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青泥沉舟(一)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96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裴彦左胸上方那处被毒箭撕裂的伤口,在苏云袖的精心处理和御赐金创药的效力下,虽未伤及根本,却依旧火辣辣地痛着,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皮肉,时刻提醒着城南陋巷里那淬毒的杀机。
箭镞上的剧毒被林疏月验明,是一种罕见的混合蛇毒,见血封喉,若非那枚繁复的银扣……
裴彦握着那支被拔下、箭镞幽蓝的短矢,指节捏得发白。
派去追捕的衙役回报,那黑衣刺客如同鬼魅般消失在城南错综复杂的陋巷深处,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和更深的阴影。
贡院替考毒杀案在陈母的证词和铁证下,进展迅速。
工部侍郎王伦被停职查办,其子王瑞在府中被缉拿时还试图反抗,最终被锁入重囚车,礼部数名涉事吏员亦被收监。
开封府内,卷宗堆积如山,审讯日夜不休。
然而,裴彦和林疏月都清楚,王瑞不过是个跋扈的纨绔,真正策划替考、精准下毒、甚至能派出死士灭口的幕后黑手,依旧隐藏在“梅堂”的迷雾之后。
陈启案,只是冰山一角。
裴彦案头烛火彻夜长明,处理贡院案后续之余,还要追查刺客线索。
林疏月被特许在验尸房旁一间狭小、但相对干净的耳室暂歇,沉重的棉衬镣铐并未卸下。周大斧日夜值守,独眼里也布满了红血丝。
就在这紧绷的弦即将绷断的黎明前,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嘶鸣,直接撕裂了府衙的寂静!
“报——急报——!”
一个浑身湿透、沾满泥浆的漕兵连滚带爬地冲进开封府正堂,声音嘶哑,带着极度的惊恐,“裴……裴大人,不好了,漕运使赵大人……赵大人他……暴毙在城南漕口的画舫上了!”
“什么!”刚刚才伏案小憩片刻的裴彦猛地抬头,眼中血丝密布,震惊与疲惫交织。漕运使赵德芳,掌管汴河漕运命脉,位高权重!他若出事,朝野震动。
没有丝毫犹豫,也顾不得胸口伤处的抽痛,裴彦霍然起身:“备马,周大斧,带林疏月,速去城南漕口。”
天色将明未明,汴河之上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薄雾,带着水腥气和早秋的寒意。
城南漕口,巨大的粮船、官船鳞次栉比,就静静地停在一边。
平日喧嚣的码头此刻一片死寂,兵丁衙役将一艘装饰华丽、挂着“赵”字灯笼的画舫团团围住,气氛凝重。
裴彦、林疏月、周大斧、苏云袖在漕兵引领下登上画舫。
一股浓烈的、令人作呕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未散的酒气、名贵的熏香、呕吐物的酸馊、还有……
一股极其微弱、顽固的腥甜。
画舫内厅,灯火通明,却更显压抑。地上散落着打翻的酒壶、碎裂的杯盏、揉成一团的锦垫。
一个身着三品绯色官袍、体态微胖的中年男子仰面倒在铺着波斯地毯的矮榻上,正是漕运使赵德芳。
他双目圆睁,瞳孔扩散,脸上残留着一种极度惊骇的表情,口鼻处有少量白沫干涸的痕迹。
几个穿着暴露、瑟瑟发抖的歌姬被兵丁看管在角落。
裴彦脸色阴沉,目光如刀锋般扫过现场。
他蹲下身,先查看赵德芳的尸体表面。
尸体无明显外伤,衣衫整齐,不像遭遇暴力,但口鼻处的白沫……像是窒息或某种中毒?
他还注意到赵德芳那双沾满泥污的官靴,靴底沾着一种颜色极其特殊的淤泥——深蓝中透着靛青,胶质厚重,粘性极强,正顺着靴底的纹路往下滴落。
“蓝靛泥?”裴彦眉头紧锁,用银簪刮下一点淤泥细看。
这种颜色和质地的淤泥,在汴河沿线,唯有城南漕口这一处,因早年染坊倾倒废料堆积河床而形成,辨识度极高。
赵德芳的靴子上沾满了这种泥,说明他死前不久,曾踏足过城南漕口特定的区域。
“发现赵大人时,他就这样了。”引路的漕兵小校战战兢兢地汇报,“昨夜赵大人宴请几位江南来的粮商,在画舫上饮酒作乐至深夜……今早船工发现时,人已经……凉了。”
“验尸!”裴彦起身,声音冷硬,目光投向林疏月。
林疏月上前,周大斧寸步不离。
她无视了歌姬们惊恐的目光和现场的奢靡狼藉,目光精准地落在赵德芳的尸体上。
她先观察了面部表情和口鼻白沫,又仔细检查了双手指甲(干净,无搏斗痕迹)。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赵德芳裸露的脖颈处。
在晨光和灯火下,赵德芳脖颈侧面靠近耳后的位置,皮肤呈现出一种极其不自然的、淡淡的蓝紫色。
那颜色极淡,混杂在尸斑初现的暗红中,若非她眼力惊人且观察角度刁钻,极易被忽略。
林疏月的心头猛地一跳,一种极其熟悉又无比惊悚的感觉瞬间攫住了她。她立刻示意周大斧和苏云袖帮忙,费力地解开赵德芳绯色官袍的襟口,将尸身微微侧翻。
当赵德芳左侧腰肋部位暴露出来时,林疏月的呼吸瞬间停滞。。。。。。
只见那略显松弛的皮肤下,在尸斑尚未完全覆盖的区域,赫然呈现出数道延开来的、极其细微的深蓝色脉络。
那蓝色深得发乌,在皮下织成一张妖异而致命的网。。。。。。
这形态、这颜色!
林疏月的脑中想起父亲塞给她那页染血的《林氏秘录》残纸上,在描述某种极其隐秘的毒物时,曾用颤抖的笔迹勾勒过类似的图样。
旁边标注着两个触目惊心的小字——“蓝鸩”
一种提取自深海毒鮋与罕见蓝藻的混合奇毒,中毒者体表无显著伤痕,唯有肝区尸斑会呈现蛛网状深蓝脉络,遇银器则色泽更深。
“此毒……”林疏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指着赵德芳腰肋处那蛛网状深蓝脉络,“……名为”蓝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