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 第77章:远足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59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小时候没有很强烈的感觉,但是现在,方月年总是时不时会有「大概没有比这更快乐的日子了吧」,这样的感受。
中考后的暑假,他们在山野间恣意奔跑时是这样,高一这个暑假,他们在清晨沿着高大舒朗的水杉长路散步时也是这样。
到后来,连一起走过的忙碌充实的整个高二里,他也时不时会这样想。
高二开学后,程冰依然是18班,从各科老师到同班同学都没有很大的变化,方月年就不同了,因为一至六班是文科班,经过一些整合和重排之后他到了9班,好在身边的同学一半以上都是原来的,孟小阳、李沛翔和陈宇汪魏都在,班主任也是原先的班主任,一部分新同学也很快就在学习生活中混熟了。
文理分科给大家带来的影响直接表现在成绩方面。
方月年虽然还能在班级前五屹立不倒,但年级排名一直在七十上下,直到高二最后一次月考,他才终于又挤进了理科前五十榜单。
程冰的情况稍微稳定,总是在七八名徘徊,但是前五的人轮番变更——这倒是老师们很愿意见到的,名列前茅的学生差距不大,竞争激烈,也有利于他们力争上游。
宿舍也经历了大更换,程冰没能住进方月年他们宿舍,他作为他们班唯一的住校男生,和17班一个住校生并到了一起,荣升两人寝。
秋去冬来,冬尽春归,一晃又进入五月份。
蝉鸣声声,学校里主干道两侧的香樟树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每逢晴朗的日子,浓密的枝叶在阳光下斑驳生辉,洒下悠长的清凉。
最后一次月考过后,高二只剩下期末考试,因为涉及到毕业班的水平测试,这次是全市联考,成绩也会有全市排名,「毕业班」三个字给到了大家前所未有的压力。
或许是为了给大家解压,也或许是为了让这群孩子适应一下将来的艰苦奋斗的一年,年级安排了一场远足活动。
这周六白天,大家都在为了明天的远足做准备。
这次活动,大家是以班级内部组队的方式来进行的,在李沛翔的号召下,他们很快凑齐了八人小组,包括六个男生和两个女生,各自分工。
两个女生主要负责带防蚊药水和防中暑、小伤小害的药,还有防晒霜和其他出门必须的纸巾湿巾之类的,方月年和孟小阳是负责带水果和基础食物,李沛翔负责大家的水,当然了大家还要各自带一些吃的东西,所有人在出发前背包还需要检查负重,太轻了不行。
这场远足如同军训拉练,声势浩大,学生们要从学校那个常年封闭、只在高三誓师时才打开的、有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大门出去——这可是莫大的荣幸,毕竟以前每个一中学生三年只能走一次正门。
队伍在周日的凌晨四点出发,步行近两个小时,天大亮,他们已经快到城郊了。
整个去往目的地的路上,大家基本能保持相对足够的体力,还能有心情拉歌,一开始大多正经的红色歌曲或者民谣小调,到后面前后班级形成对歌的架势,各式各样的歌就都出来了。
他们的老师也陪着一起走,然而老师们的体力多少有点比不过正当年华的高中生,好些走着走着就落后队伍了,然后又被后面其他班的学生起哄架秧子地催着往前追,一个个气喘吁吁,又是痛苦又是哭笑不得。
出了城郊后,路线基本都是山间公路,两旁盛放着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在晴空中无比热烈而美好。
在这段路上大家唱的歌比较统一,歌声悠扬清越,绵延不绝: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凭着这股年轻而青春的朝气,他们互相扶持、帮助又玩笑打闹着走完了这段路,甚至比预计的时间还早了半个小时到达。
中午的休整是自由但短暂的,大家拿出各自的食物乱七八糟拼到了一起,在草地上围成亲密的圈子,因为孟小阳的先知,他和方月年带的水果都是小番茄,黄瓜之类的,在干渴的队员当中成了相当抢手的物品。
经过了中午和一路的消耗,回去路上学生们的负重轻了很多,然而体力也快要枯竭,烈日灼烧下防晒霜如同虚设,大家脸上都发红发烫,有些甚至已经开始脱皮了。
班级大队伍渐渐不成样子。
他们小组队伍还勉强保持完整,但好几个人出现了脚腕疼痛,大腿抽筋的情况,不时需要停下来缓一缓。
在队伍散乱后,方月年终于和程冰接上头了。
原先觉得1班和18班属于天堑,可现在9班和18班也没好到那里去,除了出发列队的时候趁乱说了两句话,他俩去的路上根本就没见到。
现在见到了,彼此都汗流浃背,拖着沉重的腿,嘴唇干裂,满脸通红。
方月年正和汪魏一左一右扶着陈宇前进着,这人返程没多久就脚扭了,一落地就钻心疼,搞得大家都很紧张,刘淼带的云南白药喷雾都快要耗尽,孟小阳还在分发着剩余不多的水果和水,李沛翔则带了相机,很虎地还有力气拍摄。
“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我们的汪魏同学、方月年同学,他俩扶着的这位看似脚已经废了的是我们的陈宇同学,很显然他现在已经失去了自主前进的能力,需要靠着我们的队友扶持才能——哎?程冰,你怎么来啦?”
