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怎么又是他?!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61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七月底的济临市,暑气正盛,蝉鸣声浪一波高过一波,市局刑侦支队办公室里,那台服役多年的老空调发出沉闷的喘息,竭力对抗着窗外汹涌的热浪。键盘的敲击、电话的铃声、同事压低的交谈,都在这片闷热中浮动,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倦意。
    陈南星伏在桌前,整理着厚厚一摞卷宗。纸张特有的干燥气息混合着空调的微尘味,钻进鼻腔。几周前那场让他狼狈不堪、心绪难平的风波,似乎已被这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暂时掩埋。他机械地核对着页码,指尖划过接报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现场勘查笔录……确认无误,拿起那枚沉甸甸的蓝色归档章,蘸上鲜红得刺眼的印泥,就在印章即将落下的瞬间——
    手机在桌面疯狂震动,屏幕上跃动着“妈妈”二字。接通,母亲喜悦中带着急促的声音撞进耳膜:“星星!快点回来!你之前帮助的那位老太太,他们一家人一起来家里了!来谢谢你的,非要请咱们全家吃饭,人都到咱家了!”
    南星的手一滞,印章悬在半空:“啊?怎么这么突然?之前不是说……”
    “哎呀!”母亲的声音不容置疑,“老太太康复好了,非得亲自登门!还带了面锦旗呢!说是先送到你们单位传达室了!你快回来吧,人家一片诚心,我们不好推辞啊!”
    南星闭了闭眼,只能应道:“好,妈,我知道了,这就回去。”
    推开门,一股空调的凉气和人声的热浪扑面而来。客厅里人声鼎沸,于奶奶中气十足的说话声、母亲温婉的应和、父亲爽朗的笑谈,还有陌生的、属于中年男女的客套寒暄,交织成一片嗡嗡的背景音,瞬间填满了整个房间。气色明显红润的于奶奶正亲热地拉着南星母亲的手,于母也坐在一旁说着什么,于父和南星父亲聊着天。南星的目光,几乎是带着某种雷达般的本能,瞬间就穿透这片喧闹,锁定了沙发角落那个身影——于承皓!
    他依旧穿着那身干净却普通的衬衫,坐姿挺直却透着僵硬,低着头,专注地盯着脚下地砖的缝隙,仿佛能从中研究出宇宙的奥秘。开门声惊动了他,他猛地抬起头。
    四目,猝然相对。
    于承皓镜片后的瞳孔骤然收缩,清晰地映出震惊、错愕,以及一丝南星之前未曾见过的、更深沉的不安。显然,这次相遇,也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南星眼睛微微瞪大,一句带着错愕的低语不受控制地滑出口:“啊?你?”
    这声疑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陈妈好奇地问:“怎么……星星,你俩认识?”
    “不认识!”南星斩钉截铁地回答,快得几乎没有间隙。下一秒,那张俊朗的脸上已经绽放出极具感染力、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深深的酒窝盛满了“惊喜”:“奶奶!您身体好啦?看着精神真好!叔叔阿姨,你们太客气了,还专门跑一趟!”他热情洋溢地招呼着于家长辈,声音清亮悦耳,充满了真诚。他的目光像精准的探照灯,扫过客厅每一处,却唯独在于承皓身上做了彻底的留白——极其自然地、毫无停顿地掠过,仿佛那角落只是一团无意义的空气,一个无关紧要的背景板。
    于奶奶激动地拍着沙发:“快过来孩子!就是这孩子帮了我呀!救命恩人哪!”于父也赶忙站起来,伸出宽厚的手与南星相握,朴实的脸上满是感激。南星快步上前,自然地半蹲在于奶奶身边,握住老人温暖的手:“奶奶,您别这么说,您看着恢复这么好,比什么都强!”于奶奶絮絮叨叨地诉说着感激,反复念叨着“多亏了你,不然,我老太婆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样呢…”
    稍作寒暄,一行人下楼前往预订的饭店。于父于母小心地搀扶着于奶奶走在前面,南星父母在一旁陪着说话。南星和于承皓被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后面几步。夜色悄然浸染天空,天边残留着一抹淡紫的霞光,小区路灯昏黄的光晕将他们的影子拖得细长,在脚下时而交叠,时而分离。沉默像一层粘稠的、无形的膜,包裹着两人之间那一步半的距离。前方长辈的低语和笑声模糊传来,更衬得他们之间的寂静震耳欲聋。只有鞋底摩擦地面的细微声响,带着一种刻意放轻的僵硬。
    走了一段,树影婆娑处,于承皓似乎终于凝聚了巨大的勇气。他微微侧过身,视线却固执地黏在几步外一个毫无特色的花坛上,声音低沉沙哑,语速缓慢得近乎艰难,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我奶奶……她恢复得很好。她……一直记着你。”他停顿了一下,喉结上下滚动,仿佛咽下了更多未出口的话,“……那天……谢谢你。”最后三个字轻飘飘的,仿佛随时会被晚风吹散,消失在渐浓的暮色里。
    南星没有侧头,目光笔直地望向前方父母模糊的背影,下颌线在昏暗中绷紧,显出几分冷硬的弧度。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字字分明:“于先生,不用谢我。我是警察,无论倒下的是谁,我都会救,这是我的职责。”话语里的疏离感冰冷刺骨,每一个字都在用力地划清界限,比这夏夜的凉风更让人心底生寒。说完,他脚下明显加快了步伐,迅速拉近了与前方长辈的距离,彻底终结了这场短暂到近乎残忍、却又重若千钧的对话。
    饭店包厢,灯火通明,圆桌铺着雪白的桌布,映着精致的碗碟。于奶奶热情地拍着身边的位置:“南星,来,坐奶奶旁边!挨着奶奶!”
