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八章:青囊悬壶,仁圣之名光耀冀州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620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当陈默带着华佗走出疫区大营时,等候在外、心急如焚的典韦几乎要冲上来将他抱住。但当他看到先生身后那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时,又硬生生止住了脚步,只是瓮声瓮气地问了一句:“先生,这位是?”
    “恶来,这位,就是能救邺城万民的活神仙。”陈默的脸上,是多日来难得一见的轻松笑意,“这位是华佗,华元化先生。”
    “华佗?”典韦挠了挠头,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哪听过,但一时想不起来。不过,只要是先生认可的人,那必然是了不起的人物。他立刻对着华佗抱拳,行了一个军中大礼:“俺典韦,见过华先生!”
    华佗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已经越过众人,望向了远处灯火通明的邺城。那座繁华的城市,此刻在他眼中,却像是一个被病魔笼罩的巨大病人,等待着他的诊治。
    陈默没有耽搁,当夜便将华佗请入了专门为他设立的防疫总署——一个由相府直接管辖,拥有最高优先级的临时机构。
    “华先生,您看,还需要什么?人手,药材,权力,只要您开口,我立刻去办!”陈默的态度,恭敬到了极点,完全不像一个权倾河北的相国,倒像是一个虚心求教的弟子。
    华佗对陈默的态度颇为满意,他一生见过的达官显贵不知凡几,但像陈默这样,真正将医者和生命放在首位的人,却是第一个。
    “人手,我需要一批能识文断字,且胆大心细的吏卒,由我亲自培训。药材,我需要城中所有药铺的全力配合,按我开出的方子,不计成本地供应。权力嘛……”华佗看了一眼陈默,“我需要绝对的临机处置之权,在疫区之内,我的话,就是命令。”
    “好!”陈默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下来,“从明日起,我亲自坐镇防疫总署,为您调配一切资源。谁敢不从,我亲自斩了他!”
    有了陈默的尚方宝剑,华佗的“青囊之术”终于得以毫无阻碍地全面施展。
    第二日,邺城百姓惊奇地发现,城中出现了一道奇景。一队队吏卒,不再是凶神恶煞地封锁街道,而是抬着一口口大锅,在各个街口熬煮着一种气味古怪的汤药,免费分发给百姓饮用,并称之为避瘟汤。同时,还有专人挨家挨户地宣传着一些简单易懂的口号:“饭前要洗手,生水不能喝,有病早报告,全家都安康。”
    这些,自然都是陈默根据后世的卫生知识,结合华佗的建议,推广开来的。
    而在疫区之内,华佗则展现出了他神乎其技的医术。
    他首先将病人按照病情的轻重,分成了不同的区域,进行差异化治疗,这大大提高了救治的效率。他开出的药方,也并非千人一方,而是根据每个病人不同的体质和症状,进行细微的调整。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不仅精通汤药,还擅长针灸。只见他手持银针,在病人的穴位上或刺或捻,往往几针下去,那些上吐下泻、痛苦不堪的病人,症状便能得到明显的缓解。
    在华佗的亲自指导下,一批批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清洁、消毒、喂药、护理的工作。疫区之内,虽然依旧愁云惨淡,但那种令人窒息的绝望气氛,却在一点点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秩序井然的希望。
    陈默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防疫总署。他一方面要协调各方,确保华佗的命令能够畅通无阻;另一方面,他也在贪婪地学习着华佗的医学知识。
    赚大了!这可是原装正版的华佗亲授课程啊!什么麻沸散、五禽戏,回头都得给我整一套。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就不至于这么被动了。这可是能传之后世,福泽万民的宝贝!
    他甚至专门派了几个文笔最好的书吏,将华佗的每一次诊断、每一个药方、每一次的针灸手法,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命名为《时疫防治纪要》。
    时间,在紧张而有序的救治中,一天天过去。
    奇迹,真的发生了。
    七日后,疫区第一次出现了死亡人数为零的报告。
    十日后,第一批被治愈的病人,在百姓们难以置信的目光中,走出了隔离营。他们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精神却已经恢复了过来。他们对着华佗和陈默的方向,长跪不起,泣不成声。
    半月后,疫情被完全控制住。新增病例几乎绝迹,治愈出营的人越来越多。
    当最后一个病人康复,邺城宣布解除全城警戒的那一天,整个城市都沸腾了。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他们高呼着两个人的名字。
    “华神医!活菩萨啊!”
    “陈先生!仁圣在世!”
    百姓们将最美好的词汇,毫不吝啬地献给了他们。如果说,之前的丰收,让陈默得到了仁的名声,那么这一次战胜瘟疫,则让他真正披上了一层圣的光环。在百姓眼中,能让他们吃饱饭的是仁者,而能将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那便是圣人了。
    曹操站在邺城的城楼上,看着下方欢庆的人潮,心中感慨万千。他对身旁的荀彧和郭嘉说道:“孤戎马一生,攻城略地,杀人无数,所得的,是敬畏。而先生,只是救了一些人,得到的,却是爱戴。这敬畏与爱戴之间,高下立判啊。”
    荀彧躬身道:“主公,这正是王道之所在。守拙以仁圣之名,行王道之实,使河北民心归附,其功绩,不亚于十万精兵。”
    郭嘉则嘿嘿一笑:“主公,我看这样更好。您唱黑脸,守拙唱白脸。一个让天下人怕,一个让天下人爱。这怕与爱,不就都归了主公您吗?”
    曹操闻言,指着郭嘉大笑:“奉孝啊奉孝,就你鬼点子多!”
    笑声中,是掩饰不住的得意。
    而此时,事件的中心人物陈默,却正在和华佗进行一场深刻的谈话。
    “华先生,经此一役,默有一个不情之请。”陈默郑重地说道。
    “但说无妨。”华佗对这个年轻人,已是越看越欣赏。
    “默想在邺城,建立一所医学院。由您来担任祭酒(校长),将您的青囊之术,还有这次防治时疫的经验,系统地整理出来,传授给更多的学子。让他们成为火种,将医术的光芒,洒遍天下的每一个角落。让今日邺城之悲剧,不再重演。”
    华佗闻言,浑身一震。他行医一生,敝帚自珍,虽然也收了几个弟子,但从未想过要将自己的医术如此大规模地公开传授。
    “这……我一身所学,乃家传之秘……”他有些犹豫。
    陈默看出了他的顾虑,起身长揖及地:“先生,一人之力,终究有限。您能救一城,能救一州,但能救天下吗?若将您的医术发扬光大,培养出成百上千个如您一般的医者,那才是真正功在千秋,利在万代的大功德啊!到那时,您救的,就不是百人千人,而是千千万万的后世子孙!”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华佗的脑海中炸响。
    他看着陈默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他一生追求的“悬壶济世”,在陈默描绘的这幅宏大蓝图面前,似乎显得有些渺小了。
    良久,华佗长叹一声,扶起陈默,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好!老夫答应你!这医学院,我来办!我这一身医术,从今日起,不再是我华佗一人的,而是天下人的!”
    陈默大喜过望。他知道,自己又为这个时代,埋下了一颗无比重要的种子。
    然而,解决了温饱和健康这两大生存问题之后,一个新的,也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一个民族,光能活着,是不够的。
    它的魂,又该立于何处?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