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二约会网站的男人们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82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在美国做生意,不摔跟头,不吃苦头,是不会长进。陆忆青在经营餐厅时遇到巨大困难,却也让她认识了美国社会里的三教九流,增长了她的见识。或许在黑暗中看见的东西,比在光明时候看得更清楚。
自从艾瑞斯被接到他父亲那里候,陆忆青一个人感到极度的寂寞,她对男人的失望,没有任何信心再走进婚姻。想到王阿妹炫耀乔治给她买的戒指,她的快乐和乔治的沉默,让陆忆青感觉自己是一个傻瓜。难道就这样让自我伤感下去吗?独自承担痛苦一辈子吗?
打垮一个人的情感意志,不是别人,而是她自己,最不济也可以断尾求生。她离婚后体重暴减,伤心的人,无法进食。她也需要安慰和友谊,于是她开始上社交约会网站,想要填补她的情感黑洞;与其说是想找男人谈恋爱结婚,不如说是打发寂寞,她对重新陷入情感漩涡,提不起兴趣,她的心扉是关闭的。
那时候,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的互联网,每天都有新网站诞生,各种新花样。美国的约会网站,结婚与未婚的人都在上面,很难辨别,想在一堆玻璃石头里,要找一颗钻石,要看自己的运气。
她离婚以后,才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不堪,喜欢她的男人倒是不少。她何必为他和王阿妹去痛苦,作践她自己呢?她注册了多个约会网站,在一个宣扬生命短暂,及时行乐的约会网站上,认识了几个有着同样寂寞人生的美国男人,他们和她一样常在漫长的黑夜里失眠。她会约这些人到他的餐厅消费,感觉不好,就不会再见面。
一个双鱼座日本人与她同龄,是日本大公司派驻美国的,老婆在日本,在美国不甘寂寞,多个约会网站登记。他对陆忆青很有好感,带她去吃了日本人开的日本料理;他想找的人是旅伴兼情人,可以陪伴他坐私人飞机去墨西哥,要有美国的合法身份。陆忆青有张娃娃脸,外表看着年轻,四十多岁的人了,她没有时间去做有钱男人的玩伴,对名牌包与衣服早就失去兴趣,拒绝了他。
一个美国白人高大儒雅,带着金属边眼镜,从美国东部过来的金牛座男人,他对她很感兴趣。每天发了很多信息,催着见面,他是很忙的人,在本市时间不一定。他们在网上聊了几个星期,她拖着不见面,没有别的原因,她没有男人,想见谁就见谁,她不想再受任何男人制约。心情好就见人,心情不好就不见,她也想开了,约会与谈恋爱结婚是两回事。
第一次见面,东部男人请她去本城最昂贵的牛排屋吃饭,送她一条几百美元的项链,让她大吃一惊。聊天后知道,他在一家知名的国际公司做董事长,他比她大十岁,在本市有大豪宅,他一个人住。她没有去参观豪宅,她从来不敢去陌生男人的房子,只限于吃饭。他的全家都住在东部,家族有钱,老婆孩子都在东部,他因为身兼几家公司的董事,收入达上百万美元。
陆忆青不明白,他这样的身份,为什么会去上这种三教九流的网站,身边不应该有很多女人吗?他说自己经常出差,在网上登记,是想在每个城市找个固定的情人。她告诉他,自己是单身女人,想要搞事业,没有时间做谁叫谁到的情人,他很同情她也鼓励她做事业。没有过几个月,他告诉她要搬回东部,企业被并购,豪宅已经卖了。
另外一个喜欢音乐,射击的金牛座男人,比她小一岁。她喜欢他,因为从他那里她只听到对她的赞美,他们都喜欢乡村摇滚,带蓝调色彩的音乐。他是老实本分的蓝领阶层,有时候会带一束廉价的鲜花来约会吃饭,或去酒吧听音乐。金牛男晚上必须回家,老婆还有两个青少年女儿的纠缠,他无法脱身。
