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必胜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81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叶忆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条件反射地摸向腰间短刀,却见老猎户举着油灯慌张地冲进来:“公子!有马蹄声!”
叶忆儿一个激灵彻底清醒,抓起账册和虎符塞进贴身的暗袋。透过窗缝,他看见十几个黑影正包围农舍,为首之人身形魁梧,正是秦铁柱。
“是自己人!”叶忆儿长舒一口气,连忙开门相迎。
秦铁柱满脸风霜,左臂的夹板已经换成绷带。见到叶忆儿,他扑通一声单膝跪地:“末将救援来迟!”
“铁卫们如何?”
“四人轻伤,两人...”秦铁柱声音一滞,“战死了。”
叶忆儿胸口如遭重击。那六名铁卫从小看着他长大,如今却因他而死。他强忍悲痛问道:“信收到了?”
“收到了。严尚书已经派兵接应,明日可达。”秦铁柱看向屋内,“将军他...”
“在里面,伤势暂时稳定。”
秦铁柱带来的军医立刻进屋诊治。叶忆儿站在院中,望着渐亮的天色,突然问道:“胡人为何紧追不舍?他们怎会知道密室位置?”
“末将审问了俘虏。”秦铁柱压低声音,“胡人军中有个汉人谋士,对将军的机关术了如指掌。”
叶忆儿瞳孔一缩:“赵员外郎?”
“不,是个年轻男子,据说...”秦铁柱犹豫了一下,“据说长得与公子有几分相似。”
这句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在头上。叶忆儿猛然想起自己那个在兵部任职的堂兄——叶明远。一个月前校场演练时,叶明远确实对连弩表现出了异常的兴趣...
“先救治将军要紧。”叶忆儿压下心中惊涛骇浪,“证据我已贴身保管,待将军醒来再做定夺。”
军医诊治后确认楚阴燃中的是西域奇毒“断肠散”,若无解药,最多再撑三日。所幸严尚书派来的队伍带着御医和珍贵药材,正快马加鞭赶来。
“少爷,您该休息了。”秦铁柱看着叶忆儿熬红的双眼,忍不住劝道。
叶忆儿摇摇头,守在楚阴燃榻前寸步不离。他用湿布轻轻擦拭将军滚烫的额头,动作小心翼翼,仿佛对待易碎的珍宝。
“您一定要撑住...”叶忆儿低声呢喃,“您答应过要带我看北疆的星空...”
不知是不是错觉,楚阴燃的睫毛似乎颤动了一下。
次日晌午,严尚书的队伍终于抵达。随行的不仅有御医,还有一队精锐骑兵。更让叶忆儿意外的是,队伍中竟有父亲的身影。
“父亲!您怎么...”
叶侍郎翻身下马,一把抓住儿子肩膀上下打量:“可有受伤?”
叶忆儿摇头,喉头突然哽住。父亲眼下的青黑显示他这几日定然未曾安眠。
“严兄收到信后立刻进宫面圣。”叶侍郎低声道,“圣上震怒,下令彻查周侍郎一党。你堂兄叶明远...已经下狱了。”
叶忆儿如遭雷击。虽然已有猜测,但亲耳证实仍是难以接受。叶明远与他从小一起长大,虽不算亲密,却也想不到会背叛家国...
“先救将军。”叶侍郎拍拍儿子肩膀,“御医带了宫中秘药。”
御医诊脉后,取出一个白玉小瓶:“这是”九转还魂丹”,可解百毒。”
药丸入喉不过半个时辰,楚阴燃的呼吸便平稳了许多。叶忆儿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将账册和虎符郑重交给严尚书。
“贤侄立下大功。”严尚书翻阅账册,面色凝重,“这些证据足以将周侍郎一党连根拔起。”
“将军更重要。”叶忆儿声音沙哑,“若非他舍命保护证据...”
严尚书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贤侄与楚将军,倒是惺惺相惜。”
叶忆儿耳根一热,低头不语。
当夜,楚阴燃终于睁开了眼睛。叶忆儿正靠在榻边打盹,忽然感觉手指被轻轻握住。他猛地抬头,对上将军清明的目光。
“将军!”叶忆儿差点打翻药碗,“您感觉如何?”
楚阴燃虚弱地笑了笑:“死不了...”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
叶忆儿连忙扶他喝了几口水:“严尚书已经到了,证据很安全。周侍郎一党即将伏法,只是...”他顿了顿,“我堂兄叶明远牵扯其中...”
