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仙途同归·惊鸿永驻  第四十三章缘法自成,惊鸿永驻道心同​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14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灵雾在接引仙台边缘流转,像被无形的手捻成半透明的丝带,缠过沈清澜素色的布衣下摆。她指尖轻抬,触到一缕灵气,那股比凡间浓郁百倍的温润感顺着指尖漫到心口,让她想起昨夜在接引城客栈打坐时的感受——灵力在经脉里奔涌的声音,竟比从前在皇宫御书房批阅的奏章更让她安心。​
    “清澜。”萧景珩的声音从身侧传来,他伸手替她拂去肩上沾着的一片灵叶,叶片落地时化作细碎的光点,“先生在前面等我们。”​
    沈清澜抬眼望去,云中子正站在仙台中央那座覆着青藓的石亭下,广袖垂落时扫过亭柱上刻着的“衍”字,竟让那古老的刻痕泛起极淡的金光。她与萧景珩并肩走过去,每一步都踏在灵雾铺就的软云上,脚下传来的暖意像极了当年在盛京城外,两人第一次共乘一骑时穿过的春草甸。​
    “你们来了。”云中子转过身,眼底盛着比云海更澄澈的笑意,他手中握着两个物件,一个是巴掌大的玉盒,另一个是卷成筒状的淡青色玉简,“今日过后,我便要回宗复命,这是为师为你们准备的临别礼。”​
    萧景珩率先拱手,沈清澜跟着屈膝,两人动作默契得仿佛演练过千百遍。“多谢先生。”​
    云中子先将那卷玉简递到沈清澜面前,玉简触手微凉,表面隐约有银色纹路在流动,像极了她用“法眼”时看到的灵力轨迹。“此乃《清心宁神诀》,非攻击之术,却比寻常功法更珍贵。”他指尖点在玉简上,一缕灵力注入,银色纹路顿时亮起,“你们二人道途相契,此诀可助你们在修炼时心神相通,既能稳固道心,又能在危急时共享灵力——切记,需双方自愿方可催动,若是强行相引,反会伤了彼此灵脉。”​
    沈清澜接过玉简,指腹摩挲着那些纹路,忽然想起在盛京皇宫时,她曾用精神力为萧景珩压制龙气反噬,那时两人灵力相撞的灼热感,竟与玉简上流转的气息隐隐呼应。“先生,此诀是否与”道侣同心”有关?”​
    云中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正是。天衍宗虽重”法理”,却不忌”情”字。当年我宗先祖创此诀时,便是为了让道侣在漫长仙途中互相扶持。你二人本就有天机牵引的道缘,此诀可让这份缘法更稳——日后你们若能将此诀练至大成,或许还能演化出”同心术”,一人遇险,另一人即便远在千里,也能感知到。”​
    这句话恰好解答了沈清澜心中的一个疑惑:从前她总觉得,自己与萧景珩的羁绊远超寻常伴侣,哪怕他在战场厮杀,她在深宫筹谋,也能莫名感知到对方是否平安。原来这并非偶然,而是“道缘”早已在暗中牵引。​
    萧景珩这时看向云中子手中的玉盒:“先生,这玉盒中是何物?”​
    云中子将玉盒递给他,盒盖打开的瞬间,一道柔和的白光溢出,里面躺着一对双鱼形状的玉佩,玉佩是暖白色的羊脂玉,鱼眼处各嵌着一颗米粒大的墨色晶石。“此乃”双鱼契”,是天衍宗的入门信物之一。”他指着玉佩上的纹路,“左边这只刻着”衍”字,右边刻着”真”,合起来便是我宗”衍法明理,护道求真”的宗旨。你们只需将自身一缕灵力注入玉佩,日后无论在修仙界何处,只要玉佩靠近,便会发出微光——若遇生死危机,捏碎玉佩,我若在百里之内,便能感知到。”​
    萧景珩拿起那对玉佩,将刻着“衍”字的递给沈清澜,自己留下“真”字的。两人同时将灵力注入,玉佩顿时泛起淡淡的光晕,贴在掌心时,竟能感受到对方的灵力在玉佩中轻轻搏动,像两颗靠得极近的心跳。​
    “先生,”沈清澜忽然想起一事,语气带着几分郑重,“此前您说《太虚引气真解》是天衍宗的基础功法,可我总觉得,此诀在关键时刻总能帮我们破局——比如在漠北草原对抗蛮族时,我曾用此诀推演过敌军的行军路线,竟分毫不差。”​
