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风云际会,龙隐长安 第四十四章旧案重提,血刀之影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99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权贵的夜宴,终究是一场流光溢彩的梦。
当陈默踏出三皇子府邸,那股混杂着熏香、美酒与虚伪笑意的暖风被长安城深夜的寒意一扫而空。他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胸腔中那股因应对各方机锋而紧绷的弦,才稍稍松弛下来。朱雀大街上的灯火已经稀疏,更夫的梆子声从远处传来,空旷而悠长,像是在为这座沉睡的巨兽城池打着节拍。
回到四海帮总舵,守夜的帮众见到他,无不躬身行礼,眼神里充满了敬畏与狂热。“惊龙”之名,如今在帮内已是如雷贯耳。陈默只是微微点头,神色平静地穿过层层院落,回到了自己的居所。
他没有点灯,只是借着窗外透进的清冷月光,在桌前静坐了许久。宴会上那些或拉拢、或试探、或轻视的面孔在脑海中一一闪过,最终定格在三皇子李恪那张温文尔雅、却又深不见底的脸庞上。
“英雄,当用于利刃之处。”
李恪的话言犹在耳,像一根无形的丝线,试图将他这把刚刚出鞘的剑,系在皇权的战车上。陈默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他不是任何人的刀,他有自己的路,一条用血与火铺就的复仇之路。
而这条路,终于有了清晰的线索。
他站起身,从床下的暗格里取出一个油布包裹。包裹打开,里面是一本边缘已经磨损、纸页泛黄的笔记。这是秦叔的遗物,也是他心中最沉痛的烙印。他曾经翻阅过无数遍,每一个字都刻在骨子里,但那时他人微言轻,线索到了“罗网”二字便戛然而止,如同一头撞在铜墙铁壁上。
但现在,不同了。
作为四海帮内堂香主,他有了接触帮派核心机密的权限。第二天一早,陈默便直接去了帮派存放机密档案的“静思阁”。
静思阁位于总舵最深处,是一座不起眼的三层小楼,常年有两位化劲级的好手看守。见到陈默,守卫没有丝毫阻拦,恭敬地为他打开了楼门。阁内弥漫着一股陈腐的墨香和防蛀的药草味,一排排乌木书架上,整齐地码放着用牛皮袋封存的卷宗。
“我要查阅近十年来,所有关于”罗网”的情报。”陈默对负责管理档案的一位老执事说道。
老执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讶异,但并未多问,只是应了一声,便在堆积如山的档案中翻找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阳光从窗棂斜射进来,在空气中拉出一条条光柱,无数尘埃在光柱中飞舞,像是一个个沉默的魂灵。
终于,老执事抱来了三个厚重的牛皮袋。
“香主,这就是帮内能找到的所有关于”罗网”的记录了。这个组织极为神秘,行踪诡秘,我们与他们的交集,大多是些不愉快的生意。”
陈默接过档案袋,解开绳索,一股尘封的气息扑面而来。他坐定下来,开始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
大部分记录都与他之前的猜测相符。“罗网”是一个收钱办事的杀手组织,势力遍布大唐,手段狠辣,不留活口。记录中详细描述了几次与四海帮的冲突,每一次都让帮派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他的手指在纸页上缓缓滑过,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时间流逝,窗外的日影渐渐西斜。
就在他快要翻完最后一卷时,他的目光忽然凝固了。
那是一份五年前的旧档案,记录的是一次失败的货物拦截。档案中提到,为了报复,四海帮曾高价请“罗网”刺杀一个与对方生意往来的镖师。任务完成了,但“罗网”在递交任务报告时,附上了一段额外的描述,用以证明他们的专业性。
“……目标死于”血透七寸”刀法,伤口窄而深,凝血困难,确为我方”血刃”小组手笔。另,现场遗留一枚特制柳叶飞刀,刀柄处有微不可察的”血滴”印记,此为”血刃”小组独有标识,以供雇主查验……”
血透七寸!血刃!血滴印记!
