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仙途同归·惊鸿永驻 第四十二章问道初阶,心证大道始登临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403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接引仙台的光晕尚未完全散去,沈清澜便先觉出了不同。
不再是北境战场那般稀薄如丝的灵气,也非京城皇宫里被龙气冲淡的温吞,此处的灵气浓稠得几乎能凝成实质,拂过皮肤时带着微凉的酥麻,像是有无数细弱的光尘在顺着经脉往里钻。她下意识地展开精神力,竟没了往日在凡间的滞涩感——那些无形的精神丝线像是突然挣脱了束缚,轻易便延伸出数丈远,将周遭的景象清晰地映在脑海里:脚下是泛着莹光的白玉石阶,阶旁生着从未见过的灵草,叶片上滚动的露珠里都裹着细碎的灵气光点;远处云雾缭绕,隐约能看见悬浮在云海中的阁楼飞檐,檐角垂着的风铃没被风吹动,却自个儿发出清越的鸣响,每一声都像是在梳理人的心神。
“此处是”云渺接引区”,往前再走三里,便是修仙界的凡俗交汇之地——接引城。”云中子的声音温和如春风,他负手立于阶上,白须在灵气中微微浮动,“你们如今才算真正踏入修仙界的门槛,往后所见、所闻、所修,都与凡间截然不同,需先沉下心来适应。”
萧景珩站在沈清澜身侧,他比沈清澜更先感受到体内的变化。自卸下皇权枷锁后,那股曾让他辗转难眠的龙气便温顺了许多,此刻在浓稠的灵气包裹下,竟自发地与他运转的灵力缠绕在一起,不再是往日那般带着压迫感的躁动,反而像是溪流汇入江河,每一次流转都让他的经脉更显宽阔。他抬手按在胸口,指尖能触到那股温暖的力量在缓缓游动,眼底掠过一丝释然——原来云中子说的“皇权与仙道相冲”,竟是这般真切,卸下那身龙袍,他才真正成了能接纳灵气的求道者,而非被龙气束缚的皇子。
云中子将两人的反应看在眼里,指尖轻弹,两枚莹白的玉简便飘到他们面前:“这是修仙界的基础常识,你们先收好。其一记着灵石分级与通用规则,其二是修炼境界的划分,你们且先看看,有不解之处再问。”
沈清澜伸手接住玉简,指尖触到冰凉的玉质时,一股信息流便顺着指尖涌入脑海。她习惯性地以逻辑梳理——灵石分下品、中品、上品、极品,比例约为百比一,对应凡间的金银铜铁,却蕴含灵气,既是货币也是修炼资源;修炼境界则从引气入体开始,依次是引气、筑基、金丹、元婴,每个境界又分初、中、后三期,她与萧景珩如今都在引气后期,因之前在凡间便修炼《太虚引气真解》,根基比寻常引气修士扎实得多。
只是看到“筑基”一栏时,她微微蹙了眉:“师尊,玉简中说筑基需”引气圆满,辅以筑基丹”,可若修士体质特殊,比如景珩的隐龙之体,会不会有变数?”
