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出府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85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宋如棠换上那身水绿软绸缎领口银线兰草在晨光里泛着细光,宋如棠生得好清澈的眸子配上这一绿绿裙更显得灵动,虽知道小姐样貌生得好但此时听琴也被惊住了:"小姐这样瞧着,比院里的白海棠还俊呢?
她没接话,指尖抚过那抹衣袖,刚出院门便发觉原本的乐闹声安静了些只有风卷着檐下的红绸灯笼,在门楣上轻晃着
"听说了吗?大公子中了一甲呢!"宋如棠听着想来是外头打听消息的小厮回来了,假山后传来下人低底的议论
听琴见些开口“小姐,大公子中了一甲方才老夫人刚吩咐让中的人不要太过张扬了。"祖母的用意她自然明白若是往年便就张扬些也就罢了,但今天各地濒发饥荒当今圣人下派了多少官员也不见得有所改善此事都闹到了京城。此次春闱便是为了此事以便择选才能之人。
"嗯"她应了声一旁的听琴见此总觉得小姐今曰有些奇怪往日小姐若是知道这等好消息哪还坐得住可听琴终归没问什么。
宋如棠脚步未停,宋家如今分了房,父亲一生为人皆是存善念行正事,而二叔父宋启铭却是个好强的与父亲关系并不好总想着抓着机会便要挑些刺来。若说前世宋家被污蔑没有他的手笔她定是不信的,倒是三叔父整日埋在书堆里,从不过问这些纷争。宋如堂回想着
穿过抄手游廊来到晚芳院。院里那株百年紫藤正抽新芽,淡紫的花穗垂在青石板上,落了一地碎影。守在门口的徐嬷嬷见了她忙招呼:“二小姐来了,老夫人在里头正念叨您呢”嬷嬷领着她一同进去。
屋内老太太正坐在靠窗的梨花木榻上手里捏着串菩提子一生时情色暗纹褙子银丝般的头发馆成圆髻,眼角的皱纹里盛着些平和,见她进来,目光便柔和了几分:“棠儿来啦。"
“祖母安"宋如棠屈膝行礼
“起来吧,在祖母这就不用行这些个虚礼。"
老夫人从榻上起身指尖摩挲着茶盏眼底带笑却语气沉稳:"想来你是知道了,你阿兄中了榜眼宫里的消息,怕是这几日就要来了。"
宋如棠挨着她坐下,听琴奉上带来的新茶,她才轻声道:“阿兄向来勤勉,又以父亲为典范,能中一甲也是自然。”
祖母叹声道:"可我这心总是提着,临儿性子太直,像你祖父认死理。如今朝局谁都不想站在风口上外头那些来送礼的,你当她是真心恭喜?"
宋如堂指尖微紧“孙女明白木秀如林,风必摧之,可孙女也相信阿兄他明白的。"
老夫人叹了一口气,也没再说什么只是又把话头转到了她身上脸上重新染上笑意,将刚炖好的梨汤送到她面前:“知道你爱喝甜的小心些烫,说起来,玥儿昨日还送来了她新填的词,字迹风骨都比从前好了许多,玥儿从小就勤奋,尽心向学的劲头,你也该学学。"
宋如棠垂眸浅笑:"谢谢祖母,祖母说的是"宋如棠乃正房嫡出,平日里从小父亲母亲宠爱便就没逼着她学那些繁琐的东西但她自己却有着使不完的机灵劲
正说着,程氏和李氏一同从门外进来。李氏是二房的正妻,平日里面上倒与母亲交好
两人进来后看见宋如堂也在,李氏转眼看她稍纵收回目光。朝老妇人行了礼。此时前院应该是忙着的,老夫人现下见程氏过来,不禁开口询问:"可是有事?"
程氏见状开口解释:“刚才我同下面的人商量了下,此次就不必大张旗鼓办宴席了,就请府里之人一起来吃顿饭,办场家宴便可,母亲你看如何?”
李氏站在一旁,手里拧着块帕子,面上笑道:"姐姐说的是,毕竟临哥儿刚入官场,水满则溢的道理咱们还是得记着,莫要让人钻了嫌隙。"
宋如棠坐在一旁见她如此态度,抬眼望向她,面上带着笑看不出什么情绪眼里透着股无害倒是让她有些佩服可宋如棠心里明镜似的二房素来好强,李氏作为二房主母又能宽心到哪里去?就连二房的妾室在他手里也不曾讨到好,她内心嗤笑,转过头去,没再看她。
“该当如此"祖母点头
几人又陪祖母聊了才从老夫人院里出来李氏向程蓉道了声便先走了。廊下的紫藤花正落得酥酥有声可脚刚踏出那扇竹门,心头那点刻意压下的焦灼便翻涌上来,父亲一早便出门了看时辰此刻该是已经和瑞王在满堂楼了
满堂楼这一趟,她定要去瞧瞧。
她心下想着望向走在前面的身影宋如堂定了定神上前笑道:“母亲,方才来时听琴传话说阿奚约了我今日去逛珠钗铺子听说新到了些江南的苏绣,想让我去陪她挑挑。”
程氏有些意外,平日里也不见得她常出门:“既约好了就去吧,只是要早些回来。"
“知道了,母亲"宋如棠福了福身,看着程氏的身影消失在月洞门后,才转身快步往院外走
听琴跟在她身后,低声问:“小姐,我们何时约了表小姐?"
宋如堂未停声音压得极低:“听说满堂楼出了新品我们去瞧瞧,顺带些回来给兄长。"
听琴见此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这才是小姐平日的做派先前小姐态度倒让她有些恍惚小姐,这哪是不常出门,只是夫人不知道罢了。汀兰院的墙角两人都要翻出经验来了。
两人轻车熟路地再次出了门,只是这次是从正门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