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归途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79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江南的夜色温柔如水,带着湿润的凉意和草木的芬芳,悄然浸润了奔驰的列车。
褚烬言那通压低声音、为苏蔏联系沪上复健医生的电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苏蔏沉沉的睡梦中漾开了一圈温暖的涟漪,无声地抚慰着身体的伤痛和旅途的疲惫。
当苏蔏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醒来,后腰的剧痛已从尖锐的撕裂感变成了沉甸甸的钝痛,如同被重物碾压过。他撑着折叠椅坐起身,身上盖着的深蓝色制服外套滑落下来,带着熟悉的、属于褚烬言的冷冽气息和一丝淡淡的烟草味。
他怔怔地看着这件外套,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挺括的肩章,待避站那个带着星河清辉的吻,以及昨夜褚烬言不动声色支撑他离开人群、此刻又留下外套的举动,如同暖流般涌上心头,驱散了清晨的寒意和身体的沉重。
他小心地穿上自己的制服,将褚烬言的外套仔细叠好,放在椅子上。推开休息室的门,外面是黎明前最寂静的时刻。
车厢内只有地脚灯微弱的光芒和旅客沉睡的呼吸声。
他走到连接处的风挡,深深吸了一口江南湿润清冽的空气,试图驱散最后一丝疲惫。远远地,他看见褚烬言高大的身影正站在另一节车厢的连接处,面向东方渐露的鱼肚白,进行着清晨的例行巡视。深蓝色的制服背影在朦胧的晨光中,如同沉默的灯塔。
两人隔着几节车厢的距离,视线在黎明前的微光中短暂交汇。
没有言语,没有动作,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被昨夜那通电话和遗留外套熨帖过的默契在无声流淌。苏蔏苍白的脸上,缓缓浮现出一个极淡却真实的微笑。
褚烬言则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随即移开目光,继续他的巡视。新的一天,在无声的关怀与默契中开启。
晨曦终于挣脱了地平线的束缚,将金红色的光芒泼洒向大地。列车驶过苏州,窗外已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画卷:纵横交错的河网在晨光下闪着碎金般的光芒,白墙黛瓦的村落枕水而居,拱桥如月,垂柳依依,稻田如茵,空气中弥漫着水汽和稻花的清香。
这与西北戈壁的苍茫壮阔截然不同,充满了温婉灵动的生机。
车厢内的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旅客们纷纷起身,整理行李,洗漱交谈,脸上带着即将抵达终点的轻松与期待。广播里播放着轻快的音乐和抵达上海前的最后一次温馨提示。
褚烬言和苏蔏也进入了最忙碌的终到准备阶段。
褚烬言:
最终巡视与重点人员移交:他再次对全车进行了一次细致的终到巡视,重点确认消防通道畅通、无遗留火种、设备无异常。行至醉汉C所在铺位时,他刻意停留,目光如炬,仔细检查了其行李(无违禁品),并再次核对了其身份信息和车票。
醉汉C在他的注视下显得格外紧张,眼神躲闪。褚烬言没有多言,但已通过警务通将此人信息及在餐车事件中的可疑表现(阴鸷眼神、试图逃离)提前通报给了上海站派出所,请求站警接车时重点留意。
乘务报告终稿:在乘警席,他摊开工作日志,开始撰写本次乘务的最终报告。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
他详细记录了始发超员情况、途中发生的所有事件(旅客争执、突发疾病抢救、醉酒闹事及处理结果、重点人员观察情况等),特别标注了苏蔏在急救和维持秩序中的关键作用。报告条理清晰,措辞严谨,证据链完整(笔录、执法记录仪片段、证人证言等)。
装备与单据交接准备:他仔细检查了随身装备(手铐、警绳、执法记录仪、对讲机)的状态,整理好所有需要交接的法律文书(醉汉A的移交单据副本、事件报告复印件等),放入专用的文件袋。
苏蔏:
车厢终检与备品整理:他穿梭在自己负责的车厢,进行最后一次细致的检查。确认所有车窗关闭锁好,行李架物品摆放稳固,座位下方无遗留垃圾或危险品。
回收分发给旅客的垃圾袋,整理清点车厢备品(清洁工具、急救药箱等),检查灭火器、紧急制动阀铅封是否完好。每一次弯腰和下蹲,后腰的钝痛都提醒着他动作的幅度,但他依旧一丝不苟。
重点旅客提醒:他温和地提醒带小孩的旅客、老年旅客和行李多的旅客提前做好准备,注意下车安全,保管好随身物品。
工作交接簿填写:在值班室,他摊开列车员工作交接簿,工整地填写本次乘务情况:设备状态(良好)、备品数量(齐全)、重点事项(无)、卫生状况(终到前已初步清理)。在备注栏,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写上了:“硬座XX车厢,旅客突发心梗,经初步急救后于郑州站移交120。当班列车员:苏蔏。”
两人各自忙碌,身影在晨光熹微的车厢里交错。偶尔在连接处或过道相遇,视线短暂接触,那份尴尬已消散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声的默契和一种共同完成任务的归属感。褚烬言会不动声色地侧身,为抱着大件行李的苏蔏让出更宽的空间;苏蔏在填写单据时,会顺手将褚烬言需要的印泥推到他手边。没有言语的交流,只有行动上的自然配合,如同这趟列车运行本身,齿轮咬合,流畅而高效。
“各位旅客请注意,列车前方到站是本次列车的终点站——上海站。请您携带好随身物品,做好下车准备。感谢您一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祝您旅途愉快!”
