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战后第一课:如何科学“养”胡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79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夜色如墨,泼洒在广袤无垠的漠北草原上。刚刚经历了一场血腥大战的土地,空气中还弥漫着铁锈与草木混合的独特气息。
然而,曹军的中军大帐内,却是一片与外界的死寂截然相反的火热喧嚣。
巨大的牛油火把烧得噼啪作响,将一张张兴奋到涨红的脸庞映照得格外清晰。地上随意丢弃着啃光的羊骨,醇厚的马奶酒香气与浓烈的男子汗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最原始的胜利交响乐。
“痛快!他娘的太痛快了!”夏侯惇灌下一大口酒,粗犷的脸上那只独眼闪烁着骇人的光芒,“那帮鲜卑崽子,平日里跟狼一样,今天还不是被我们打成了狗!主公,末将请命,将那三万多俘虏全部坑杀,以他们的头颅,在边境筑一座京观!看以后谁还敢南下牧马!”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引来一片附和之声。
“元让将军说得对!对付这些胡人,就不能心慈手软!”曹仁瓮声瓮气地说道,他常年镇守边疆,深受其害,“杀了他们,夺了他们的牛羊和女人,这才是对勇士最好的赏赐!”
“没错!我早就看上他们那批大宛马的后裔了,神骏得很!”曹洪已经开始盘算战利品的分配,搓着手,满脸都是贪婪的笑意。
主位之上,曹操身着便服,脸颊因饮酒而泛着红光,他抚着短须,听着麾下爱将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满意与自得。这场大胜,意义非凡。
它不仅彻底打残了近年来最为活跃的鲜卑部落,更重要的是,它向天下证明了,他曹操的军队,不仅能平定中原,更能将兵锋直指塞外,建立不世之功。
他享受着这种氛围,享受着胜利带来的狂喜。杀戮,是这个时代解决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京观,更是震慑宵小、彰显武功的标配。他几乎就要点头同意夏侯惇的提议。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略显清冷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帐内所有的嘈杂。
“元让将军,杀了他们之后呢?”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陈默正坐在角落里,手里端着一杯早已冷掉的茶,火光在他清秀的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让他那双深邃的眸子显得愈发幽暗。从庆功宴开始,他就一直很安静,仿佛这场惊天动地的大胜与他无关。
夏侯惇愣了一下,随即粗声大气地反问:“之后?之后当然是天下太平,边境无忧了!守拙,你这是什么意思?”
陈默放下茶杯,缓缓站起身,环视了一圈帐内神情各异的将领和谋士,最终将目光落在曹操身上。
“主公,诸位将军,”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一场战斗的胜利,并不代表一场战争的结束。鲜卑人,就像这草原上的狼,杀了一批,要不了几年,就会有新的一批从更北的苦寒之地迁徙而来,甚至会更凶、更饿。京观能震慑一时,却不能震慑一世。我们的敌人,不是某一个部落,而是这片草原本身,是它贫瘠的土地和残酷的生存法则。”
赢了就想开香槟分装备?太天真了!这顶多算打完了新手村的精英怪,真正的41人团队副本边境长治久安才刚刚开启好吗?战后重建、敌对势力资源整合、维稳与发展……这每一项都是要考的重点,居然还停留在坑杀这种原始版本,我的天,这届学生真难带。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兜头浇在了众人狂热的头顶上。帐篷里的气氛瞬间冷却下来,连曹操脸上的笑意也收敛了许多,他微微坐直了身子,示意陈默继续说下去。
“守拙,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发问的是荀彧,他一直没有参与将领们的讨论,此刻眼中带着探寻的光芒。
陈默走到帐篷中央的巨大沙盘前,那上面清晰地标注着此次战役的进军路线和战场态势。他随手拿起一根小旗,插在了代表鲜卑王庭的位置。
“杀戮,是最低效的统治方式。因为尸体,不会创造任何价值。”陈默一字一顿地说道,“这三万多俘虏,以及他们身后那近十万的妇孺老弱,不是我们的包袱,而是我们……最宝贵的战利品。”
“什么?”夏侯惇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守拙,你没喝多吧?一群随时可能反咬一口的胡人,是宝贵的战利品?”
“他们是劳动力。”陈默解释道,“他们可以为我们放牧牛羊,可以去开垦那些我们汉人不愿去的苦寒之地,甚至可以去挖掘我们新发现的铁矿。杀一个精壮男子,我们只是少了一个敌人;但如果我们能让他为我们所用,我们就多了一个劳力,多了一份产出。二十年后,他的孩子如果接受我们的教化,甚至可以成为我们忠诚的士兵。这笔账,怎么算都比单纯的坑杀要划算得多。”
他顿了顿,从怀中掏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竹简,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缓缓展开。
“这是我草拟的一份《关于鲜卑降众安置与边境长治久安的管理办法》,请主公和诸位参详。”
这个长得有些拗口的标题,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面面相觑。管理办法?这是个什么东西?
