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烽火连城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67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的京城飘着细雪。叶忆儿站在北城门箭楼上,望着远处蜿蜒的官道。三日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密室救援后,楚阴燃被紧急送回将军府医治,而他则被严尚书亲自召见,详细禀报了密室中的发现。
“叶公子。”兵部职方司主事王大人踏着积雪走来,拱手一礼,“严尚书请您去兵部议事。”
叶忆儿收回目光,转身时腰间玉佩轻响。这枚特制的双鱼佩如今装着从密室取出的虎符,随着步伐发出细微的金属碰撞声。
兵部大堂内炭火熊熊,严尚书正与几位将领围在沙盘前低声讨论。见叶忆儿进来,老尚书招手道:“贤侄来得正好,楚将军的军报刚到。”
叶忆儿快步上前,接过那封火漆密信。信纸上的字迹比往常潦草,显然楚阴燃是带伤书写的:
「胡人集结五万大军,疑似获得新型攻城器械。边关告急,请速调援军。——楚阴燃」
“新型器械?”叶忆儿心头一紧,“可是赵员外郎泄露的图纸?”
严尚书摇头:“周侍郎一党虽已下狱,但兵部清查时发现,军器监有批连弩图纸半年前就已失窃。”
叶忆儿猛地想起堂兄叶明远曾提过,兵部职方司半年前曾遭窃。当时只当是普通盗窃案,如今看来早有预谋。
“下官请求赴边关支援。”叶忆儿突然道,“新型守城器械的图纸我已绘制完毕,需实地调试。”
严尚书沉吟片刻:“贤侄虽精通机关,但战场凶险……”
“家父已同意。”叶忆儿取出工部特批的勘合,“三日前下官改良的”火龙出水”已通过兵部测试,边关将士急需此物。”
严尚书最终点头:“老夫派一队精锐护送贤侄。记住,此行首要任务是确保楚将军安全,他若有不测,北疆危矣。”
离开兵部时,暮色已深。叶忆儿拐进一条僻静小巷,突然被一个黑影拦住去路。
“少爷!”那人摘下斗笠,露出小桃满是泪痕的脸,“您真要上前线?老爷气得摔了茶盏,说……说您若敢去,就……”
“就逐我出家门?”叶忆儿苦笑,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把这交给父亲,他看完自会明白。”
小桃攥着信不肯接:“战场上刀剑无眼,您连只鸡都没杀过……”
“谁说的?”叶忆儿突然冷下脸,“三日前那个刺客,是我亲手了结的。”
小桃瞪大眼睛,仿佛不认识般盯着自家少爷。月光下,叶忆儿眉宇间竟有几分楚阴燃式的肃杀之气。
“告诉父亲,儿子不孝,但国事为重。”叶忆儿系紧狐裘,转身走入风雪中。
三日后,当叶忆儿带着二十车军械抵达北疆大营时,边关正下着暴雪。秦铁柱亲自出迎,这位铁塔般的汉子如今憔悴不堪,左臂还吊着绷带。
“叶大人!”秦铁柱激动地单膝跪地,“您真的来了!”
叶忆儿连忙扶起他:“将军伤势如何?”
“箭伤倒无大碍,但胡人的毒……”秦铁柱声音哽咽,“军医说若三日内不解毒,恐怕……”
话音未落,营地方向突然传来急促的号角声。秦铁柱脸色大变:“敌袭!”
雪幕中,黑压压的胡人骑兵如潮水般涌来。最前排的骑兵竟推着一种古怪的攻城车——那正是叶忆儿在失窃图纸上见过的“云雷车”,可同时发射十支巨箭。
“掩护叶大人后撤!”秦铁柱拔刀大吼。
叶忆儿却站着没动,眯眼观察着敌军阵型:“秦将军,营中可有”火龙出水”?”
“有!但还没人会使……”
“取来!”叶忆儿解开狐裘,露出里面轻甲,“再调十名机灵点的士兵给我!”
当胡人前锋距营地不足百步时,叶忆儿亲自操作的“火龙出水”发出了震天怒吼。十道火舌从改良后的铜管中喷薄而出,瞬间点燃了三辆云雷车。胡人阵型大乱,战马惊嘶。
“放箭!”秦铁柱趁机下令。
箭雨过后,胡人丢下数十具尸体仓皇撤退。叶忆儿却无暇庆祝,直奔中军大帐:“带我去见将军!”