云中子闻言笑了笑,目光落在萧景珩身上:“你倒心细。隐龙之体确实特殊,寻常筑基丹的药力太过温和,于他而言不仅无用,反而可能淤塞经脉。但也无需担忧——此体质本就是绝佳道基,待他引气圆满后,只需寻一处”龙气汇聚之地”,以自身龙气引动天地龙气,便可自然筑基,无需依赖丹药。”
这话像是一块石头落进萧景珩的心湖,他之前虽放下了皇权,却仍隐隐担心自己的体质会成为修仙路上的阻碍,此刻听云中子点明,悬着的那颗心才算彻底放下。他看向沈清澜,见她眼中带着了然的笑意,便知她也在为自己松了口气,指尖不自觉地与她的指尖碰了碰,无声地传递着暖意。
“至于《太虚引气真解》,你们此前或许觉得它只是基础功法,今日便该明白它的珍贵。”云中子话锋一转,指尖凝出一缕淡金色的灵力,在空中勾勒出功法的运转轨迹,“此功法看似简单,实则藏了天衍宗”衍理”的根本——它不强行灌输灵力运转之法,而是引导修士感悟自身与天地的联系。清澜你能以精神力驱动仙法,正是因它契合你”以理御能”的特质;景珩你能融合龙气,也因它不排斥特殊体质,只重根基稳固。”
沈清澜心中一动,忽然想起在北境战场时,她用精神力催动“灵目术”观察敌阵,那时只觉功法与自己的精神力格外契合,却不知缘由。此刻经云中子点破,才明白是《太虚引气真解》的“衍理”之基在起作用——它不限制力量的来源,只要求修士理解力量的运转逻辑,这恰与她现代人注重“规律”的思维不谋而合。
“只是有一事需提醒你们。”云中子的神色微微郑重了些,目光扫过两人,“清澜,你惯于用逻辑推演一切,这在解析功法、破阵时是优势,但修仙之道并非全然靠”理”。天地法则有迹可循,却也有”玄”的一面,比如灵气的流动、心境的变化,有时需”悟”而非”算”,日后切不可太过依赖精神力的推演,忘了用心感受。”
沈清澜闻言一怔,随即躬身应道:“弟子谨记师尊教诲。”她确实有这样的倾向,在凡间时,无论是断案还是制定战略,都靠逻辑分析,如今到了修仙界,竟也下意识地想用同样的方式对待灵气与法则。云中子的提醒,恰是点破了她潜在的桎梏。
“景珩,你则需注意另一点。”云中子转向萧景珩,“你体内的龙气是天赋,也是考验。如今你卸下皇权,龙气温顺了许多,但日后修为精深,它的力量会愈发强盛,切不可将其视作”依仗”。龙气为”势”,灵力为”基”,道心为”主”,若只靠龙气逞能,迟早会被其反噬,重蹈皇权枷锁的覆辙。”
萧景珩神色一凛,他想起在北境冰湖上,为救被困部队而强行爆发龙气,事后力竭重伤的情景。那时他只觉龙气是强大的助力,却没想过若掌控不当,会成为新的枷锁。他握紧了拳,掌心的灵力与龙气轻轻共鸣,像是在回应他的决心:“弟子明白,日后定以道心驭龙气,不被力量左右。”
云中子见两人都听进了教诲,脸上露出欣慰之色,他抬手从袖中取出一片残缺的黑色玉简,递到沈清澜面前:“你那”法眼”,并非凡俗异能,实则与上古”律令”之术有关。这片玉简是”混沌律令”的残片,上面记载的符文与你精神力的波动极为契合,你且收好。日后若有机缘,或许能补全此律令,只是此物牵扯甚广,背后藏着上古道统的纷争,切不可轻易示人。”
沈清澜接过残简,指尖刚触到玉面,便觉一股晦涩的信息流涌入脑海,那些扭曲的符文像是活了过来,与她的精神力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让她的“法眼”不由自主地微微发烫。她连忙收敛心神,将残简收入储物袋中——这是她第一次接触到与自身“法眼”相关的线索,也是云中子埋下的第一个关于“大道方向”的伏笔。
“接引城虽是凡俗交汇之地,却也鱼龙混杂。”云中子继续说道,目光望向远处的云海,“城中有宗门设立的”任务殿”,你们初来乍到,可先接些低阶任务,熟悉修仙界的规则,也积累些灵石。此外,城中东面有”天衍宗外门接引点”,三日后会有外门弟子来此处接引新入门者,你们到时候只需出示我给的信物便可。”
他说着,又取出两枚刻着“天衍”二字的玉牌,分别递给两人:“此乃天衍宗的临时信物,可在接引城内自由通行,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只是要记住,修仙界弱肉强食,即便有信物,也需谨慎行事——莫要轻易招惹他人,更莫要因一时好奇,去触碰城中西面的”黑市”,那里藏着不少邪魔外道,以你们如今的修为,招惹了便是杀身之祸。”
萧景珩接过玉牌,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心中暗自记下云中子的叮嘱。他在凡间见惯了权谋倾轧,深知“弱肉强食”四字的分量,修仙界的危险只会比凡间更甚,容不得半分大意。
沈清澜则在思考另一件事——云中子提到的“天衍宗外门”,以及之前隐约提及的“道统选择”。她想起玉简中提到的“律法峰”与“战龙峰”,心中已有了一丝猜测:或许天衍宗内部并非只有一种修行方向,她与萧景珩日后择师,还需面临一次重要的抉择。
“师尊,”沈清澜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天衍宗内,是否有侧重”推演法则”与”锤炼体魄”的不同道统?”
