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暗夜离港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35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话不多说,水头转身就往船头走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集装箱堆垛的阴影里。我则深吸一口气,忍着大腿根的隐痛,一瘸一拐地走向船尾。
刚在船尾站定没多久,就听见高频对讲机里传来李哲略显急促的呼叫:“二副二副,引水上来了!准备上驾驶台了!”
“收到。”二副冷静的声音从对讲机传出。
不一会儿,就看见李哲打着手电,引着那个穿着深色引水员制服、拎着公文包的身影,快步穿过主甲板,朝着生活区梯口走去,很快便消失在门内,往驾驶台而去了。
紧张的离港程序就此拉开序幕。
很快,船上各处的广播喇叭“刺啦”响了几声,随即传出了三副清晰而冷静的指令声:
“甲板部甲板部,前后准备离港!”
声音在空旷的夜空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指令就是命令。不一会儿,二副已经换好了工装,带着老陈从生活区快步走了下来,抵达船尾集合点。二副的眼神锐利,迅速扫视现场。
“先带拖轮!”二副下令。
我们立刻行动。像靠港时一样,但顺序相反。将沉重的拖缆撇给早已在舷外等候的拖轮,连接妥当。
“把缆机的泵给打开!”二副喊道。我跑到那台钢铁巨兽般的缆机旁,扳动液压泵的开关,它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叫,动力开始传递。
“再把缆机的离合给挂上!”二副紧接着命令。我用力推上沉重的离合操纵杆,传来“哐当”一声沉重的结合声。刹车先别动,保持松开状态。
“卡带,你去把挡鼠板收了!”二副分派任务。
我立刻跑到舷边,将那块沉重的、防止老鼠沿缆绳爬船的钢板挡板从导缆孔上解下,拖到一旁固定好。
接着,我们三人——二副、老陈和我——迅速转移到舷梯旁。收舷梯!三人各司其职:一人操作绞车,两人扶着引导,配合默契。沉重的钢铁舷梯被缓缓绞起,脱离码头岸沿。善后的工作(比如固定销、栏杆等)留着待会做,现在速度第一。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六根缆绳收回来!”二副强调,目光紧盯着码头。
他站在舷边,盯着码头工人的进度。工人们正在快速地将套在缆桩上的缆绳琵琶头解开。二副举起手,给我们手势——准备就绪。
“收!”看到最后一个缆绳脱离缆桩,二副猛地一挥手,一声令下!
我立刻操作缆机。离合早已挂上,泵在轰鸣。我将操纵杆猛地推向“收缆”位置。
“嗡——嘎吱吱——!”
缆机发出吃力的轰鸣,滚筒飞速旋转,那六根粗重的尼龙缆绳快速收回,像被惊醒的巨蟒,摩擦着导缆孔,“刷刷刷”地蹿回船上,带起一片水花。
连绞了五六分钟,才把所有的缆绳都从水里、从码头上绞了回来,沉重地盘绕在缆机滚筒下方。
“刹死!”二副喊道。
我迅速回中操纵杆,并用力拍下刹车装置!“哐!”一声闷响,缆机彻底锁死,船尾与码头最后的物理连接被彻底切断。
“快!做善后!”二副催促道。
我们立刻分头行动:将绞回来的缆绳绳头固定好,防止松脱;将舷梯的栏杆收起放平;检查舷梯的开关按钮是否复位;将刚才随手放置的工具归位……一切需要移动的设备都收好,并确保牢固固定。
一切处理完毕,二副拿起对讲机,语气平稳地报告:
“报告驾驶台,船尾已完成离港,所有设备已归位固定,我们先撤了!”
短暂的静电噪音后,船长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平静而简短:
“好的,回来吧。”
听到指令,我们三人这才真正松了口气。二副挥挥手,示意我们可以离开作业区域了。我们拖着疲惫的步伐,朝着生活区的灯光走去,将喧嚣的码头和逐渐远去的岸线留在了船尾的黑暗之中。
船尾离港的喧嚣过后,甲板部的人仿佛瞬间蒸发。只留下我一人在办公室等着。空气里还残留着刚才忙碌的余温,但对讲机已经安静下来。
原因无他,引水还有一个多小时才下船。而且,还不知道要在哪一边下——是左舷还是右舷?这完全取决于引水艇最终靠哪边。(一般是选择下风舷,避风,好靠上大船)就只能在这边等,等大副、水头他们从船头忙完回来,或者等驾驶台的新指令。
坐了大概有十分钟,屁股还没把塑料椅子捂热,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是大副。他脸上也带着忙碌后的倦容,但眼神依旧专注。他径直走到办公桌前,重新摊开那些写满数据的纸张,接着弄他的货物积载图,计算着下一个港口的装卸顺序。
他瞥见我像个门神似的杵在旁边,打了个招呼,语气平淡地解释了一句:“水头在船头瞭头呢,”
“好吧。”我应了一声。得,看来一时半会儿是没我事了,但也不能走开。
我于是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坐着,尽量找了个舒服点的姿势。沉重的安全帽摘下来放在一边。眯着眼,试图缓解眼球的干涩和浑身的酸痛。困得实在不行了,眼皮像有千斤重,大脑因为缺觉和刚才的紧张作业而嗡嗡作响,意识开始模糊,渐渐滑向混沌的边缘……
就在我快要睡着的时候,腰间挂着的对讲机突然又响了!
“水头水头,引水左舷下,水面一米!”是小平头从驾驶台发出的清晰指令。
我一个激灵,瞬间清醒,睡意被驱散得无影无踪。
不一会儿,频道里传来水头简短有力的回应:“收到。”
指令就是命令!我立刻从沙发弹起,抓过安全帽扣上,直奔左舷而去!
到了左舷梯口,水头还没来。但我不能干等着。先把准备工作给做了。
我利落地把覆盖在引水梯上的厚重帆布解开,卷好放到一旁。然后把沉重的软梯从储藏处掏出来,这玩意儿浸过海水,死沉死沉的,只能慢慢弄就行,把它顺到舷边。接着,把舷墙栏杆上的大门打开,扳开安全销,把连接大门的沉重卸扣解下来,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刚忙活完这些,就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略显拖沓却快速的脚步声。水头来了。
他扫了一眼我已经完成大半的准备工作,没多说什么,只是冲我点了下头。俩人配合着干,默契早已融入日常。他主要负责探身舷外挂接和检查,我则在里面传递和固定。
很轻松,很快就解决了一切。沉重的引水梯被准确挂上D型环,踏阶理顺,高度调整到位,所有安全措施确认无误。
整个过程高效、沉默,却行云流水。做完最后一步,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水头拿出对讲机:“驾驶台,左舷引水梯已备好!”
“收到。”对方平静回应。
剩下的,就是等待那艘小艇的到来,以及引水员离开后的又一次收尾。但至少,这最后一环,我们已准备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