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厚黑初窥与“弃子”的哀鸣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8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赵曼办公室对面那个空置的工位,从此成了林晓晓的专属战场。与总监室仅隔一道磨砂玻璃墙,赵曼那极具压迫感的身影即使模糊,也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灭绝师太”那清冽的香水味和无声的威压。
    崭新的《厚黑学》摊开在桌面上,深蓝色的封面透着一种冰冷的厚重感。林晓晓翻开扉页,指尖划过那些充满机锋的古文案例——“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笑里藏刀,口蜜腹剑”…字字句句,都像在剥开人性最阴暗的肌理。这与她信奉的“硬扛”和毒舌反击,是完全不同的维度。
    她强迫自己沉下心阅读。然而,一夜未眠的疲惫、U盘里那触目惊心的罪证带来的冲击、以及对父亲病情的担忧,如同无数只小虫啃噬着她的注意力。眼前的文字扭曲跳跃,艰涩的理论难以进入她被现实重压填满的大脑。赵曼那句“我要看的,不是书摘”像紧箍咒一样勒着她。
    “啪嗒!”一支昂贵的金属签字笔被随意地丢在磨砂玻璃墙内侧的办公桌上,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过来。这是赵曼不耐烦时惯用的信号。
    林晓晓一个激灵,立刻挺直背脊,深吸一口气,将目光死死钉在书页上。硬扛!这次是扛着脑子去理解这些冰冷的权谋!
    就在她与古文鏖战、太阳穴突突直跳时,一封新邮件提示弹了出来——来自周远。主题是:“远航科技提案最终版数据确认及QA预演安排”。
    林晓晓点开邮件。正文是简洁的工作安排:下午三点,小会议室,进行提案前的最终数据核对和QA环节预演。附件是周远根据昨天反馈再次调整后的核心数据模型。邮件末尾,是一行不起眼的、浅灰色的小字:
    //模型V3已优化回归算法,显著降低CampaignB预测误差(详见Sheet3!CellM15公式迭代说明)
    又是隐藏注释!精准指向技术难点!
    林晓晓精神一振。比起艰涩的厚黑,周远这种高效、务实、直指问题核心的沟通方式,简直如同沙漠中的甘泉。她立刻点开附件,按照注释找到位置。果然,一个复杂的嵌套公式被清晰地标注了迭代逻辑和优化效果,旁边还附了简短的验证思路。困扰她半天的预测模型痛点,瞬间豁然开朗!
    一丝感激和莫名的暖意悄然滋生。她迅速回复邮件确认,并将周远优化后的模型整合进自己的PPT。效率因这精准的“技术支援”而提升不少。
    下午三点,小会议室。
    林晓晓抱着笔记本走进来时,周远已经在了。他正对着自己的平板电脑屏幕,手指飞快地滑动,眉头微锁,似乎在调试着什么。听到声音,他抬起头,目光在林晓晓脸上停顿了一瞬,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算是招呼。他今天换了件浅灰色的针织衫,显得没那么刻板。
    “开始吧。”周远言简意赅,示意林晓晓连接投影。
    预演主要是针对“远航科技”项目组内部,模拟客户可能提出的刁钻问题。林晓晓负责讲解方案主体和核心数据支撑,周远则重点负责技术实现和模型可靠性的答疑。
    起初还算顺利。林晓晓虽然疲惫,但方案早已烂熟于心,讲解清晰流畅。数据部分有周远优化后的模型支撑,底气也足了不少。
    然而,当项目组一位资深策划老刘抛出一个关于“用户行为预测模型底层逻辑与隐私边界”的尖锐问题时,气氛陡然紧张起来。这个问题触及了当前数据应用最敏感的灰色地带。
    林晓晓心中一紧,下意识地看向周远。这是技术核心问题,她不敢贸然回答。
    周远推了推眼镜,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镜片后的眼神却异常专注。他没有立刻回答老刘,而是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操作了几下,调出一个结构清晰的逻辑树图,投影到幕布上。
    “用户行为预测,核心是基于匿名化、聚合级的设备ID行为序列,通过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建模,”周远的声音平稳清晰,如同在讲解一段精密的代码,“数据采集严格遵循GDPR及国内《个人信息保护法》最小必要原则,原始数据在边缘节点完成脱敏处理,仅上传加密的行为向量特征。模型训练在封闭沙箱环境进行,输出结果为群体概率分布,无法回溯个体。隐私红线,是模型设计的底层逻辑约束。”他一边说,一边用激光笔精准地点在逻辑树的关键节点上,条理分明,逻辑严谨。
    他不仅回答了问题,更用直观的技术架构图和法律合规框架,彻底堵死了可能的质疑。老刘张了张嘴,最终点了点头,没再追问。
    林晓晓在旁边看着,心中暗暗佩服。周远的专业、冷静和那种将复杂问题拆解得如同精密仪器般的思维方式,让她看到了另一种强大的力量——技术的、逻辑的、规则的力量。这与赵曼的权谋心术截然不同,却同样有效,甚至…在某些领域更加无懈可击。
    预演结束,项目组成员陆续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林晓晓和周远在收拾东西。
    “刚才…谢谢。”林晓晓低声说,指的是他解围那个敏感问题。
    周远正在整理数据线,闻言动作顿了顿,抬头看她:“分内事。模型是我做的,边界我清楚。”依旧是那副公事公办的口吻。但林晓晓注意到,他整理线缆的手指似乎比平时慢了一点?是错觉吗?