将军目光一凝,费力地抬起手,在叶忆儿手心写下两个字:“未必”。
“您是说,堂兄可能冤枉?”
楚阴燃微微点头,又写:“查赵”。
叶忆儿恍然大悟。赵员外郎虽已下狱,但其背后势力尚未完全暴露。若叶明远是被利用或栽赃...
“我这就去告诉严尚书!”
叶忆儿刚起身,手腕却被拉住。楚阴燃不知哪来的力气,竟将他拽得一个踉跄,险些跌入将军怀中。两人距离突然近在咫尺,呼吸交错。
“...证据...”楚阴燃艰难地吐出两个字。
叶忆儿会意,从暗袋中取出一枚小巧的铜印:“您是说这个?我在账册夹层里发现的。”
这是赵员外郎的私印,却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与密室中九宫璇玑锁上的某个符号一模一样。
“机关世家...”叶忆儿突然明白过来,“赵家祖上精通机关术!”
楚阴燃赞许地点头,又写:“明远或不知情”。
原来如此。叶明远可能只是被赵员外郎利用,并非真心通敌。叶忆儿心头重担顿时轻了几分:“我这就去告诉父亲和严尚书。”
严尚书连夜提审赵员外郎。在铁证面前,赵终于招供——他确实是前朝机关世家后人,潜伏朝中多年,借周侍郎贪腐案浑水摸鱼,意图破坏边防。叶明远只是被他利用的棋子,并不知密室之事。
“贤侄,多亏你心细。”严尚书拍着叶忆儿的肩膀,“否则险些冤枉好人。”
叶忆儿却高兴不起来。虽然堂兄洗脱了叛国罪名,但勾结赵员外郎窃取军机也是重罪。叶家声誉难免受损...
三日后,楚阴燃已经能坐起来喝药了。叶忆儿每日亲自煎药,再一勺勺喂给将军。这日他正吹凉药汁,忽听将军问道:“为何冒险救我?”
药勺停在半空。叶忆儿垂下眼睫:“将军为国负伤,救您是分内之事。”
“只是如此?”
帐内突然安静得只剩两人的呼吸声。叶忆儿耳尖发烫,不敢抬头。忽然,一只带着薄茧的手覆上他的手背。
“忆儿...”楚阴燃第一次唤他名字,声音低沉如大提琴的弦音,“看着我。”
叶忆儿鼓起勇气抬头,撞进一双深邃如星空的眼眸。那里面翻涌的情绪太过浓烈,让他一时忘了呼吸。
“将军!紧急军报!”秦铁柱的大嗓门打破了帐内旖旎。叶忆儿慌忙抽手,药碗差点打翻。
楚阴燃无奈地叹了口气:“讲。”
“胡人集结三万大军,正向黑水河推进!”
战事紧迫,楚阴燃不顾伤势召开军议。叶忆儿作为军械顾问列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用他改良的“火龙出水”对付敌军。
“此物需百名死士操作,风险极大。”严尚书皱眉。
“末将愿往!”秦铁柱抱拳。
楚阴燃却看向叶忆儿:“你设计的机关,可有把握?”
“有。”叶忆儿斩钉截铁,“但需要将军坐镇指挥。”
军议持续到深夜。散会后,叶忆儿独自来到河边测试机关。北疆的星空确实如楚阴燃所说,璀璨得令人心醉。他正仰头数着星星,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伤未愈,不该吹风。”叶忆儿头也不回地说。
楚阴燃站到他身旁,肩并肩望着星河:“值得。”
简单的两个字,却让叶忆儿眼眶发热。两人沉默地站了许久,楚阴燃突然开口:“战后...可愿随我回京?”
叶忆儿心跳漏了一拍:“将军是在...”
“邀约。”楚阴燃转头看他,目光灼灼,“不是以上司对下属,而是...”
话未说完,远处传来急促的号角声——胡人提前发动了进攻。
大战在即,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将未尽之言咽下。叶忆儿取出贴身携带的绿萼梅枝,轻轻放在楚阴燃掌心:“待凯旋之日,再续此话。”
楚阴燃郑重收下梅枝,拔出佩剑:“必胜。”
“必胜。”叶忆儿按住腰间短刀,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河面上,北风卷起千堆雪。而比风雪更冷的,是即将到来的血与火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