云中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倒是敏锐。天衍宗分五峰,律法峰主推演阵法与律令,战龙峰主锤炼体魄与战技,此外还有丹器峰、御兽峰与天衍主峰。主峰乃宗门核心,传承最古老的”衍天”之术,只是入门门槛极高,需得有”悟天”之资。你们日后入了外门,可先了解各峰的传承,再随本心择师——切记,道统无高低,只看是否契合自身,莫要被他人的评价或资源多寡所干扰。”
这番话,既是解答,也是新的伏笔。沈清澜与萧景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无论日后选择哪条道统,他们都要并肩而行,不会因方向不同而分开。
云中子将两人的互动看在眼里,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大道三千,最难得的便是有一人能与你同心同行。你们在凡间历经生死,已结下深厚的羁绊,这是你们的福气,也是你们的道基。只是仙途漫长,日后难免会遇到考验道心与情谊的时刻,切不可忘了今日的初心。”
他说完,便转身朝着云海深处走去:“我还有要事需回宗门处理,不能再陪你们。三日后,外门弟子会来接引你们,此后的路,便要靠你们自己走了。”
沈清澜与萧景珩连忙躬身行礼:“弟子恭送师尊!”
云中子的身影渐渐融入云海,只留下一句温和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心为舟,情为桨,道为岸。去吧,莫负了这一身道缘。”
两人直起身时,云海已恢复了平静,仿佛云中子从未出现过一般。只有手中的玉简、玉牌与那片残缺的“混沌律令”残简,提醒着他们刚刚经历的一切并非幻觉。
沈清澜望着远处的接引城,感受着体内蠢蠢欲动的灵力与精神力,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一丝对未知的敬畏。她转头看向萧景珩,见他也正望着自己,眼中带着熟悉的温柔与坚定。
“准备好了吗?”萧景珩伸出手,掌心向上,等着她的回应。
沈清澜笑着将手放入他的掌心,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瞬间安定下来。她能感受到萧景珩体内的龙气与灵力在缓缓流动,与自己的精神力产生了微妙的共鸣,像是两道不同的溪流,正朝着同一个方向奔去。
“准备好了。”她轻声说道,目光望向通往接引城的石阶,“只是这一次,我们不再是皇子与女官,只是两个求道者。”
萧景珩握紧她的手,拉着她踏上了第一级白玉石阶。灵气顺着石阶向上流动,裹着两人的身影,朝着远处的接引城走去。石阶旁的灵草轻轻摇曳,像是在为他们送行;远处的风铃依旧清响,像是在吟唱着新的篇章。
没有人知道他们未来会遇到什么,是宗门的纷争,还是上古道统的秘密;是修为突破的喜悦,还是生死关头的考验。但此刻,他们只知道,只要彼此并肩,便无惧前路——因为他们的道心,早已紧紧相连;他们的未来,将以心为律,以情为盾,一步步走向那片未知的仙途。
石阶尽头的云雾中,接引城的轮廓愈发清晰,而那片藏在沈清澜储物袋中的“混沌律令”残简,正悄然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像是在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