华经》,装作是来此僻静处看书的样子。
    远远看见明黄色的身影伴着几个太监走来,沈清辞适时地“惊觉”,连忙带着画春跪下请安,动作流畅,姿态恭谨,却无半分谄媚。
    “起来吧。”萧彻的声音低沉,听不出情绪。他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略一停顿,似乎有些印象,又有些模糊。
    “谢皇上。”沈清辞缓缓起身,垂着眼帘,规规矩矩地立在一旁。
    萧彻没有立刻走,反而看向她手中的书:“你在看《南华经》?”
    “回皇上,是。”沈清辞轻声应道,“臣妾觉得庄子的文章,读来能让人静心,便借来看看。”
    “哦?”萧彻似乎来了点兴趣,“你倒说说,哪一句最合你心意?”
    这便是机会。沈清辞心中微定,却没有急着引经据典,只斟酌着道:“臣妾愚钝,不敢妄议圣贤。但若说感触,倒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这一句,让臣妾觉得,做人当有本心,不为外物所扰。”
    她没有说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只从自身处境出发,既显露出几分读书人的见识,又透着一股淡然自守的韧性,恰好戳中了萧彻此刻或许存在的、对后宫虚饰的厌倦。
    萧彻果然多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倒是难得。你叫什么名字?”
    “臣妾沈清辞。”
    “沈清辞……”萧彻重复了一遍,似乎想起了什么,“是沈修的女儿?”
    “是。”
    “沈修学问是好的,教出来的女儿,倒也有几分风骨。”萧彻淡淡道,“这沁芳闸的景致不错,你既爱清静,便在此处多待片刻吧。”
    “谢皇上恩典。”
    萧彻没再多言,转身进了轩榭。
    画春在一旁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直到皇帝的身影消失,才捂着心口,低声道:“小主……皇上、皇上记住您的名字了!”
    沈清辞轻轻吁了口气,指尖微颤,却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这第一步,总算踏出去了。她对着轩榭的方向,微微屈膝,随即拉着画春,低声道:“走吧,别在这儿碍眼。”
    她们悄无声息地离开,仿佛刚才那场偶遇,真的只是偶然。
    但沈清辞知道,不是。从她选择在沁芳闸停留,到她说出那句《南华经》的语录,每一步都是精心算计。她算准了皇帝的心思,也赌对了自己的筹码——在这后宫,美貌易得,才情难得,而一份恰到好处的“不争”姿态,有时比刻意邀宠更能引人注意。
    果然,当日傍晚,内务府便来人了,传皇帝口谕,晋沈清辞为“常在”,赏了两匹杭绸,一对玉镯,还添了两个小太监和一个宫女伺候。
    碎玉轩终于有了点人气,不再是那般冷清。画春喜极而泣,忙着指挥新来的人打扫收拾,沈清辞却坐在窗前,望着那罐苏凌薇送来的银针白毫,若有所思。
    位份升了,意味着离权力中心更近了一步,但也意味着,会被更多双眼睛盯上。
    果不其然,第二日一早,昭阳殿便派人来了。
    来的依旧是小禄子,脸上堆着假笑,语气却带着几分倨傲:“沈常在,咱家给您道喜了!贵妃娘娘听说您晋了位份,特意让咱家来瞧瞧,说您刚升了位份,怕是还有些不熟悉的规矩,让您今日得空了,去昭阳殿坐坐,她老人家给您讲讲宫里的门道。”
    这话听着是关照,实则是敲打。慕容嫣这是在宣示主权——即便你得了皇上一句夸奖,在这后宫,她慕容嫣依旧是说一不二的。
    沈清辞心中冷笑,面上却笑得温婉柔顺:“有劳小禄公公跑一趟,替我谢过贵妃娘娘的体恤。我梳洗一下,这就过去给娘娘请安。”
    小禄子见她识趣,满意地点点头:“沈常在是个明白人。那咱家就在外面候着?”
    “不敢劳动公公,我这就好。”
    待小禄子出去,画春脸都白了:“小主,这……这明摆着是要刁难您啊!”
    “刁难又如何?”沈清辞平静地起身,让画春为她梳妆,“如今羽翼未丰,该忍的,总得忍。”
    她选了一身更素净的浅碧色宫装,头上只簪了那对皇帝新赏的玉镯改做的簪子,既显得恭敬,又不至于失了体面。
    “记住,到了昭阳殿,少说话,多磕头,无论她们说什么,都只当是教诲,受着便是。”沈清辞对着镜子,轻声嘱咐画春,也像是在告诫自己。
    画春用力点头,眼眶红红的,却握紧了拳头。
    沈清辞看着镜中自己的倒影,那双温顺的眼眸深处,已悄然燃起一丝冷冽的光。
    慕容嫣的敲打,是意料之中的考验。而苏凌薇那边,想必很快也会收到自己晋位的消息。
    这后宫的棋盘,因她这枚小卒的微小挪动,已然泛起了新的涟漪。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昭阳殿的路,不好走,但她必须走下去。
    而这条路的尽头,究竟是万丈深渊,还是权力巅峰?
    无人知晓。
    她只知道,从踏入这朱墙的那一刻起,她就没有回头路了。每一步,都得踩着算计与隐忍,方能在这深宫里,求得一线生机,谋得一席之地。
    马车缓缓驶向昭阳殿的方向,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如同敲在每个人心头的警钟,提醒着这宫墙之内,永无宁日。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