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月下长谈,谁是执棋者,谁为棋子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477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夜深了。
    司空府的盛宴早已散去,喧嚣与浮华如同潮水般退去,只留下清冷的月光,洒在寂静的庭院里。
    陈默没有回自己的府邸,而是被曹操单独留了下来。地点不在威严的议事厅,也不在奢华的宴会厅,而是在曹操的书房——一个名为观沧海的小阁楼。
    这里是曹操最私密的空间,除了少数几位心腹,外人绝无可能踏入。阁楼不大,陈设简单,四壁挂满了地图,书架上堆满了兵书和各地呈上来的简牍。
    一股淡淡的墨香和陈年竹简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
    曹操换下了一身朝服,只穿着宽松的常服,亲自为陈默煮着茶。沸水在小火炉上“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茶叶在陶釜中翻滚,散发出清雅的香气。
    “守拙,尝尝这个。”曹操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递给陈默,“这是从荆州那边弄来的好茶,据说当年你和孔明、士元他们在隆中品评天下时,喝的就是这个。”
    陈默接过茶杯,入手温润。他闻了闻茶香,点了点头:“确实是熟悉的味道。只是,物是人非了。”
    一句物是人”,让两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当年的颍川少年,如今各为其主。诸葛亮(孔明)在荆州辅佐刘备,庞统(士元)不知所踪。
    周瑜(公瑾)和鲁肃(子敬)在江东扶持孙权,徐庶(元直)则在不久前辗转来到了曹营。他们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如今,却成了棋盘上最大的对手。
    “唉,这该死的命运。想当年我们几个在宿舍里,一边吃着火锅唱着歌,一边吹牛逼说以后要怎么怎么样。孔明那小子,天天抱着他的羽毛扇装深沉,其实就是个技术宅,我给他的那本《几何原本》估计都快被他盘包浆了。公瑾最爱臭美,天天研究怎么用我的香皂洗脸能更白一点。现在倒好,一个个都成了BOSS级别的人物,以后在战场上见面,是先叙旧,还是先放箭?”陈默心中闪过一丝怅然。
    “是啊,物是人非。”曹操打破了沉默,他看着窗外的月亮,幽幽地说道,“孤知道,你和他们交情匪浅。将来,若是在战场上相遇,你会如何?”
    这是一个极其诛心的问题。
    它考验的,是陈默的立场和忠诚。
    陈默没有丝毫犹豫,他抿了一口茶,茶水的苦涩在舌尖化开,随即涌上一股回甘。
    “主公,”他放下茶杯,目光清澈而坚定,“昔日在颍川,我等是友。但自出山各择其主之日起,我等便只剩下敌我。战场之上,没有朋友,只有生死。若与孔明、公瑾他们对阵,默必将全力以赴,为主公取其首级,绝不容情。”
    他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曹操紧紧地盯着他的眼睛,似乎想从里面看出一丝一毫的虚伪。但他看到的,只有坦诚。
    良久,曹操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好!有你这句话,孤就放心了。孤不怕你有朋友,就怕你忠奸不分,敌我不辨。”
    他知道,陈默这样的人,一旦做出了选择,就不会再有任何动摇。他的理智,永远驾驭着他的情感。
    书房里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曹操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主公,而更像一个与忘年交谈心的长辈。
    “守拙,今夜之事,你是不是早就料到了?”曹操指的是孔融发难一事。
    陈默笑了笑:“孔文举此人,名大于实,性情高傲,又视我等军功之人为寇仇。我得胜归来,风头正盛,他若不跳出来,反倒奇怪了。至于那些通敌的书信,不过是顺手为之。我早就派人盯着那些与鲜卑有染的商路了,总要抓几个典型,杀鸡儆猴。”
    曹操听得是既欣赏又心惊。这个年轻人,走一步,看三步,甚至把所有人的反应都计算在内。与他为敌,简直是噩梦。
    “你这只猴,杀得好啊!”曹操抚掌大笑,“经此一事,朝中那些老顽固,至少能安分一两年。也为我们接下来的大计,扫清了一些障碍。”
    说到“大计”,曹操的眼神再次变得锐利起来。他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问出了那个在他心中盘桓已久的问题:
    “守拙,北方已定,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这已经不是主公在向下属询问,而是将整个曹魏集团的未来,交到了陈默的手中。
    陈默知道,这才是今夜长谈的核心。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那副巨大的地图前。地图上,曹操的势力范围用红色标注,占据了整个北方。
    南方的荆州,被刘备和刘表残部占据,是绿色;江东的孙权,则是蓝色。三块颜色,泾渭分明,预示着未来的天下格局。