她也见了几个和她同龄的单身汉,有工程师,兽医,马术教练,企业老板等。她没有心情认真谈恋爱,不想跟任何人进入婚姻,简单的约会聊天,很难找到什么感觉。她和常来酒吧的几个女人,去了几个跳舞酒吧;夜晚寂寞的各色男女,相互打量着对方,看谁可以发展成炮友,跑过来聊天搭讪,美国是很现实的社会。
现场乐队是她的心仪的地方,她和西昂娜去了一家,现场乐队爵士乐队酒吧,在那里认识了一位非裔混血男人;曾经的运动员,身高接近两米,他们聊天起来像老熟人,他带她们去看NBA球赛。他的母亲是白人,父亲是非裔,他心仪的女人是白人。他离过婚,有自己的小公司,他认识很多女人。运动员社交水平一流,没有找到他心仪的白人女朋友,他是一个水瓶座男人。
大部分喜欢亚裔女人的西方男人,喜欢亚裔女人的顺从,亚州文化经过时代的传承,将女人训练得温顺谦虚,外貌长相智商的个体区别,并不重要。传统的亚裔女性专注家庭,顺从丈夫,养儿育女,不关心外面的世界。外面的政治社会风暴,对她们没有影响,她们认为参与社会活动是男人的事情。即使受教育的亚裔女性,积极工作,努力赚钱,对于参与像男人一样的社会活动,还是极少。世代的东亚文化对女性是一种无形的枷锁。
西方社会的女性抗争自己的独立地位,是世代斗争换来的。陆忆青有一次去爱尔兰旅游,看到古老的监狱里展出,一位女性画像;这位女性在男权社会,抗争女性的投票权,被投进监狱很多年。她唤醒女性力量的觉醒,爱尔兰女性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投票权。美国六十年代平权运动,很多非裔女性与男人一起上街,争取平等权利。看着自信的西方独立女性,有着不堪的历史经历。
近水楼台先得月,自从陆忆青开了餐厅,地理位置靠近唐人街,各种经营需要,做广告,采购,雇佣员工,自然进入了华人社区;她在餐厅里举办过相亲活动,女多男少,也就作罢。
中国城新建的商业建筑多,没有其他老城市的唐人街楼牌。各种华人超市里都是免费的中文报纸,有宗教的报纸,台湾人的报纸,中国新移民的报纸。因为刊登广告她认识了这些媒体记者,他们既写文章也拉广告。记者王欢生有自己的网站,刊登中文广告城市的各种活动都用中文,很受欢迎,中国新移民的《华侨报》报社记者黑鱼,是编辑负责人,也面临拉广告的压力,他是能说会道的机灵人。陆忆青都在他们报社网站刊登活动消息和广告,生意不成朋友在,她和记者们曾经打成一片,了解中国城动态。
餐厅收入仍然在亏损状态,她开始有了转卖餐厅的念头;经常来吃饭的一位穆斯林客人,有意买下来改造成穆斯林餐厅,这个广场也是中东人的地盘。当她把想法告诉广场的房东,他明确地拒绝,就算空着也不能转给穆斯林餐厅,害怕同他的穆斯林自助餐厅形成竞争。穆斯林之间的相互防范,这就是美国现实社会的真实模样。
陆忆青的约会活动,没有什么收效;大部分人的心态和她一样,找个临时可以安慰的人而已。约会网站上的选项之一,你想要长久关系或者短期关系,有选择长期的,也不少只选择短期。已婚的男人在网上找新鲜刺激,离婚的男人,找女人也未必要走进婚姻,不过是比已婚男人多了一份自由。男男女女都在寻找,一个去填补情感缺失的那部分,既然离婚过,变得更加现实,相互掂量是否有利于自己。
约会是一场马戏表演,各显身手,表演完毕下场,回来再看第二场的几率极少。
人生像是赌场里的俄罗斯大转盘,转到一个骨节点,停留两三年,那最坏的两三年,熬过去了,就会松口气。过上几十年平淡或者刺激的生活,等待下次两三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就这样周而复始地走完一生。
有次陆忆青梦见自己掉进水井里,很多人在井边看,她隐约地看见一根绳子,想要抓,却总也抓不住,她卷缩在井底,等待绳子掉下来,给她求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