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我会等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88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北疆的风比京城更烈,裹挟着细碎的雪粒,刮在脸上像刀子一般。叶忆儿站在黑水河畔,望着远处连绵的雪山,呼出的白气在眼前凝了又散。三个月过去,边关的积雪仍未化尽,但战事已平,胡人退回了漠北。
    河边的老柳树上挂着残破的旌旗,旗面被风撕扯得七零八落,却仍固执地不肯落下。叶忆儿伸手拂去旗面上的冰霜,露出半截模糊的字——是个”楚”字。
    ”那是将军的帅旗。”
    身后传来秦铁柱的声音。这位副将的伤已好了大半,只是左臂仍不太灵便,此刻正抱着一捆新制的箭走来。
    ”去年腊月那场恶战,将军就是在这儿带着三百亲兵挡住了胡人五千铁骑。”秦铁柱将箭搁在河边石台上,”这旗子插在柳树上,再没拔下来过。”
    叶忆儿轻轻摩挲着旗角,布料早已冻得发硬,指尖传来刺骨的寒意。他仿佛看见那个雪夜,楚阴燃独自立于河岸,玄甲染血,眉骨上的疤痕在火光中格外醒目。
    ”将军......”叶忆儿顿了顿,”有消息吗?”
    秦铁柱摇摇头:”自打回京受封,再没来过边关。”他看了看叶忆儿的脸色,又补充道:”不过前日有军报说,朝廷要在北疆增设三处卫所,许是将军在朝中周旋的结果。”
    叶忆儿点点头,没再说话。自那日京城一别,他与楚阴燃已有三月未见。镇国公府的门帖递了三次,回回都被婉拒。最后一次,管家恭恭敬敬地捧出一柄短刀——正是当初楚阴燃赠他的那柄。
    ”国公爷说,边关风急,请公子保重。”
    这话听着体面,实则疏离。叶忆儿明白,功成身退,他们之间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分,也该随着战事一起落幕了。
    ”叶大人,试试这个。”
    秦铁柱的声音将叶忆儿拉回现实。副将递来一张新制的弓,弓身泛着乌光,弦是特制的牛筋。
    ”按您给的图纸改的,射程多了二十步。”秦铁柱咧嘴一笑,”弟兄们都说好用。”
    叶忆儿接过弓,入手沉甸甸的。他搭箭拉弦,对准河对岸一株枯树。弓弦绷紧的瞬间,他忽然想起楚阴燃教他射箭的光景——将军的手覆在他手背上,温度透过皮革传来,灼得他耳根发烫。
    箭离弦而出,却偏了准头,扎在树干下方。叶忆儿自嘲地摇摇头,将弓还给秦铁柱。
    ”不顺手?”秦铁柱问。
    ”手生罢了。”叶忆儿望向对岸,”这几个月尽摆弄机关,倒把弓马荒废了。”
    秦铁柱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明日要去新设的卫所巡视,叶大人早些歇息。”
    夜幕降临,营地里篝火渐起。叶忆儿独自坐在帐中,面前摊着北疆布防图。烛火摇曳,在图纸上投下晃动的影子。他提笔在几处关隘做了标记,又取出一张私绘的小像,轻轻压在图纸一角。
    画上是楚阴燃的侧颜,眉骨疤痕分毫不差。这是叶忆儿凭记忆画的,笔触很轻,像是怕惊扰了画中人。
    帐外突然传来脚步声,接着是亲兵的通报:”叶大人,营外有人求见,说是京城来的。”
    叶忆儿一怔,匆忙将画像收起:”请进来。”
    帐帘掀起,带进一股寒气。来人披着厚重的斗篷,帽檐压得很低,直到亲兵退下,才缓缓抬头。
    ”将......”
    叶忆儿猛地站起,膝盖撞到案几也浑然不觉。烛光映在那人脸上,右眉的疤痕清晰可见。
    楚阴燃解下斗篷,露出里面的常服。没有铠甲,没有佩剑,就像个寻常的访客。他看了看案上的图纸,又看了看叶忆儿僵直的姿态,嘴角微微上扬。
    ”边关的饭菜,可还吃得惯?”
    这寻常的一句问候,却让叶忆儿喉头发紧。他张了张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三个月来的疏远,无数个日夜的猜测,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
    楚阴燃走到案前,手指抚过布防图上的墨迹:”画得不错。”他的目光扫过图纸边缘微微露出的一角画像,顿了顿,却没点破。
    ”您怎么......”叶忆儿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朝中事务不忙吗?”