    南星笑着应声坐下。
    于奶奶随即看向自己孙子,不容置疑地招呼:“承皓,别坐那么远,过来,坐这边,挨着南星坐!照顾人家吃饭。”
    于承皓的身体瞬间僵硬如石,脸上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尴尬。他几乎是磨蹭着站起身,极其缓慢地挪到那个被指定的位置——南星的右侧。落座时,身体下意识地、最大限度地向一边倾斜,与南星之间,硬生生隔开了一道无形的鸿沟。
    南星仿佛完全没有感知到身边多了一个巨大的存在。他化身温暖的小太阳,笑容灿烂,给于奶奶夹软烂的炖肉,回应于父于母真挚的感谢和关切的询问,还不忘和父母轻松地打趣两句。他游刃有余地温暖着桌上的每一个人,制造着和谐融洽的氛围。然而,他所有的动作轨迹、眼神落点、话语流向,都精准无比地绕开了右侧那方寸之地——于承皓所在的领域。
    被强行钉在这个离南星最近却又最远的位置,于承皓如同被无形的枷锁牢牢禁锢。他全程低着头,视线被牢牢锁在自己面前那两三盘菜上。夹菜的动作僵硬而迟缓,筷子只敢伸向离自己最近的那一小块区域。于母轻声提醒:“承皓,别光顾着自己吃,给星星也夹点那个虾仁,就在你手边。”
    于承皓握着筷子的手猛地顿在半空,身体瞬间绷紧,指节微微发白。他似乎在经历一场激烈的内心挣扎,目光极其飞快地、近乎仓皇地瞥了一眼近在咫尺却如同隔着天堑的南星。南星却恰在此时,微微倾身,专注地听着于奶奶说话,唇角带着温和的笑意,对身边这无声的惊涛骇浪,置若罔闻。
    于承皓眼中的微光黯了下去,一丝颓然掠过。他最终只是默默地、带着一种认命般的沉重,收回了悬在虾仁上方的筷子,继续埋头于自己面前那方狭窄的“安全区”。整个饭局,除了用“嗯”、“好”、“还行”这类词勉强回应长辈的零星问话,他几乎完全沉默。包厢里越热闹,就越发凸显出他内敛笨拙、格格不入的局促。
    饭毕,于家又是一番千恩万谢。南星和父母将他们送到饭店门口,看着于家四人上了车。车窗摇下,于奶奶还在殷殷挥手,于父于母再次道谢。于承皓坐在后座靠窗的位置,路灯的光影在他脸上明灭,他垂着眼,没有看过来。
    车子缓缓驶离,汇入街灯的车流,尾灯的红光在夜色中闪烁了几下,最终消失在拐角。
    回到家中,那股饭局的热闹喧嚣瞬间被屋内的寂静取代,只留下淡淡的饭菜余味。客厅茶几上,安静地躺着一个卷起来的红布卷——正是于家送到单位传达室的那面锦旗。
    母亲将它拿起,小心地展开。红底金字的锦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扶危救困恩情重,品德高尚好青年”。母亲感叹:“这家人真是有心了,写得真好!星星,这锦旗是你的荣誉,是你见义勇为的见证,收好了!”
    南星看着那鲜艳夺目的红,那熠熠生辉的金字,僵硬的的微微一笑。他点点头,没说话,沉默地走过去,从母亲手中接过锦旗。指尖触碰到光滑冰凉的缎面,那红色刺得他指尖似乎都微微发烫。他动作利落地将锦旗重新卷好,握在手里,像握着一块灼热的炭。
    回到自己房间,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世界。他没有开大灯,只拧亮了书桌上的台灯。暖黄的光晕下,他将那卷红布随手放在了书桌最靠里的角落。那抹浓烈的红色,在一片书本、文具和电脑构成的冷色调中,显得如此突兀、格格不入,像一道无法忽视的伤口。
    他站在原地,没有坐下。目光沉沉地锁在那锦旗上。眼前却不受控制地闪过饭桌上于奶奶紧握他手时的温暖触感,闪过于父于母眼中质朴的感激,闪过小区路灯下于承皓那笨拙生硬、被风吹散的“谢谢”,闪过饭桌上自己刻意无视对方时,对方那低垂的、带着难堪和隐忍的侧脸……还有更早之前结下的梁子……种种画面交织翻涌,像一团乱麻,堵在胸口,憋闷得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烦躁如同藤蔓缠绕上来。他猛地抬手,用力抓了抓自己的头发,指腹按压着发根,带来一阵轻微的刺痛感。
    这场所谓的“谢恩宴”,非但没有解开任何心结,反而像一块巨石狠狠砸入看似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之下,是更加汹涌、更加深沉的漩涡。那个名叫于承皓的阴影,非但没有消散,反而变得更加清晰、更加沉重,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口,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存在感。
    书桌上的台灯光线,似乎也无法穿透这沉郁。他盯着那面锦旗,只觉得那象征荣誉的、鲜艳欲滴的红色,此刻像淬了毒的针,一下下,扎得他眼睛生疼。
    你的职责?我的感激?
    还是……那纠缠不清、避无可避的……
    你的,我的?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