广播里温柔的女声响起,宣告着漫长旅程的终点。
窗外,巨大的城市轮廓在晨光中逐渐清晰。林立的高楼如同钢铁森林,高架桥纵横交错,车流如织。黄浦江在不远处闪烁着波光,东方明珠塔的尖顶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空气里弥漫着大都市特有的、混合着汽车尾气、早点香气和潮湿水汽的味道。繁华、忙碌、充满无限可能的上海,近在眼前。
列车开始减速,缓缓滑入拥有巨大穹顶和明亮灯光的上海站站台。站台上早已是人头攒动,接站的人群、其他车次的旅客、穿着制服的车站工作人员……汇成了一片喧嚣的海洋。
刹车的轻微晃动中,车厢内瞬间沸腾起来。旅客们迫不及待地起身,拿行李,涌向车门,兴奋的交谈声、孩子的呼喊声、行李箱拖轮的噪音交织在一起。
褚烬言和苏蔏也进入了最后的“战斗”状态。
褚烬言:
站台警戒:他第一个下车,如同一道深蓝色的屏障,迅速在车门口划定警戒区域,用清晰有力的声音维持秩序:“大家不要挤!排队下车!注意脚下安全!”他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汹涌的人潮,警惕着任何可能的推挤、扒窃或纠纷。
同时,他迅速与早已等候在站台的上海站派出所民警进行了简短的眼神和手势交流,示意醉汉C的方向。
重点移交:当醉汉C随着人流略显慌张地走下车时,两名便衣站警不动声色地靠了上去,以查验身份为由将其礼貌地带离了主通道。
醉汉C试图辩解,但在站警出示证件和褚烬言提供的简要情况后,只得悻悻地跟着离开。褚烬言看着他被带走,确认伏笔回收,才将目光移开。
秩序维护:他像定海神针般矗立在汹涌的人流旁,不断疏导、提醒,确保下车过程安全有序。高大的身影和冷峻的气场有效地遏制了混乱。
苏蔏:
下车引导与帮扶:他在车门口内侧,协助旅客有序下车,尤其是重点旅客。“慢一点,小心台阶!”“阿姨,我帮您拿一下这个包。”“小朋友,牵好妈妈的手!”他的声音温和清晰,动作利落,尽管后腰的疼痛让他额头渗出细汗,脸上依旧带着让人安心的职业笑容。
车厢复查:当大部分旅客下车后,他迅速返回车厢,进行最后一次快速复查,确认是否有旅客遗留物品或儿童。他捡起一个被遗落在座位上的毛绒玩具,快步追下车,交还给一位焦急的母亲。
设备交接:他与前来接车的上海站保洁班组和检车人员快速进行了设备状态和车厢卫生的交接,签好字。
汹涌的人潮如同退潮般,迅速从站台上散去。巨大的喧嚣声浪渐渐平息,只剩下零星的旅客和工作人员。
刚才还拥挤不堪的车厢连接处,此刻变得空旷而安静。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穹顶洒下,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微尘。
褚烬言和苏蔏完成了各自最后的工作程序,在车厢连接处的风挡位置,进行了最后一次工作层面的交接。
苏蔏将填写完毕的工作交接簿递给褚烬言,褚烬言也递上了自己那份乘务报告的副本和需要列车员签收的设备确认单(如急救药箱钥匙等)。
“设备状态良好,备品齐全。”苏蔏的声音平静,带着终到后的疲惫和一丝如释重负。
“报告副本,请收好。”褚烬言的声音低沉平稳,将文件递过去。
两人的指尖在交接文件时,不可避免地轻轻触碰了一下。那瞬间的接触,如同微弱的电流,让两人都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苏蔏飞快地收回手,低头看着文件。褚烬言的目光则落在苏蔏依旧略显苍白的脸上和额角的细汗上。
程序性的签名确认完毕。工作层面的职责,至此彻底结束。
五千多公里的漫长旅程,跨越戈壁、高原、平原、水乡的共处与并肩,所有的紧张、危机、疲惫、沉默、试探、理解、冲突、直至那个星空下的吻……都在这一刻,伴随着脚下这列完成使命、静静停靠的绿皮火车,暂时画上了休止符。
站台的喧嚣仿佛成了遥远的背景音。空旷的连接处,只有他们两人相对而立。阳光穿过风挡的玻璃,在两人身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沉默再次降临,却不再尴尬,而是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平静,以及平静之下涌动的、更加深沉而明确的情愫。
