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记者的证据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88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晨光透过渔村小屋的薄窗帘洒进来时,林未晞已经醒了。他小心地从地铺上爬起来,避免吵醒旁边还在熟睡的江野。苏婷婷蜷缩在唯一的小床上,脸色比昨晚好些,但眉头依然紧锁。父亲不知何时已经起床,厨房传来轻微的烧水声。
林未晞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前,这个小渔村位于城郊三十公里,是陈明记者的老家。昨晚抵达时已是深夜,现在才能看清周围环境。几排简陋的平房,远处是波光粼粼的海面,空气中弥漫着咸腥的海风味道。
厨房里,父亲正在煮粥,右臂的伤口已经重新包扎过,但动作依然有些僵硬。看到林未晞,他指了指桌上的药盒:”你帮江野换药,他额头上的伤口该消毒了。”
林未晞拿起药盒,突然注意到父亲左手无名指上有一道浅浅的白色疤痕,他从没见过。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父亲下意识地把手缩了缩。
”陈记者什么时候到?”林未晞转移话题。
”中午。”父亲搅动着锅里的粥,”他要先去取一些关键证据。”
林未晞有更多的问题想问,但江野揉着眼睛走进厨房,额前的头发乱蓬蓬的,伤口周围有些发红。
”我帮你换药。”林未晞拿出酒精棉。
江野乖乖坐下,闭着眼让林未晞处理伤口。晨光中,他的睫毛在脸上投下细小的阴影,下巴上有一处昨晚没注意到的淤青。
”疼嘛?”林未晞轻声询问,手指轻轻拂过淤青边缘。
江野睁开眼,琥珀色的瞳孔在阳光下近乎透明:”不疼。”他握住林未晞的手腕,”比起这个,我更担心你爸的伤。”
父亲背对着他们,但肩膀明显僵了一下:”我没事的,话说我们得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苏婷婷摇摇晃晃地出现在厨房门口,脸色苍白:”那个我有点饿。”
四人围坐在小桌前喝粥时,父亲简要说明了接下来的计划:陈明等会带来新的证据,然后联系他在省报的同事,准备一次全面的曝光。同时,他们需要整理手头所有材料,找出最有力的证据链。
”最关键的还是那份校长签字的验收单。”父亲说,”原件在周雨晴手上,但我们有苏婷婷带来的视频。”
”我妈说证据藏在“只有我知道的地方“。”江野皱眉思考,”可是画室我们已经找遍了。。。”
”等等。”林未晞突然放下碗,”你说过你妈以前叫你“汽水“,是因为喜欢色彩鲜艳的涂鸦。。。会不会不是指画室,而是。。。”
”我的涂鸦本!”江野拍桌站起,”小时候我妈给我买过一本厚厚的素描本,我画满了各种颜色的汽水瓶,但那本子早就不知所踪。”
林父突然咳嗽了一声:”你母亲很珍惜那本画册,她曾经跟我提到过。”
江野和林未晞同时看向他。父亲低头喝粥,耳根微微发红。
上午十一点,陈明记者如约而至。他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朴素的格子衬衫,看起来更像一个中学老师而非调查记者。他拎着一个旧公文包,神情警惕地扫视四周后才进屋。
”这里安全吗?”他低声问林父。
林父点点头:”暂时没发现尾巴。”
陈明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电脑,打开后调出一段视频文件:”这是我三年前从工地保安室拿到的原始监控,从未公开过。”
画面显示的是事故发生前的工地全景,日期和时间清晰可见。镜头一角,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脚手架附近,手里拿着什么东西。
”放大这里。”陈明指着那个身影,”你们看他的手。”
随着画面放大,能看出那人手里拿的不是工具,而是一个小型相机或手机,正对着脚手架方向拍摄。
”这是?”
”蒋建军,死去的工人。”陈明声音沉重,”他不仅复印了检测报告,还在收集影像证据。事故前二十分钟的监控缺失了,但这段足以证明他知道危险并试图记录。”
林未晞倒吸一口冷气:”所以校长和苏志强发现后。。。”
”制造了“意外“。”陈明点头,”我追踪这个案子三年,一直缺少直接证据。直到你们带来的视频。”
江野突然问:”为什么你这么坚持调查?一般记者不会花这么长时间。”
陈明的表情变得复杂:”因为我妹妹也是建筑事故受害者。五年前,另一个工地。”他打开公文包夹层,取出一张照片,”这是她和周雨晴的合影,他们是大学同学。”
照片上,年轻的江野母亲和一个笑容灿烂的女孩站在一起,背景是某个大学的实验室。林未晞注意到父亲看到照片时眼神闪烁了一下。
”你妹妹。。。”江野轻声问。
”她去世了,所谓的“操作失误“。”陈明收起照片,”周雨晴是唯一相信那不是意外的人。后来她帮我调查,发现了材料造假的模式,直到你们工地出事。”
房间里一时沉默,苏婷婷小声啜泣起来,林未晞递给她纸巾。
”我们需要更多。”林父出声打破沉默,”这些证据能证明谋杀意图,但直接关联到校长的证据还不足。”
陈明点点头:”我正在联系蒋建军的弟弟,他在外地打工,手上有他哥哥的一些笔记。另外。。。”他看向江野,”你母亲留下的东西很关键。”
下午,陈明离开后,四人开始整理现有证据。父亲和苏婷婷负责梳理时间线,林未晞和江野则试图破解江野母亲可能隐藏的信息。
”如果画本不是指涂鸦本。。。”江野翻着母亲留下的日记,”还有什么是我和她之间特有的呢?”