    “主公,如今我军虽然号称百万,但北伐之后,士卒疲惫,钱粮消耗巨大,短期内,不宜再动大的刀兵。”陈默的手指,点在了地图的中央,许都和邺城的位置。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练内功。第一,全面推行我在北疆试行的考成法和均田令,整顿吏治,发展生产,积蓄国力。此事必会遭到巨大阻力,但有今夜孔融之事在前,想必会顺利许多。”
    “第二,全力发展格物院。主公,时代变了。未来战争,不仅仅是兵马多寡的较量,更是后勤、装备和技术的较量。我已命格物院着手研究一种新的炼钢之法,若能成功,我军兵甲的精良程度,将远超天下任何诸侯。此外,还有水力器械、马车悬挂系统、以及……一种能日行千里的通讯之法。”
    陈默没有说得太具体,但仅仅是这几句话,就让曹操听得热血沸腾。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工业化的强大帝国,正在陈默的描绘中,缓缓升起。
    “第三,”陈默的手指,从北方,缓缓滑向了南方,停在了荆州和江东的交界处——赤壁。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我们的目标,始终是天下一统。而我们最大的敌人,有两个。一个是占据江东,坐拥长江天险的孙权。另一个,是看似弱小,却占据大义名分,又有诸葛亮辅佐的刘备。”
    “孙氏在江东,历经三代,根基稳固,且周瑜、鲁肃皆是人杰,水军更是天下无双,强攻不易。而刘备,虽是飘零半生,但他汉室宗亲的身份,是一面极具号召力的旗帜。诸葛亮此人,我与他相交多年,深知其能。他志向高远,谋略深沉,擅长以弱胜强,以奇制胜,绝不可小觑。”
    曹操凝神静听,陈默的分析,与他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所以,”陈默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我们下一步的战略,不是急于南下,而是要伐交。利用我们强大的国力,对荆州和江东,进行经济渗透和政治分化。同时,在内部,我们要开始大规模的整训水军。我已有一套完整的水军训练和造船方案,只需三年,我们便可打造出一支足以与江东水师抗衡,甚至超越他们的强大舰队!”
    “三年之后,国富民强,水军大成,届时我们再挥师南下,便如泰山压顶,一战可定!”
    陈默的话,掷地有声。他为曹操规划的,是一条稳扎稳打,却又势不可挡的霸王之路。先强内,再攘外,不打无准备之仗。
    曹操听完,激动地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他看着陈默,就像看着一件稀世珍宝。
    “好!好一个练内功,好一个伐交,好一个三年之约!”曹操用力一拍桌子,“守拙,从今日起,孤便将这天下,交到你手中!吏治、农桑、格物、练兵,所有的一切,都由你来总揽!孤,只要最后的结果!”
    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放权!
    几乎等同于将整个曹魏的军政大权,都托付给了陈默一人。
    陈默心中也是一震,他知道,自己今夜的这番话,彻底赢得了曹操的全部信任。
    “卧槽,这是要让我提前当上丞相的节奏?压力山大啊。不过也好,权力越大,能做的事情就越多。我的大基建计划、义务教育试点、全民卫生运动,终于可以提上日程了。三国,准备好迎接一个全新的版本了吗?”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在门外轻声禀报:“主公,安北候府上送来一封急信,指明要亲手交给候爷。”
    曹操和陈默都是一愣。这么晚了,会有什么急信?
    信被呈了上来。信封是普通的牛皮纸,上面没有署名,只有一个小小的,用特殊手法折出的结。
    陈默看到那个结,瞳孔微微一缩。
    这是他和当年颍川那几个好友之间,独有的联络暗号。
    他拆开信,里面只有一张小小的纸条,纸条上,也只有八个字,字迹飘逸,如卧龙腾空:
    “东风已备,西蜀路遥。”
    陈默拿着纸条,久久不语。
    这是诸葛亮的字迹。
    东风已备,指的是江东孙权已经做好了联合抗曹的准备。西蜀路遥,则暗示了他自己未来的去向,以及那条通往三分天下的艰难道路。
    这既是一句问候,也是一句提醒,更是一句无声的战书。
    他在告诉陈默:我们,终将在棋盘的两端,进行最终的对决。
    曹操看着陈默凝重的表情,问道:“守拙,是谁的信?”
    陈默将纸条递给曹操。
    曹操看完,沉默了片刻,随即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好一个东风已备!好一个诸葛孔明!他这是在向你下战书啊!”
    笑声中,充满了枭雄的豪迈与自信。
    陈默也笑了,他将纸条凑到烛火上,看着它化为灰烬。
    “主公,看来,我们的对手,已经等不及了。”
    “那又如何?”曹操眼中战意升腾,“有你在,孤何惧之有!不管是东风,还是西风,这天下,最终只能吹我北方的雄风!”
    月光下,君臣二人相视而笑。
    陈默走出观沧海阁楼,抬头仰望着邺城的夜空。月朗星稀,一片宁静。
    但他知道,在这片宁静之下,整个天下,已经因为他的归来,和他与曹操的这次长谈,而开始剧烈地转动起来。
    未来的道路,充满了荆棘与挑战,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他感受着胸中那股熟悉的,名为“权柄”的重量,也感受着那份来自千年之后的,孤独的使命感。
    “那么,游戏,正式开始吧。”他轻声自语,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