    云中子闻言,指尖轻轻敲了敲石亭的栏杆,栏杆上的青藓随之泛起涟漪:“你能察觉此事,说明你已摸到”法理”的门槛。《太虚引气真解》看似基础,实则藏着天衍宗的核心要义——”以小见大”。它不仅能打牢根基,更能启迪悟性,让修炼者从细微处窥探天道法则。你用它推演行军路线,萧景珩用它压制龙气,都是将”法理”融入实践,这正是此诀最珍贵之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紧握玉佩的手,语气多了几分严肃:“不过你们要记住,仙途漫漫,功法终究是外力,真正能支撑你们走下去的,是本心。天衍宗内并非一片祥和,有资源争夺,有道统分歧,甚至有人会因为你们”凡俗出身”而轻视你们——但只要你们守住”求真”之心,互相扶持,便无惧这些阻碍。”​
    萧景珩握着玉佩的手紧了紧,沈清澜能感受到他灵力的波动,带着几分沉稳的坚定。“先生放心,弟子定不会让您失望。”​
    云中子笑了,他抬手拂过石亭的横梁,横梁上忽然落下几片淡紫色的花瓣,花瓣飘到两人面前时,竟化作一个个小小的“道”字,然后渐渐消散。“你们能有此心,为师甚是欣慰。最后,为师再赠你们一句话——”大道三千,唯心所适。汝二人以”法”明心,以”情”证道,此路虽险,却合我天衍宗宗旨。望尔等持心如镜,不负惊鸿之志,同登无上妙境。””​
    “惊鸿之志”四个字落下时,沈清澜忽然想起在凡间时,她曾为自己的势力取名“惊鸿卫”,那时只觉得“惊鸿”二字洒脱,如今才明白,这两个字竟与自己的道途早已契合——她的“法眼”如惊鸿一瞥,能勘破虚妄;她与萧景珩的情分,亦如惊鸿般炽热,却能在漫长岁月中永驻。​
    “弟子谨记先生教诲!”两人同时躬身,这一次,是真正以“弟子”之礼相待。​
    云中子看着他们,眼中满是欣慰,他广袖一挥,石亭外的灵雾忽然聚拢,化作一道白色的云阶,直通天际。“天衍宗的山门在云渺峰,你们从接引城出发,沿”灵脉路线”走七日便能抵达。入宗后需先通过外门试炼,切记,试炼时莫要逞强,保全自身最重要。”​
    他说完,便踏上那道云阶,脚步轻缓,身影渐渐融入云端。“若有难处,可持双鱼契去天衍峰找我——只是天衍峰近百年灵气异动,你们若去,需多加小心。”​
    最后一句话像是随口提及,却让沈清澜心头一动——灵气异动?是自然现象,还是人为所致?她正想追问,云中子的身影已彻底消失在云海中,只留下一缕淡淡的檀香,在灵雾中缓缓飘散。​
    萧景珩握住沈清澜的手,她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还有双鱼玉佩传来的、与自己同源的灵力波动。“清澜,我们该走了。”​
    沈清澜抬头望向云端,那里还残留着云中子离去时留下的灵气轨迹,像一道无形的指引。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清心宁神诀》,又看了看萧景珩手中的双鱼玉佩,忽然笑了——凡间的权谋、皇权、纷争,都已化作过往云烟,如今她眼前的,是澄澈的云海,是契合的道侣,是真正属于“求道者”的仙途。​
    两人并肩走下接引仙台,灵雾在他们身后缓缓合拢,将仙台笼罩。沈清澜忽然想起,她曾将凡间的经历记录在一枚玉简中,此刻那枚玉简正躺在她的储物袋里。她没有回头,只是轻轻拍了拍储物袋的位置——那些过往不是负担,而是她道途上的基石,会陪着她与萧景珩,一步步走向更高远的天地。​
    走下仙台时,沈清澜的指尖无意间划过《清心宁神诀》的玉简,玉简上的银色纹路忽然亮了一下,竟与萧景珩手中的双鱼玉佩产生了共鸣。她侧头看向萧景珩,他也正好望过来,两人眼中都映着对方的身影,还有对未来的憧憬。​
    “前路漫漫,”沈清澜轻声说,声音里带着笑意,“但有你同行,便无惧。”​
    萧景珩握紧她的手,掌心的双鱼玉佩轻轻发热:“以心为律,以情为契,大道同行,生死无悔。”​
    两人的声音在灵雾中散开,远处忽然传来一声清越的鸟鸣,像是在为他们送行。他们没有停下脚步,一步步走向接引城的方向,身影渐渐融入前方的晨光中,只留下两道交缠的灵力轨迹,在空气中久久不散——那是属于他们的“惊鸿之律”,也是仙途同归的开端。​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