    ”忙。”楚阴燃给自己倒了杯茶,”所以只待一晚,明日就得回去。”
    茶是凉的,他却喝得很坦然,仿佛专程从京城赶来,就为喝这一口凉茶。叶忆儿突然觉得眼眶发热,急忙低头去整理图纸。
    ”增设卫所的事,是您提议的?”
    ”嗯。”楚阴燃放下茶杯,”北疆防线太薄,得补上。”
    ”朝廷拨的银子够吗?”
    ”不够。”楚阴燃笑了笑,”所以我自请来督建。”
    叶忆儿猛地抬头:”您要长驻边关?”
    ”三个月。”楚阴燃看着他,”够把卫所的底子打牢。”
    烛火噼啪作响,帐内一时寂静。叶忆儿盯着案上的图纸,忽然觉得那上面密密麻麻的线条全都乱了套。他该高兴的,可胸口却堵得慌。三个月,九十天,然后呢?
    ”叶忆儿。”楚阴燃突然连名带姓地叫他,”你没什么要问我的?”
    叶忆儿攥紧了手中的笔:”为什么不见我?”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太直白,太冒失,像极了不懂事的孩童质问长辈。可楚阴燃却笑了,那笑容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温和。
    ”朝堂上的眼睛太多。”将军轻声道,”你刚立了功,不该卷进那些是非。”
    ”我不怕是非。”
    ”我怕。”
    两个字,重若千钧。叶忆儿怔住了,他从未听过楚阴燃用这样的语气说话——仿佛在承认一个致命的弱点。
    帐外风声呜咽,吹得烛火忽明忽暗。楚阴燃的脸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深邃,那道疤痕像是一笔浓墨,刻在眉骨之上。
    ”您......”叶忆儿声音发涩,”何必亲自来?派个信使就是了。”
    楚阴燃站起身,走到他面前。高大的身影投下一片阴影,将叶忆儿整个笼罩其中。
    ”有些话,得当面说。”
    叶忆儿屏住呼吸。将军身上带着边关的风雪气息,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沉水香,那是京城贵族惯用的熏香,与这粗犷的军营格格不入。
    ”什么话?”他听见自己问。
    楚阴燃伸手,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陛下给你的。”
    叶忆儿接过,信笺上盖着玉玺,是正式的圣旨。他迟疑地拆开,匆匆扫过内容,瞳孔骤然收缩。
    ”这......”
    ”工部右侍郎,兼督北疆军械。”楚阴燃替他念出那个官职,”正四品。”
    叶忆儿的手微微发抖。这个职位不仅意味着品级跃升,更给了他常驻边关的理由——远离朝堂纷争,做自己擅长的事。
    ”为什么?”他抬头,”我从未求过这些。”
    ”我知道。”楚阴燃的目光落在他脸上,”但这是你应得的。”
    帐外传来更鼓声,已是二更天。叶忆儿突然意识到,将军这一夜过后就要返京,而他们之间那些未竟之言,或许永远不会有答案。
    ”将军。”他鼓起勇气,”那日您说,有些话得当面说。”
    楚阴燃沉默片刻,伸手拂去他肩头并不存在的灰尘:”我说完了。”
    叶忆儿胸口一窒。他早该明白的,楚阴燃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把话说透。那些藏在眼神里的,压在心底的,都只能靠他自己去猜。
    ”我送您出去。”叶忆儿收起圣旨,声音平静得连自己都陌生。
    营地里篝火未熄,巡夜的士兵见到二人,纷纷行礼。楚阴燃一一颔首,脚步未停。他们就这样沉默地走到营门外,雪地上留下一串并行的脚印。
    ”就送到这儿吧。”楚阴燃在拴马桩前停下,”三个月后,我会再来。”
    叶忆儿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个小木盒:”给您。”
    楚阴燃挑眉:”什么?”
    ”改良的袖箭。”叶忆儿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精致的铜制机关,”按您的手型做的,射程三十步。”
    将军接过,在掌心掂了掂,忽然笑了:”怎么,怕我在京城遇刺?”
    ”怕。”叶忆儿老实承认,”朝堂上的刀,比战场上的更毒。”
    楚阴燃将袖箭收入怀中,突然伸手揉了揉他的发顶。这个亲昵的动作让叶忆儿浑身一僵,连呼吸都忘了。
    ”保重。”将军翻身上马,最后看了他一眼,”等我回来。”
    马蹄声渐远,叶忆儿站在雪地里,直到那个身影彻底消失在夜色中。肩上似乎还残留着那抹温度,他抬手碰了碰自己的发顶,忽然笑了。
    三个月,九十天,两千一百六十个时辰。
    他会等。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