褚烬言看着苏蔏。
晨光落在他蓝色制服上,落在他被汗水濡湿的鬓角,落在他清澈却带着疲惫的眼眸里。他想起了戈壁滩的星空下,苏蔏诉说“舍不得”时眼中那执拗的微光;想起了他腰间的旧疤和强忍的痛楚;更想起了那个带着夜风凉意与星辰清辉的、滚烫的吻。
苏蔏也看着褚烬言。
制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挺括,衬得他肩宽腿长。冷峻的眉眼在晨光里似乎也柔和了些许。他想起了冰冷警徽的初遇,想起了急救时交叠的手掌,想起了待避站那句石破天惊的“管你行不行”,想起了昨夜那通关于复健医生的电话,以及此刻他眼中那份沉静的、让人心安的力量。
旅途终有尽。
褚烬言看着苏蔏的眼睛,那眼神深邃如同大海,里面翻涌着清晰的、不容错辨的专注与一种对未来的笃定。
他开口,声音低沉平稳,在空旷的连接处清晰地响起,穿透了最后一点背景的嘈杂:
“下次出乘,”他顿了顿,目光锁住苏蔏眼底的微光,“还是这趟车?”他问的是车次,是时间,更是对下一次并肩旅程的确认与预约。
Z40,乌鲁木齐发车,老时间。这趟横贯东西的列车,不仅是工作的场所,更将成为他们共同轨迹的见证。
苏蔏怔住了。他没想到褚烬言会这样问。没有离别的感伤,没有炽热的表白,只有一句关于下一次共同工作的、再平常不过的询问。然而,这句话落在苏蔏耳中,却比任何情话都更动听。它意味着褚烬言不仅“管”了他的伤,更要“管”他的未来,管他们共同前行的轨道。
一股巨大的暖流瞬间冲散了所有的疲惫和离愁。苏蔏的眼底映着上海站明亮的晨光,如同落入了碎钻。那清澈温和的眼眸里,先是涌起一丝难以置信的惊讶,随即被浓浓的、如释重负的喜悦和一种同样坚定的期待所取代。他嘴角扬起,那笑容如同穿透江南晨雾的第一缕阳光,清澈、温暖,充满了对未来的笃定和欣然。
“嗯。”苏蔏用力地点了下头,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坚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下趟还是Z40,乌鲁木齐发车,老时间。”他重复了一遍,像是在确认一个无比重要的约定。
没有多余的言语。没有拥抱,没有握手。只有一句关于下次出乘的简单问答,一个清晰的眼神交汇,和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
铁轨在脚下延伸,从脚下一直铺展到视野尽头,仿佛没有尽头。巨大的站台穹顶下,阳光灿烂。他们知道,这趟横贯东西的列车抵达的终点,并非旅程的结束。而是另一段更漫长、更值得期待的、并肩同行的开始。
褚烬言看着苏蔏眼底的笑意,那笑容像江南的晨光,暖洋洋地照进他心里。他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嘴角也勾起一丝极其细微、却真实存在的弧度。
他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苏蔏,仿佛要将此刻他眼中闪烁的光芒刻印下来。
然后,他转过身,没有留恋,大步走向站台深处,那里有等待他的站警同事需要做最后的交接。
背影在熙熙攘攘的站台上依旧挺拔醒目,步伐沉稳有力,带着乘警特有的坚定,也带着一份刚刚确认下来的、沉甸甸的归属感。
苏蔏站在原地,目送着褚烬言的身影融入站台的人流,直到那抹深蓝消失在明亮的晨光里。
他低头,看着手中那份签好字的交接文件,指尖仿佛还残留着刚才触碰时那微弱的电流感。他轻轻按了按后腰的位置,疼痛依旧存在,但心却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而踏实的力量填满。
他抬起头,望向上海站巨大的穹顶外那片辽阔的蓝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属于褚烬言和苏蔏的故事,关于职责、守护、伤痛、理解与爱的故事,在这趟列车的终点,翻开了名为“归途”的新篇章。
而这归途的起点,就在下一趟Z40次列车启程的汽笛声中。铁轨无尽,星河长明,归途亦是新程。
作者闲话:
终于快要谈恋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