日记本中掉出一张被撕去一半的照片,江野捡起来,脸色突然变了:”这是。。。”
照片上是大学毕业照的一部分,江野母亲年轻的脸清晰可辨。她旁边站着一个女生,只有半边身子和一只挽着她胳膊的手留在照片上。背景里,隐约可见”XX大学1998届”的字样。
”被撕掉的人是谁?”林未晞凑过来问。
江野摇头:”我不知道,我妈从没提过她的大学生活。”他翻到日记后面几页,发现有几页被整齐地撕掉了,”奇怪?”
林未晞突然想到什么:”陈明说你妈和他妹妹是同学,那张合影会不会就是。。。”
”这是校长的夫人。”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他们身后,声音低沉,”周雨晴和校长夫人李媛是大学室友。毕业后李媛嫁给了当时还是副教授的周正雄。”
江野震惊地抬头:”你怎么知道?”
父亲移开目光:”你母亲曾经和我提到过。”
林未晞敏锐地注意到父亲说这话时不自然的停顿,但没来得及追问,苏婷婷突然从厨房跑出来:”有人来了!”
四人瞬间绷紧神经,林父示意大家安静,悄悄移到窗边查看来人,是陈明但他身后还跟着一个陌生男人,三十多岁,皮肤黝黑,眉眼间与监控里的蒋建军有几分相似。
”蒋建军的弟弟,蒋志远。”陈明进门介绍,”他带来了重要线索。”
蒋志远警惕地打量着屋内的人,目光在江野身上停留了几秒,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旧笔记本:”这是我哥的日记,里面提到周工程师。”他看向江野,”你母亲,她给了我哥一个微型相机。”
”就是这个!”陈明激动地指着监控画面中的模糊身影,”他拍到了什么!”
蒋志远摇头:”相机我没有找到,但我哥最后一篇日记说他把东西藏在“最安全的地方“。”
”工地?”林父问。
”不太可能,事故后整个工地被翻了个底朝天。”陈明思考着,”除非。。。”
”我觉得是家人。”林未晞突然说,”最安全的地方是家人身边。”
所有人的目光转向蒋志远,他慢慢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袋:”我哥死后,我在他遗物里找到这个,不过我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布袋里是一枚普通的钥匙,上面贴着一个小小的标签:”7排12号”。
”这是。。。”江野皱眉。
”墓园。”林未晞和父亲异口同声。
蒋志远思考一阵点点头肯定道:”我哥的墓位,7排12号。”
夜幕降临时,他们制定了计划:陈明和蒋志远去联系省报记者,准备大范围曝光;父亲留守保护苏婷婷;林未晞和江野则夜访墓园寻找可能的证据。
”不行。”林父反对,”如果校长的人也在监视墓园,你们两个去太危险了!”
”我们总要去的。”江野坚决地说,”而且人越少越不容易被发现。”
最终林父妥协了,但坚持要求他们带上简易通讯设备,由江野用渔村能找到的材料临时组装的几个短距离对讲机。
”十点准时出发。”父亲说,”现在大家都休息一下。”
林未晞和江野回到临时睡觉的地铺,江野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本子,开始画墓园的简易地图。
”你记得这么清楚?”林未晞惊讶地问。
”小时候,常去看爷爷奶奶的墓。”江野回忆道,”我爸从不带花,我就自己画些涂鸦放在墓前。”他自嘲地笑了笑,”有些幼稚吧?”
林未晞摇摇头,突然从话中捕获重点:”等等,你爷爷奶奶的墓也在同一个墓园?”
”嗯,7排9号和10号。”
”7排12号,就在附近!”林未晞压低声音,”这会不会是巧合?”
江野的眼神变得锐利:”不我觉得没有巧合。”
趁着父亲和苏婷婷不注意,林未晞悄悄打开父亲的行李,寻找更多线索。在一个旧钱包里,他发现了一张折叠的纸,是实验室事故报告,日期是林未晞六岁那年。报告中提到”有毒气体泄漏”,导致”一名工作人员重伤”,而”实验负责人林建国负主要责任”。
最下方有一行小字:”后续医疗费用由实验室承担,包括林未晞的慢性呼吸道治疗。”
林未晞的手开始发抖。他小时候确实有严重的哮喘,但父亲从未告诉他这与实验室事故有关。他一直以为父亲只是忙于工作疏忽家庭,原来。。。
”找到什么了?”江野悄声问。
林未晞迅速把报告放回去:”没什么,一些旧文件。”
晚饭后,陈明和蒋志先行远离开,约定明早联系。父亲帮苏婷婷换了药,她的烧终于退了,但依然虚弱。
”你们真的要今晚去?”她担忧地问,”我总觉得。。。”
”越早越好。”江野检查着自制的通讯设备,”校长的人估计已经想到这点了。”
父亲把车钥匙交给林未晞:”黑色本田,停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记住,无论找没找到证据,两小时内必须回来。”
林未晞点点头,突然想问实验室事故的事,但看到父亲疲惫的眼神又咽了回去。有些事情,或许等这一切结束再说也不迟。
十点整,两人悄悄出发。夜空中繁星点点,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江野走在前面,背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坚定。
”江野,”林未晞小声叫住他,”无论找到什么,我们一起面对。”
江野转身,在月光下凝视着林未晞,突然伸手将他拉进一个紧紧的拥抱:”我知道。”他的声音在林未晞耳边响起,”从你挡在我和我爸之间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了。”
远处,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像是不息的低语。更远处,城市的灯光依然明亮,但等待他们的,却是墓园的黑暗与未知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