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章:折节下士,昔日寇仇今为座上宾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3079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邺城学宫的建立,如同一块投入湖中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远超出了河北的范围。但陈默深知,学宫的根基,不仅仅在于宏大的构想和崭新的校舍,更在于师资和生源。
    生源,已经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而师资,除了荀彧、华佗这等领军人物,还需要大量的中坚力量。这些人,从哪里来?
    陈默的目光,落在了邺城大牢的一份特殊名单上。
    这份名单上,记录着的是袁绍兵败后,被俘或投降的文官武将。其中,袁绍的两个儿子,袁熙和袁尚的旧部,占了大多数。
    这些人,在官渡之战和之后的一系列扫荡战中,与曹军是死敌,手上或多或少都沾过曹军将士的鲜血。
    按照惯例,这些人要么被处死,以绝后患;要么被贬为奴隶,永不叙用。
    曹营内部,主张杀的声音也一直没有停过。特别是夏侯惇、曹洪这些与袁军血战过的将领,更是恨不得将他们扒皮抽筋。
    “先生,这些人,都是袁氏的死忠,心怀故主,留着他们,终究是祸害!”夏侯惇在一次议事中,毫不客气地说道,“不杀,难以告慰我死去的将士们的在天之灵!”
    陈默没有反驳,只是平静地问了一句:“元让将军,杀光他们,然后呢?河北这么大的地方,我们的人手,够用吗?”
    夏侯惇一时语塞。
    陈默继续说道:“这些人中,有熟悉河北地理、民情的文吏,有善于练兵、守城的将校。他们是我们的敌人,没错。但他们,同样也是我们急需的人才。杀了他们,是泄了一时之愤,但损失的,却是我们自己的未来。”
    “可他们不肯归降啊!”曹洪嚷嚷道,“我派人去劝降过好几次,那些家伙,一个个都梗着脖子,宁死不屈!简直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那是因为,我们的方法不对。”陈默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自信的光芒。
    废话,你派几个大头兵,提着刀去劝降,人家不把你当成催命鬼才怪。
    对付这些有骨气的读书人和将领,得玩攻心计。得让他们觉得,投降不是因为怕死,而是找到了更好的归宿和更高的理想。
    他转向曹操,躬身道:“主公,默请命,亲自去见一见这些人。或许,能为我邺城学宫,为主公的大业,再添几块基石。”
    曹操看着陈默,沉吟片刻。他知道陈默的本事,但这些人毕竟是顽固的死敌。他有些担心陈默的安危。
    “先生要去,自然可以。但必须带足护卫。”曹操最终还是同意了,“典韦,你亲自带人,寸步不离地保护先生!”
    “喏!”典韦轰然应诺。
    于是,接下来几天,邺城出现了一幕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景象。
    位高权重的陈默先生,竟然亲自走进了那座阴暗潮湿的大牢。他没有带审讯的刑具,而是带去了干净的衣物、热腾腾的饭菜,甚至还有几坛上好的美酒。
    他第一个要见的,是原袁尚麾下的谋士,审配的侄子,审荣。此人虽然名声不显,但陈默从情报中得知,他为人极有智计,且精通河北水利,只是因为出身旁支,一直不被重用。
    牢房里,审荣蜷缩在角落,面如死灰,以为是来送他上路的。
    然而,陈默却只是让典韦摆上酒菜,然后屏退左右,亲自为他斟满了一杯酒。
    “审先生,请。”陈默的态度,不像是在对待一个阶下囚,倒像是在邀请一位好友。
    审荣愣住了,警惕地看着他:“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要杀便杀,何必如此惺惺作态?”
    陈默也不生气,自顾自地饮了一口,才缓缓开口:“我若要杀你,一张文书足矣,何必亲自前来?我来,是想请教先生一个问题。”
    “请教?”审荣冷笑。
    “是。”陈默的表情很认真,“我观河北地图,漳河水系复杂,时有泛滥。我欲效仿大禹,疏通河道,兴修水利,以绝水患,造福万民。但苦于没有精通此道之人。听闻先生对此深有研究,不知可否赐教一二?”