帐内药气扑鼻,楚阴燃躺在简易床榻上,面色灰败。曾经锐利如鹰的眼睛如今半阖着,右肩缠着的绷带渗出黑血。床边站着个白发军医,正摇头叹气。
“都出去。”叶忆儿沉声道。
待帐内只剩二人,叶忆儿才颤抖着伸出手,轻触将军滚烫的额头。楚阴燃微微睁眼,模糊的视线在认出他后骤然清明:“……忆儿?”
这一声呼唤让叶忆儿鼻尖一酸。他强自镇定地取出银针:“将军中的是”断肠散”,我带了药来。”
“没用的……”楚阴燃声音嘶哑,“解药需雪莲为引……边境早已绝迹……”
叶忆儿没答话,从贴身锦囊中取出一个小玉盒。盒中是一朵干枯的雪莲,正是离京前父亲塞给他的。
“工部秘藏,最后一株。”叶忆儿捻起花瓣放入药钵,“父亲说……边关将士比我们更需要它。”
汤药煎好时,楚阴燃已陷入昏迷。叶忆儿扶起将军,小心地将药汁喂入他口中。喂到第三勺时,帐外突然杀声震天。
“报——!胡人夜袭!已突破东侧营门!”
叶忆儿手中药碗差点打翻。他看了眼昏迷的楚阴燃,突然从腰间解下玉佩塞进将军手心,然后抓起案上长剑:“亲兵听令!死守大帐,半步不退!”
冲出帐外,眼前景象令人窒息。胡人骑兵如潮水般涌入营地,火光中可见领军的竟是个汉人装束的男子。那人远远望见叶忆儿,突然高喊:“叶公子别来无恙?”
声音耳熟得可怕。叶忆儿眯眼细看,浑身血液瞬间冻结——那人竟是半年前被流放的赵员外郎之子,赵琰!
“没想到吧?”赵琰狞笑着挽弓搭箭,“周侍郎倒台了,但我们赵家的棋局才刚开始!”
箭矢破空而来,叶忆儿本能地举剑格挡。“铛”的一声,箭尖在剑身上擦出火花,震得他虎口发麻。
“叶明远没告诉你吗?”赵琰继续策马逼近,“你那位好堂兄,可是我们最得力的……”
话音戛然而止。一支羽箭突然从暗处射来,精准地穿透赵琰咽喉。他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栽下马背。
叶忆儿猛地回头,只见中军大帐前,楚阴燃不知何时已站在那儿,手中强弓还在颤动。月光下,将军脸色苍白如纸,但眼神已恢复往日的锐利。
“将……”叶忆儿话音未落,楚阴燃突然喷出一口黑血,直挺挺向后倒去。
黎明时分,援军终于赶到。叶忆儿守在榻前,用湿布不断擦拭将军滚烫的额头。秦铁柱进来汇报战况时,发现叶大人眼眶通红,显然一夜未眠。
“我军伤亡三百,歼敌千余。”秦铁柱低声道,“赵琰的尸体上搜出这个……”
那是一封密信,落款赫然是叶明远的私印!信中详细记载了叶忆儿出发日期和随行兵力。叶忆儿手抖得几乎拿不住信纸——他最信任的堂兄,竟是内奸?
“不可能……”叶忆儿喃喃道,“堂兄他……”
“未必是他。”楚阴燃突然开口,声音虚弱但清晰,“印鉴可盗……笔迹可仿……”
叶忆儿醍醐灌顶。是了,堂兄若真通敌,何必在信中自报身份?这分明是栽赃!
“末将已派人快马送信回京。”秦铁柱道,“严尚书会彻查此事。”
待秦铁柱退下,帐内只剩二人。楚阴燃突然握住叶忆儿的手:“为何冒险来边关?”
掌心传来的温度让叶忆儿心跳加速。他垂下眼睫:“下官……下官奉命护送军械……”
“撒谎。”楚阴燃低笑,拇指摩挲着他腕间脉搏,“工部侍郎的公子,何须亲赴前线?”
叶忆儿耳根发烫,正不知如何作答,帐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秦铁柱去而复返,脸色异常凝重:
“将军,叶大人,京城急报——丞相以”通敌”罪名弹劾楚将军,圣旨已到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