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六章: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033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初夏的阳光,温暖而不灼热,洒在邺城东郊一座崭新的建筑群上。
这里,便是陈默力主创办的北方学宫。
与当时主流的,只招收世家子弟的私学不同,这座学宫的校门,向所有人敞开。数千名学子,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他们之中,有衣着光鲜的世家公子,有家道中落的寒门士子,有满身布衣却眼神渴求的商贾之子,甚至还有几个在屯田区因表现优异而被特别推荐来的农家少年。
他们怀着忐忑、激动、好奇的心情,聚集在学宫中央宽阔的广场上,等待着那场将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开学典礼。
广场前方的高台上,曹操及一众文武官员早已落座。曹操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脸庞,心中感慨万千。
他侧过头,对身边的陈默低声道:“守拙,孤以前只知招揽贤才,却从未想过,可以亲手制造贤才。你这一手,釜底抽薪,高明!实在是高明!”
陈默微微一笑:“主公,种下一棵树,十年后可得栋梁。种下一批读书人,百年后,可得一个盛世。”
吉时已到,在万众瞩目之下,陈默作为学宫的山长(校长),缓步走到了高台正中央。
他没有拿任何讲稿,只是静静地看着台下数千双明亮的眼睛。广场上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传说中的“仁圣”身上。
他会说些什么?
是之乎者也的圣人文章?还是安邦定国的宏大策略?
陈默清了清嗓子,洪亮而又清晰的声音,通过他设计的简易扩音结构(一个巧妙的共鸣喇叭),传遍了广场的每一个角落。
“诸位学子,诸位同僚,主公在上。”
“今天,我站在这里,只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缓缓问道:“你们,寒窗苦读,十年一剑,所为何事?”
这个问题,让台下的学子们一阵骚动。
为求取功名?为光宗耀祖?为荣华富贵?
这些答案在他们心中盘旋,却又觉得在如此庄重的场合说出来,未免有些俗气。
看着他们迷茫而又思索的表情,陈默没有让他们回答,而是继续说道:“在座的各位,出身不同,家境各异。但自今日起,你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北方学宫的学子。我希望你们记住,读书,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不是为了家族的兴盛,而是为了肩负起更大的责任!”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和力量。
“我希望你们,能为天地立心!”
此言一出,全场皆寂。那些饱读诗书的名士和官员,无不神色一凛。为天地立心?好大的气魄!
“何为为天地立心?就是要在如今这个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的乱世,为天下重新确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让仁义道德,重新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我希望你们,能为生民立命!”
台下的寒门子弟和农家少年,听到生民二字,身体不由自主地一颤,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
“何为为生民立命?就是要让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每一个百姓,都能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让他们活得有尊严,有希望!这,就是你们未来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我希望你们,能为往圣继绝学!”
那些世家子弟和老学究们,听到此句,无不肃然起敬,甚至有人激动地站了起来。
“何为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把自仓颉造字、孔孟传道以来,我**数千年积淀下来的经史子集、诸子百家,那些在战火中被焚毁、被遗忘的璀璨文明,重新整理、传承、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后代,知道我们从何而来!”
说到这里,陈默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了最后的呐喊:
“我更希望你们,能为万世开太平!”
“轰!”
这最后一句,如同一道贯通天地的闪电,劈开了所有人思想的桎梏!
为万世开太平!
这已经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宏伟到令人颤栗的终极理想!
张载先生,对不住了,您的横渠四句,我先借来用用了。没办法,给这帮熊孩子们打鸡血,没有比这更好的口号了。
版权费,回头一定多烧点纸钱给您,保证是天地银行发行的硬通货!
整个广场,死一般的寂静。
数千名学子,无论是世家公子还是寒门少年,都被这四句话彻底震撼了。他们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颤抖,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从心底喷薄而出。原来,读书的意义,可以如此的伟大和崇高!
寂静过后,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雷鸣般的掌声,如同山呼海啸,席卷了整个广场!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学子们自发地高喊着,一遍又一遍,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直冲云霄。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感觉自己的人生,在这一刻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
高台上,夏侯惇听得目瞪口呆,他捅了捅旁边的曹仁:“子孝,俺听不懂,但俺大受震撼!守拙这嘴,比咱们的攻城锤都厉害!”
荀彧的眼中,异彩连连,他喃喃自语:“为万世开太平……守拙之志,竟至于斯!我等,确实是……看轻他了。”
曹操缓缓站起身,看着台下那群情激奋的学子,看着那个站在台中央,身形并不魁梧,却仿佛能撑起天地的陈默,他的心中,第一次涌起了一丝……敬畏。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麾下将不仅仅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更将拥有一个坚不可摧的,用共同理想凝聚起来的灵魂。
而赋予这个团体灵魂的人,正是陈默。
开学典礼,在经久不息的呐喊声中结束。
但横渠四句,却像一颗颗火种,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学子的心中,并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燃烧成燎原之火,照亮整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