这几个字像一道惊雷,在陈默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猛地合上档案,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闭上眼,秦叔笔记里的那段描述清晰地浮现出来,那是在秦叔自知大限将至时,用颤抖的手写下的最后几句话:
“……来者刀法诡异,狠辣无比,专攻要害,伤口似被血气侵蚀,难以愈合……其刀极快,如柳叶飘飞,我只看清刀柄处,仿佛有一滴……一滴血珠的印记……”
一模一样!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终于串联了起来!那个笼罩在秦叔死亡之上的迷雾,被撕开了一道狰狞的口子。凶手不是什么无名的“罗网”杀手,而是“罗网”中一个叫做“血刃”的小组!
“罗网”是执行者,那么,“血刃”小组的背后,又是谁?
陈默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重新打开档案,目光死死地盯住“血刃”二字。他让老执事去查找所有与“血刃”小组相关的信息,但结果令人失望,档案中关于这个小组的记录只有寥寥数笔,仿佛他们只是“罗网”中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分支。
不对。陈默的直觉告诉他,能用如此霸道诡异刀法的组织,绝不可能默默无闻。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让老执事调阅了四海帮关于长安城所有武林世家的背景资料册。这是一项更为浩大的工程,但陈默有足够的耐心。他一页页地翻着,将那些世家的传承武学、门人特征、势力范围等在脑中过了一遍。
当翻到其中一页时,他的手指停住了。
“血刀门”。
一个在长安城江湖上不算顶尖,却也绝不容小觑的世家。其门人弟子不多,但个个精悍,以一手《血屠刀法》闻名。资料上描述,《血屠刀法》至刚至阳,大开大合,与秦叔笔记中那诡异狠辣的刀法似乎并不相符。
但陈默没有放过,他继续往下看。在血刀门门主介绍那一栏,他看到了一个名字——司徒枭。
而在司徒枭的名字后面,有一行小字备注,是帮派情报人员用极小的字迹加上的:“……据传,司徒枭除《血屠刀法》外,还修习一门极为隐秘的刀法,从未在人前显露,只在其早年一次江湖争斗中,有人惊鸿一瞥,形容其刀”如附鬼魅,血气缠身”。此说未经证实……”
附鬼魅,血气缠身!
陈默的心脏猛地一缩。他再往下看,一行字让他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凝固了。
“司徒枭,现为三皇子李恪座上宾,血刀门多为三皇子效力。”
三皇子!
那个昨晚还对他温言相劝、欣赏有加的三皇子李恪!
陈默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他靠在椅背上,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周围的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那个可怕的真相,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扼住了他的咽喉。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秦叔的死,不是简单的江湖仇杀。他无意中撞破的,是皇子夺嫡的冰山一角。血刀门是三皇子的爪牙,而“血刃”小组,很可能就是血刀门中最核心、最秘密的力量,甚至就是司徒枭的亲卫!他们借“罗网”之名行事,既能完成任务,又能完美地将幕后黑手隐藏起来。
仇恨的线索,第一次如此清晰,也如此绝望地指向了长安城权力的最核心。他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武林门派,而是一位手握重权、未来可能君临天下的皇子。
陈默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一尊石像。静思阁内安静得可怕,只有他自己的心跳声,一声重过一声,像是在擂响战鼓。桌上的茶水早已凉透,映不出他此刻的脸色,只有一片死寂的灰白。
许久,他才缓缓睁开眼。那双眸子里,没有了初时的震惊与愤怒,只剩下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平静之下,是即将喷发的火山。
他站起身,将所有档案物归原位,对老执事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静思阁。
外面的阳光有些刺眼,他微微眯了眯眼。长安城依旧车水马龙,繁华如梦,但此刻在他眼中,这座雄城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血色的阴影。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走的每一步,都将踏在刀尖之上。
他抬头望向皇城的方向,那里是三皇子的府邸,也是他复仇之路的终点。
“司徒枭……三皇子……”
他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声音轻得仿佛一阵风,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夜宴的喧嚣犹在耳畔,那些虚伪的笑脸和机锋的言语,此刻都变成了最尖锐的讽刺。他终于明白,三皇子对他的“欣赏”,不过是看中了他这把刀的锋利。而他,也恰好需要这把刀,去斩断那盘根错节的仇恨之根。
只是不知,当他这把刀,调转方向时,能否斩断那看似坚不可摧的权柄?
一个新的、更加危险的棋局,已经在他面前悄然展开。而他,别无选择,只能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