曹操饶有兴致地接过竹简,身旁的郭嘉和荀彧也立刻凑了过去。
竹简上,用清晰的隶书,分条列款地写着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措施:
第一,设立归义都护府,总管所有降众事宜,将所有俘虏打散,按家庭为单位,重新编户齐民。
第二,划分教化区与生产区。青壮年劳力集中至生产区,进行屯田、放牧、采矿等高强度劳动,由军队严加看管。其家人则安置于教化区,保证基本温饱。
第三,推行积分制。凡在生产区表现良好、完成劳动定额者,可获得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更好的食物、布匹,甚至可以申请将家人接来同住。表现突出者,可获得良民身份,拥有少量私人财产。
第四,强制推行汉化教育。所有十二岁以下的鲜卑孩童,必须进入官方设立的学堂,学习汉语、汉字、汉礼。教材统一编撰,以忠君爱国、华夷之辨为核心思想。
第五,鼓励通婚。凡汉人士兵或百姓,愿意娶归义女子为妻者,官府给予田地和金钱奖励。其后代,自动获得汉人身份。
……
一条条,一款款,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整个中军大帐内,只剩下曹操和谋士们粗重的呼吸声。将领们已经完全听傻了,他们感觉陈默说的每一个字他们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却仿佛是天书一般。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样子。军事占领+劳动改造+文化覆盖+户籍制度+通婚融合,一套组合拳下来,直接从物理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双重格式化。什么鲜卑,以后只有给我打工的魏人。这叫什么?这叫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关系的降维打击!
“守拙……”曹操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着陈默,“你这是……要把他们变成我们汉人?”
“不。”陈默摇了摇头,纠正道,“是让他们从心底里,渴望成为我们魏人。主公,仁义和王道,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跟着我们,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当一个鲜卑人发现,说汉话、穿汉服、遵守我们的律法,能让他的孩子吃饱穿暖,能让他拥有自己的财产,甚至能得到尊重时,他会比我们更积极地去维护这个体系。这,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
郭嘉倒吸一口凉气,他那双总是带着几分戏谑的眼睛里,此刻满是震撼。他终于明白陈默要做什么了。这已经不是战争的范畴了,这是一种……文明的吞噬!
“妙啊……实在是妙!”荀彧抚掌赞叹,他从这套办法里,看到了儒家有教无类理想的另类实现,更看到了一个强大、稳定、不断扩张的帝国雏形,“守拙此策,若能功成,可保我北境百年无忧!”
曹操紧紧攥着那卷竹简,手背上青筋暴起。他的内心正在进行天人交战。作为一代枭雄,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套方案中蕴含的恐怖力量和巨大诱惑。但他同样有疑虑,这太新了,新到让他感到一丝不安。
“可是……养虎为患,又当如何?”他问出了和夏侯惇一样的问题,但分量却重得多。
陈默微微一笑,自信地答道:“主公,我们养的不是虎,是羊。只要我们手中的刀足够锋利,羊,就永远只会是羊。而且,是一群会为我们产奶、产肉、甚至会帮我们看门抵御野狼的羊。”
他的话,彻底打消了曹操最后的疑虑。
“好!”曹操猛地一拍桌案,站起身来,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就按守拙说的办!此事,由你全权负责!我倒要看看,你陈守拙,能给孤养出一群什么样的胡人来!”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荆州襄阳。
一处清幽的宅院内,月光如水,洒在竹林间。两个年轻人正对坐弈棋。一人羽扇纶巾,面如冠玉,正是被誉为卧龙的诸葛亮;另一人神情沉稳,目光锐利,乃是他的好友徐庶。
一名仆人匆匆走来,递上一封从北方传来的密报。
徐庶展开信纸,只看了一眼,脸色便微微一变。“孔明,你看。”
诸葛亮接过信,借着月光细细读了起来。信上,详细描述了曹军在漠北大破鲜卑,以及战后由首席军师陈默主导的一系列安置措施。
随着阅读的深入,诸葛亮眉头越皱越紧。当他看到强制汉化教育、积分劳动制、鼓励通婚等字眼时,他那持着棋子的手,竟微微颤抖起来。
“这……”徐庶低声道,“守拙他……这是在做什么?此等手段,与暴秦之法何异?当年在颍川,他与我等共论天下,言必称王道仁义,为何如今行事,却如此酷烈霸道?”
诸葛亮沉默不语,他缓缓将手中的白子放回棋盒,抬头望向遥远的北方夜空,眼神中充满了深深的困惑与不解。
他想起了多年前,在颍川的书院里,那个总是带着温和笑容,能和他们从《周礼》谈到天下大势的陈默。
那时的陈默,才华横溢,却谦逊自守,故得表字守拙。他们曾一同抨击暴政,一同畅想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世界。
可现在,从北方传来的消息,却让他感到无比的陌生。那个曾经温和的守拙,似乎变成了一个手持刻刀,冷酷地雕刻着民族命运的匠人。他的仁,为何如此冰冷,带着铁与血的味道?
“元直,”诸葛亮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迷茫,“我有些……看不懂他了。”
他甚至产生了一股冲动,想要立刻北上,去到曹营,当面问一问陈默,这是否还是他们当初共同的理想。
但理智告诉他,他们早已分属不同阵营,天下大势,波诡云谲,早已不是当年书院里可以意气风发的少年之时。
最终,他只能将这份困惑与一丝若有若无的失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他隐隐感觉到,他和陈默之间,那条名为理想的道路,似乎已经分岔,正走向截然不同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