方月年一回身,看见程冰人已经在他身边了。
“你怎么来了?!”他惊喜,还在喘着,“你这是往回走了这么远的路,还是你们已经掉队掉到这么后面了啊?”
返程时是倒着来的,18班在最前面。
“我来,”程冰扶起他肩上陈宇的手臂,把人接到自己肩上,“我们还没落后这么多,他们在前面休息。”
“程校草,谢谢,谢谢啊。”陈宇憨笑,他靠着方月年的时候十分心安理得,现在换了程冰,着实有点不好意思。
“没事,”程冰轻声说,看向方月年,“我书包里有一盒山楂,刚才同学给的。”
方月年大呼「你就是我亲哥」,然后从他背包里翻了山楂出来,迫不及待掏了一颗扔进嘴里。
酸甜的果子对他来说是治愈系良药,他被酸得打了个激灵,程冰看他脸都皱起来了,还笑了一下。
李沛翔在前面咳了一声,继续拍摄并解说:“好,现在大家看到,对我们施以援手的是我们18班的学霸程冰同学,程冰同学仗义出手,这个体现了我们兄弟班级互帮互助的珍贵情谊……”
方月年一连吃了好几颗山楂果,这才舍得拿去分给大家,结果他是忍痛割爱,可除了沈晓晓吃了一颗外,其他人竟都拒绝了。
“这个太酸了,我吃不了,”刘淼耸耸肩,似乎还没吃已经被酸倒了,还不忘揶揄,“到现在还剩这么多是有原因的。”
方月年气笑了,“太好了,我自己吃!”
程冰看了看他,“你不要吃太多。”
“知道了知道了,”方月年随口答应,“不过你别脱离队伍太久,一会儿就回去吧。”
“嗯。”
他俩聊着,陈宇在旁边傻乐,“程校草,你也太疼我们年哥了,哎不对,等高三了你要不然到我们宿舍来吧,你现在宿舍是不是就两个人了啊?赶紧来吧,把那个17班的也带进来都没事,我们现在也才四个人,可宽敞了。”
孟小阳过来接替汪魏,李沛翔一见这情况,就把相机塞到别人手里,自己过去:“我来扶我来扶,你这小身板还扛得住他?让你翔哥来。”
陈宇还在傻乐,“呦,翔哥,你也挺疼我们小阳的啊,怎么样,要不然你高三也来住校?”
方月年无语白眼,凑到程冰旁边:“我不累,我来扶好了,你赶紧回去吧,哦对你脚没事吧?”
“没事,”程冰说,“跟你走一截,正好能赶上他们休息完。”
“你脸晒得好厉害,不知道会不会脱皮。”
“大概会,不过没关系,过几天就好了。”
李沛翔「哎」了一声,又没话找话说:“程冰你们班情况怎么样啊,我们刚才都超过11班的大队伍了。”
“前面不少人都在路边休息,不过16班好像挺厉害,听说已经有人进城了。”
一听这话,李沛翔就板了脸,“不是我说,你们实验班怎么能落后呢?到时候他们扛着班旗先冲到墨梅广场,你们多没面子啊。”
程冰低头一笑,“那也没办法。”
方月年在旁边嚼山楂,“你太操心了,你不是出发先还说我们要作为班级的第一支队伍回去的吗?现在呢?”
陈宇默默说:“啊,是我拖后腿了,对不起了各位兄弟姐妹。”
孟小阳暗笑,塞给了他一瓶水,“别睬他俩。”
李沛翔大呼小叫,“我也要喝水,阳哥,也给我一瓶。”
“你包里不是有吗?”
“那我也要有手拿啊!”
“哦好好好,给你给你……”
不过程冰总还是要回自己的小组队伍,不久也就走了。
剩下来几个人继续拉拉扯扯心酸艰辛地往回走,沿路都是腿疼脚疼不堪重负的同学们,脚步却都一直往前——等到最后的最后,他们终于回到了学校门口。
回去是从旁边那个常用的自动门进的,那边宽敞,两旁排排站着都是提前坐校车回去的老师们,一个个脸上心疼加慈爱,还在给他们吆喝搀扶,说赶紧去广场集合。
墨梅广场现在的场面和大早上出发的时候是完全两个样子,散落一地的学生们要么席地而坐,要么席地而躺,班旗被用数种奇怪的方式固定着,有的被学生们背靠背挤着,有的插在旁边梅树脚下的土里,也毫无队伍可言,各个班级交杂着,放眼望去满目心酸,先到的还各种给后面的加油,顺便还苟延残喘地唱班歌。
夕阳西下,给喷泉池边的朴树镀上了温暖的光辉,学生们疲倦,力竭,兴奋。
高二接近尾声,他们即将迎来生命中至关重要的高三,然而现在这一刻,大家都忘了压力,忘了烦恼,只记得这一天畅快淋漓的挥洒青春。
PS:远足的第二天是周一,不过高二集体下不来床,所以整个年级放了假,课调到周六上。
在家的学生倒没什么,住校生还得出来觅食,方月年现在的宿舍又调到了三楼,他好不容易爬下床铺,僵着两条腿,宛如八十老人般一步一挪打算去超市买吃的,在楼梯上偶遇一正在上楼的高二生,对方同样奋力抓着扶手,艰难抬腿往上走,彼此四目相对,愣了一秒后,忍不住噗嗤笑了。
作者闲话:
快速走过了高二,一段活泼,淋漓畅快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