    审荣彻底呆住了。他没想到,陈默找他,竟然是为了谈论水利。这是他一生研究的心血,却从未被人重视过。此刻,被这位传说中的仁圣当面请教,他心中的那堵冰墙,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
    他沉默了许久,终于还是忍不住,就着陈默提出的几个关键河段,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从水文地理,到历年水位,再到他自己构想的疏浚方案,说得是眉飞色舞,完全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陈默则一直认真地倾听,时不时点头,或者提出一两个切中要害的问题,让审荣更是引为知己。
    一场长谈,从中午持续到黄昏。
    最后,陈默站起身,对着审荣长长一揖:“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先生之才,若埋没于此,不仅是先生的损失,更是河北万民的损失。邺城学宫,新建格物院,下设水利科,我欲聘请先生为科长,将您这一身经天纬地之才,传授给更多的学子,并主持河北水利改造,您,可愿意?”
    审荣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真诚的目光,听着那番让他热血沸腾的话语,他再也无法拒绝。他一个罪人,何曾受过如此的尊重和期许?
    “荣……愿为先生效死!”审荣双膝跪地,泣不成声。
    搞定了审荣,陈默的下一个目标,是原袁熙麾下的将领,焦触。此人作战勇猛,且善于练兵,在袁军中颇有威望。
    对待武将,陈默用了另一种方式。
    他直接将焦触从大牢里提了出来,带到了邺城的校场。
    “焦将军,我知你不服。”陈默指着校场上正在训练的曹军士卒,“你觉得,你的兵,比我的兵,如何?”
    焦触看着那些士卒,虽然队列整齐,但眉宇间总有些骄兵之气。他冷哼一声:“不过是手下败将,有何可比?”
    “好!”陈默抚掌一笑,“我给你三百新兵,你给你原来的旧部三百人。你用你的方法练,我用我的方法练。一月之后,我们在此比试一番。若你赢了,我放你和你的人安然离去。若你输了,你和你的人,便留下来,为我训练一支全新的军队,如何?”
    这是一个赌约,一个关乎尊严的赌约。
    焦触那颗早已沉寂的心,瞬间被点燃了。他死死地盯着陈默:“此话当真?”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接下来的一个月,焦触几乎是废寝忘食地投入到了练兵之中。他要用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
    然而,一个月后,当两支军队站在校场上时,高下立判。
    焦触的兵,依旧是传统的方阵,令行禁止,杀气腾M腾。
    而陈默亲自指导的那三百新兵,却完全是另一番模样。他们三人一组,五人为伍,演练着一种进退有据、配合默契的小队战术。他们的装备,也经过了改良,更加轻便实用。
    比试开始,焦触的方阵虽然勇猛,但在那种灵活多变的小队切割战术面前,却显得笨拙不堪。很快,阵型就被冲得七零八落,不到半个时辰,便已溃不成军。
    焦触呆立在场中,面如死灰。他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陈默走到他面前,没有嘲讽,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将军之勇,天下皆知。但时代在变,战法也需与时俱进。我邺城学宫,新建武学院,正缺一位像将军这样,既有实战经验,又肯钻研新战法的总教习。不知将军,可愿屈就?”
    焦触看着陈默,又看了看自己那些虽然战败,但依旧对他充满敬意的旧部。他单膝跪地,将佩剑双手奉上:“末将焦触,愿为先生效劳!”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
    陈默用不同的方法,或以理想感召,或以才学相吸,或以实力折服。他就像一个最高明的猎手,精准地找到了每一个人的弱点,然后用他们最无法抗拒的方式,将其一一收服。
    审荣、焦触、张南、马延……这些昔日袁氏的股肱之臣,昔日的寇仇,如今,都成了陈默座上宾,成了邺城学宫的中流砥柱。
    这一番折节下士的操作,彻底震撼了曹营内外。
    那些原本还对陈默心存芥蒂的降将降吏,彻底放下了包袱,真心归附。而曹营内部的将领们,也对先生的手段,佩服得五体投地。
    夏侯惇在一次酒后,拉着陈默的手,大着舌头说:“先生……俺服了!俺是真的服了!你这脑子……比俺的刀,厉害多了!”
    曹操更是龙颜大悦。陈默此举,不仅为他收拢了大批人才,更是兵不血刃地,彻底消弭了袁氏在河北最后的政治影响力。
    一个根基稳固,人才济济,思想统一的河北,一个全新的政治文化中心——邺城,正在陈默的手中,冉冉升起。
    而它的光芒,也开始不可避免地,刺痛了某些人的眼睛。
    远在许都的汉献帝,以及他身边那些硕果仅存的汉室忠良,正用一种复杂而警惕的目光,注视着北方发生的一切。他们敏锐地感觉到,一个足以颠覆他们所认知的一切的庞然大物,正在成型。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