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景和初年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45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新帝登基后的第三日,京都仍沉浸在肃杀与新生交织的氛围中。
叶忆儿站在文华殿的廊下,看着宫人们忙碌地更换殿内的陈设。朱载坖虽已继位,但毕竟年幼,朝政暂由朱静姝和几位阁老共同主持。而他作为国公爷的夫君,如今也被赋予了协理军械司的重任。
“叶大人。”一名小太监匆匆走来,“国公爷请您去武英殿议事。”
叶忆儿点头,跟着小太监穿过重重宫门。路上,他看见几名工部的匠人正在更换宫灯——那是他亲自设计的新式琉璃灯,比原先的纱灯明亮数倍。
武英殿内,楚阴燃正在与戚继光、汪直等人商议边关防务。见叶忆儿进来,国公爷微微颔首:“来了。”
叶忆儿行礼:“国公爷。”
“坐。”楚阴燃指了指身侧的椅子,“正说到火器改良的事。”
戚继光捋须笑道:“叶大人来得正好。新帝有意重整京营,火器配备还得仰仗您。”
叶忆儿接过汪直递来的茶盏:“戚将军过誉了。下官不过略通皮毛,倒是汪船主从海外带回的佛郎机火铳,颇有可取之处。”
汪直哈哈大笑,那颗金牙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叶大人客气!老子……咳,末将不过是顺手牵羊。”
众人笑谈间,一名锦衣卫匆匆入内:“报!辽东急奏!”
楚阴燃展开奏折,眉头微蹙:“李如松集结残部,勾结女真,意图反扑。”
戚继光拍案而起:“不知死活!末将请命征讨!”
“不急。”楚阴燃放下奏折,“新帝初立,当以稳为主。传令蓟辽总兵严密防备,再派使者招抚。”
叶忆儿若有所思:“国公爷,李如松性情刚烈,恐不肯降。”
“那就打。”楚阴燃语气平淡,“但不是现在。”
退朝后,叶忆儿与楚阴燃并肩走在宫道上。
秋日的阳光洒在两人肩头,将影子拉得很长。叶忆儿看着脚下并排的影子,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雪夜——他第一次见到楚阴燃时,何曾想过会有今日?
“在想什么?”楚阴燃侧目看他。
叶忆儿轻笑:“想起我们初见时。”
楚阴燃挑眉:“你那绣花针?”
“是银针。”叶忆儿纠正,“如果当时没……”
“如果当时你拦下”楚阴燃忽然驻足,“我也不会遇到你”
叶忆儿耳根一热,正不知如何接话,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国公爷!叶大人!”朱静姝提着裙摆匆匆而来,“不好了!阿坖……陛下不见了!”
楚阴燃眸光一凛:“何时的事?”
“就在方才!他说要去御花园捉蛐蛐,一转眼就不见了!”
叶忆儿与楚阴燃对视一眼,同时转身:“搜!”
御花园的假山后,九皇子朱载坖正蹲在地上,专心致志地拨弄着一只蟋蟀。
“陛下。”楚阴燃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该回宫了。”
孩子吓了一跳,蟋蟀趁机跳走了。他懊恼地抬头:“国公爷,朕就玩一会儿……”
“陛下是一国之君。”楚阴燃单膝跪地,与他平视,“万金之躯,岂可轻涉险地?”
朱载坖瘪着嘴:“可朕不想整天批奏折……”
叶忆儿忍俊不禁,也蹲下身:“陛下若闷了,臣陪您下棋可好?”
孩子眼睛一亮:“真的?”
“君无戏言。”
朱载坖这才高兴起来,主动牵起叶忆儿的手:“那说好了!叶爱卿不许赖皮!”
楚阴燃看着这一幕,冷硬的眉眼微微柔和。
当夜,国公府。
叶忆儿伏案绘制新的火铳图纸,忽然被一双大手从背后拥住。
“国公爷?”他笔尖一顿。
楚阴燃的下巴抵在他肩头:“累不累?”
温热的呼吸拂过耳畔,叶忆儿心跳加速:“还、还好……”
“等朝局稳定,”楚阴燃轻吻他的耳垂,“我们走吧。”
叶忆儿一怔:“去哪?”
“江南。西域。海外。”楚阴燃的声音低沉悦耳,“随你喜欢。”
叶忆儿转身,望进那双深邃的眼眸:“那陛下……”
“有朱静姝和朱福媛在,他会长成明君。”楚阴燃抚上他的脸颊,“而你,该为自己活了。”
烛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紧紧相拥。
后记:
景和三年,李如松兵败自焚。
景和五年,戚继光平定女真之乱。
景和七年,汪直受封靖海侯,率水师远航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