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一犁动京华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29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贞观七年,春。
长安京郊的皇家田庄,今日是人山人海,戒备森严。
大唐的皇帝陛下,李世民,亲率太子、诸王以及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来到了这里。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亲眼见证东宫所献的神器,曲辕犁,究竟有何等威力。
田庄最好的地块被清理了出来,旁边还摆放着一把传统的直辕犁作为对比。农夫、耕牛早已准备就绪。
魏王李泰站在人群中,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他身边的几位文学侍从,更是低声交谈,言语间充满了不屑。
“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犁者,自古有之,形制早已固定,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不错,我倒要看看,东宫如何将这犁地,变成一出”祥瑞”大戏。”
李泰听着门客们的议论,心中愈发笃定。他就不信,一个毛头小子,凭空画几张图,就能改变传承千年的农具。今天,他就是要来看李承乾笑话的。
李承乾站在李世民身侧,手心微微出汗。尽管顾朝辞已经向他保证过一万次,但当着父皇和满朝文武的面,他还是有些紧张。
他悄悄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顾朝辞,对方回以一个放心的眼神,他这才稍稍心安。
“陛下,吉时已到。”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
李世民点了点头,沉声道:“开始吧。”
首先进行演示的,是传统的直辕犁。两名壮硕的农夫,吆喝着,驱使着两头健壮的黄牛,奋力拉动那沉重的大家伙。
犁铧入土,泥土被翻开,但速度缓慢,尤其是在地头转向时,更是费时费力,需要好几个人帮忙抬拽,才能调转方向。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众人目测,大约耕了不到半亩地,两头牛已经开始喘粗气,农夫也是满头大汗。
文武百官们都点了点头,这很正常,自古以来,耕地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李泰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心想,这不就对了嘛,看你李承乾接下来怎么变戏法。
终于,轮到曲辕犁登场了。
当那造型奇特、看起来比直辕犁小了一大圈的曲辕犁被抬上来时,人群中发出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和议论声。
“这犁……也太小巧了吧?能有力气吗?”
“辕是弯的,这如何使得上劲?”
在众人的质疑声中,一名看起来年纪颇大、身形也并不魁梧的老农,牵着一头看起来同样上了年纪的老牛,走了上来。
这个组合,与刚才的“两壮汉、两壮牛”形成了鲜明对比。
李泰几乎要笑出声来。这是没人了吗?派这么个老弱病残组合上来,是准备直接认输?
老农将曲辕犁熟练地套在老牛身上,然后一手扶犁,一手轻甩鞭子,口中发出一声轻巧的吆喝:“驾!”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在场所有人的眼珠子,都差点从眼眶里掉出来。
那头老牛,几乎没怎么费力,就轻松地拉动了曲辕犁。犁铧顺滑地切入泥土,随着牛的走动,一道又深又直的犁沟被迅速地翻了出来。
黑色的新土被犁壁优雅地推向一侧,形成整齐的土垄。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顺畅得不可思议!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地头转向。老农根本不需要别人帮忙,他只需轻轻抬起犁把,那头老牛便轻松地转了个身,几乎没有停顿,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耕作。
那份灵活与轻便,与刚才直辕犁的笨拙,简直是天壤之别!
全场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一人一牛,在田地里飞快地穿梭。那不再是辛苦的劳作,反而像是一场优美的表演。
李世民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双目圆睁,死死地盯着田间,嘴唇微微颤抖。他出身行伍,也深知农事艰难,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眼前这一幕,意味着什么!
魏王李泰脸上的笑容,早已僵住,像是戴上了一副冰冷的面具。
他身边的门客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仿佛能塞进一个鸡蛋,脸上的表情,从不屑到震惊,再到难以置信,最后化为一片死灰。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
当太监宣布时间到时,老农停了下来。众人放眼望去,那片土地上,已经被翻出了超过一亩半的新土!
效率,是直辕犁的三倍以上!
而且,那老农和老牛,看起来气定神闲,远没有之前的组合那般疲惫。
“天……天哪!”一位年迈的工部官员,再也抑制不住激动,他冲到田边,不顾官袍沾上泥土,跪下来,用颤抖的双手捧起一把刚刚翻开的新土,凑到鼻子前闻了闻,随即老泪纵横。
“是新土!是深耕的沃土啊!此犁,真乃神器!神器啊!”
他的哭喊声,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所有围观的官员和农夫都沸腾了!他们欢呼着,议论着,看向高台上太子李承乾的目光,充满了敬畏与狂热。
李承乾站在那里,只觉得一股热血从脚底直冲头顶。他挺直了腰杆,迎着父皇那赞许的目光,迎着百官那敬畏的眼神,迎着李泰那铁青的脸色,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豪情。
他赢了!赢得彻彻底底,赢得无可辩驳!
李世民大步走下高台,亲自走到曲辕犁前,仔细地端详着它的每一个结构。他抚摸着那光滑的曲辕,感受着那精巧的设计,良久,才发出一声长长的感叹。
“好!好一个曲辕犁!”他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李承乾身上,声音洪亮如钟:“太子承乾,心怀社稷,体恤民生,献此利国神器,功在千秋!当赏!传朕旨意,此犁,立刻交由工部仿制,以最快的速度,推广至大唐全境!”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仁德!”山呼海啸般的赞美声,响彻云霄。
顾朝辞站在人群的角落里,深藏功与名。他看着魏王李泰那张比锅底还黑的脸,心中默默吐槽: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想用你擅长的领域打败我,结果我直接降维打击。这就叫,你跟我讲文科,我跟你聊科技。小朋友,时代变了!”*
曲辕犁的成功,如同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长安。太子李承乾仁德爱民的形象,被牢牢地刻在了所有人的心里。
而顾朝辞,这个名字,也开始在朝堂上,拥有了真正的分量。他不再仅仅是太子的伴读,一个会搞些“奇技淫巧”的幸运儿。
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的脑子里,似乎装着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
然而,顾朝辞自己却很清楚,过度的声名,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耀,还有来自暗处的嫉妒与仇视。魏王李泰一派,在这次交锋中输得体无完肤,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下一次的攻击,恐怕就不会再是朝堂上的阳谋,而是更加阴险、更加致命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