    “那个…LSTM模型,”林晓晓忍不住问,带着一丝好奇和求知欲,“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真的比传统回归强很多吗?我看你注释里提到误差显著降低…”
    周远镜片后的眼睛似乎亮了一下,像是遇到了感兴趣的技术话题。他放下数据线,拿起平板电脑,迅速调出几张对比图表:“看这里。传统ARIMA模型在捕捉非线性跃迁和长期依赖上存在明显缺陷,尤其在CampaignB这种脉冲式活动后的衰减期…而LSTM的门控机制…”他开始讲解,语速比平时快了一些,虽然依旧夹杂着大量专业术语,但眼神专注,手指在图表上滑动,带着一种沉浸其中的光芒。
    林晓晓努力跟上他的思路,虽然很多技术细节听不懂,但那种对专业领域的纯粹热爱和自信的光芒,让她有些着迷。她发现,当周远谈论代码和模型时,他身上那种疏离感会减弱,整个人仿佛被点亮了。
    “…所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本身就是优化的重要环节。”周远做了个简短的总结,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得有点多,停了下来,推了推眼镜,恢复了平常的平静,“总之,数据没问题。”
    “嗯!懂了!”林晓晓用力点头,虽然可能只懂了三四分,但那份对专业深度的欣赏是真实的。“你的代码…逻辑真的很强。”她由衷地说。
    周远似乎怔了一下,随即几不可察地移开视线,耳根处似乎泛起一丝极淡的红晕?他含糊地“嗯”了一声,快速收好平板:“走了。提案会别迟到。”说完,几乎是有点匆忙地离开了会议室。
    林晓晓看着他略显仓促的背影,再想想刚才他侃侃而谈技术时发光的侧脸,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这个IT直男…好像有点可爱?
    然而,这份短暂的、带着一丝微妙暖意的好心情,在回到工位时被彻底击碎。
    她的座位上,坐着一个不速之客——苏婉。
    苏婉的样子比上次在咖啡馆更加狼狈。精心打理的头发有些凌乱,昂贵的妆容被泪水冲花,露出底下更加憔悴的底色。最触目惊心的是,她左脸颊上那块淤青非但没有消退,反而变得更加青紫肿胀,甚至边缘带着破皮的伤痕!她眼神涣散,充满了巨大的恐惧和绝望,身体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看到林晓晓回来,苏婉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猛地扑过来,死死抓住她的胳膊,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晓晓!救我!救救我!”她声音嘶哑,带着哭腔,充满了歇斯底里的惊恐,“他们要杀了我!李建国!王总监!还有李明那个疯子!他们知道了!知道我把事情告诉你了!他们不会放过我的!晓晓,看在…看在我们都是女人的份上!你救救我!你让我做什么都行!我知道他们的秘密!很多秘密!我都告诉你!”
    苏婉的哭喊声在安静的办公区显得格外刺耳,引来周围同事惊疑不定的目光。
    林晓晓的心猛地一沉!看着苏婉脸上那明显遭受了暴力的痕迹,听着她语无伦次的哭诉,再联想到U盘里那些冰冷的证据链…她明白,苏婉这枚棋子,因为她的警告和可能的泄密(也许是李建国查了咖啡馆监控?),已经被李建国他们视为——弃子!
    而弃子的下场…往往是最悲惨的。
    冰冷的寒意再次爬上林晓晓的脊背。猎人之路,不仅需要刀锋,还需要面对被猎杀者的…哀鸣。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