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八十章:一首词,惊得周郎束手,一支笔,欲让天下归心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755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许都,司空府,议事大厅。
    时间仿佛在陈默提笔的那一刻被按下了慢放键。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钉在那支狼毫笔的笔尖上,看着它在素白的竹简上龙飞凤舞。大厅里静得可怕,只剩下笔锋划过竹简的沙沙声,以及众人越发粗重的呼吸声。
    曹操身体前倾,双手紧紧抓住案几的边缘,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他知道,陈默从不做无用之功。他此刻写下的每一个字,都将是解开他心中那个终极问题的钥匙。
    荀彧、荀攸等人则不自觉地向前走了几步,伸长了脖子,试图看清那一个个力透纸背、铁画银钩的墨字。
    他们是当世大儒,是书法大家,只一眼,便被陈默那雄浑开阔,又带着一丝飘逸的笔意所吸引。这字,如其人,看似守拙,实则锋芒内蕴。
    终于,陈默停笔,将笔轻轻搁在砚台之上。他没有回头,只是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离得最近的侍卫立刻小心翼翼地捧起竹简,先是呈到了曹操的面前。
    曹操迫不及待地接过来,定睛看去。
    没有长篇大论的战略分析,没有繁琐的数据罗列,竹简之上,只有寥寥数十字,是一首他们从未见过的词。
    曹操不由自主地低声念了出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念到这里,曹操的声音微微一顿。一股难以言喻的雄浑与苍凉,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他仿佛看到了历史长河的奔腾不息。
    看到了无数英雄豪杰在其中起起伏伏,最终都化为尘土。这种宏大的历史视角,让他这个自诩为当世第一英雄的人,也不禁感到一阵心悸。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念下去: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好!好!好一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当最后一个字念完,曹操猛地一拍大腿,仰天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酣畅淋漓的快意和一种得友如此,夫复何求的激动。
    他不是文盲,他本身就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之一,他怎能听不出这首词里蕴含的惊天之意!
    “哈哈哈哈!守拙啊守拙!你这一首《临江仙》,胜过十万雄兵!”曹操高高举起竹简,对着满堂将领谋士,大声吼道,“你们看!你们都看看!这就是守拙给我们的答案!”
    夏侯惇、曹仁等人面面相觑,一脸懵逼。
    “主公,这……这不就是一首词吗?虽然听着是挺带劲的,可这跟咱们打谁有什么关系?”夏侯惇挠着头,代表了所有武将的心声。
    荀彧却在此刻走了上来,他从曹操手中接过竹简,反复品读,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欣赏,逐渐变成了深深的震撼和敬畏。
    “元让,你错了。”荀彧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不只是一首词,这是先生为我们接下来的南征,定下的总纲领,是一篇传檄天下的战斗檄文!”
    他转向众人,解释道:“你们看,滚滚长江东逝水,开篇就点明了我们的目标——长江!浪花淘尽英雄,这是在告诉天下人,无论是过去的袁绍、吕布,还是现在的刘表、孙权,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终将被我们这股洪流所淘尽!”
    “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是何等的胸襟!这是在宣告,我们发动的,是终结乱世的统一之战,个人的荣辱得失在历史大势面前,皆是虚妄!而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则是在说,江山永固,人事代谢,只有顺应天命者,方能长久!”
    荀彧越说越激动,他指着最后一句:“尤其是这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帝王气魄!这是在告诉孙权、刘表之流,他们的抵抗,他们的挣扎,在不久的将来,都将成为我们庆功宴上的一段笑谈!先生这是在用最文雅的方式,说着最霸道的话!”
    经过荀彧这么一番“阅读理解”,满堂武将顿时恍然大悟,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
    “我懂了!我懂了!守拙这是在骂人啊!骂得还这么有水平!”
    “高!实在是高!不费一兵一卒,先用一首词把江南那帮人的胆给吓破!”
    “这比直接派人去骂阵可厉害多了!”
    曹操看着群情激奋的众人,又看了一眼旁边依旧云淡风轻的陈默,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陈默的用意绝不止于此。
    这首词,不仅是说给敌人听的,更是说给天下士子百姓听的。它所展现出的那种超越个人恩怨、着眼于历史大势的宏伟格局,足以吸引无数有识之士前来归附。
    这是一种文化上的降维打击!
    “传我命令!”曹操当机立断,“将守拙这首《临江仙》谱上曲,立刻派人送往荆州、江东,让城头的守军,江上的船夫,都给孤唱起来!孤要让这歌声,飘过长江,传遍江南的每一个角落!”
    杨老师,罗老,对不住了,您二位的神作,我先拿来用用了。主要是这玩意儿B格太高,用来搞心理战简直是核武器级别的。
    周郎啊周郎,不知道你听到这首来自一千八百年后的神曲,会作何感想?可别当场心态爆炸哦。
    ……
    与此同时,长江之上,柴桑。
    都督府内,水榭之中,一场酒宴正在进行。
    主座上的青年将军,英姿勃发,顾盼之间,神采飞扬。他便是江东大都督,周瑜,周公瑾。陪坐于他身旁的,是长厚仁德的鲁肃,鲁子敬。
    “公瑾,北方曹操,新定河北,兵锋正盛,我等不得不防啊。”鲁肃放下酒杯,忧心忡忡地说道。
    周瑜闻言,俊朗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傲然的冷笑:“子敬多虑了。曹贼虽号称百万,然多为北方旱鸭子,岂识水战?有此长江天堑,他便是插上翅膀,也飞不过来!来,喝酒!”
    他举起酒杯,正要一饮而尽,却听得府外传来一阵喧哗,一名亲卫匆匆跑了进来,神色慌张。
    “报!都督,江上……江上到处都在传唱一首怪词!”
    “一首词?何事惊慌?”周瑜眉头一皱,很是不悦。
    “都督,您听……”亲卫话音未落,一阵悠扬而又带着几分苍凉的歌声,顺着江风,隐隐约约地飘了过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歌声由远及近,越来越清晰,仿佛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同时吟唱。那歌词,那曲调,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魔力,瞬间穿透了酒宴的喧嚣,直击人心。
    周瑜脸上的笑容,在听到第一句时,便凝固了。
    当他听到是非成败转头空时,他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传入耳中时,他握着酒杯的手,青筋暴起。
    最后,那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如同惊雷一般在他耳边炸响!
    “啪嚓!”
    一声脆响,他手中的青玉酒杯,竟被他生生捏得粉碎!锋利的瓷片划破了他的手掌,鲜血顺着指缝滴落,但他却浑然不觉。
    他的脸色,已是一片煞白。
    “公瑾!你这是……”鲁肃大惊失生,连忙起身。
    周瑜没有理他,只是死死地盯着北方,一字一顿地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北方……陈守拙!”
    他不需要任何人告诉他,他也知道,能写出这种词的人,普天之下,除了那个在颍川时便已展露出经天纬地之才的陈默,再无第二人!
    “此人……此人好大的气魄!”周瑜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恐惧,“他不是在写词,他是在告诉我周瑜,告诉我江东,我们的所有努力,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场笑谈!”
    鲁肃听着那回荡在江天之间的歌声,感受着其中那股吞食天地的霸气,也不禁打了个寒颤。
    “来人!”周瑜猛地站起,鲜血淋漓的手指向北方,“给我查!我要知道,写这首词的陈守拙,他究竟想干什么!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一夜,长江无眠。
    一首《临江仙》,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拨动了天下风云的琴弦,也让江东最顶尖的智者,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北方那位先生的恐怖压力。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