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钢铁巨轮上的众生相(下)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736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书接上文,我们接着介绍成员。
    ⑪准高水李哲——”流量乞丐”
    李哲是东北吉林人,是船上最会精打细算的95后。他能在99元/2G的卫星网络里,用缓存玩转《金铲铲》。据说家里很有钱,但就是受不了家里的管教,所以才来跑船的。在船上,有吃有喝,有网上网,没网找网。实在没网,就看小说,生活非常惬意……
    凌晨0-4下班,会和二副,还有机舱两个值班的机工轮机员一起聚餐,涮火锅也是常有的事
    。每次靠港上海,都会买很多零食水果。有的是提前网上买了的,伙食供应商送上来,有的是他自己下地,去附近的商场超市买的。有次靠泰国,他自己一个人下地,打车去买榴莲和芒果,这操作,一般人还真是不敢呢!
    ⑫高水陈要军——”电子机工的扫地僧”
    陈要军是个精瘦的河南汉子,黢黑。他总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黑短裤,还有两双穿着很硌脚的老布鞋。他走路时习惯性驼背,像是常年弯腰检修设备留下的职业病,可那双眼睛却亮得吓人——尤其在捣鼓电路板的时候,活像夜猫子见了鱼。
    早上8点下了班,都会跟着老电一起,换灯泡,拆机器,换冷箱插头……
    虽然只是初中学历,但能考下来电子技工证,以后要做“老电”,也已经是这个行业的天花板了。
    他也是90后,但结婚早,儿子在上中学。而我,98年的,也才刚入社会,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条船……这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机舱棚里的”江湖”》
    ⑬机工长刘顺信——”乳山摩斯密码”
    机头刘顺信说话带着浓重的胶东口音,新来的实习生总要请他重复三遍才能听懂。(虽然都是山东人,但口音这一块,相差甚远)
    有次主机报警,他急得飙方言:”那嘎达的轴瓦要拉胯!”值班轮机员一脸懵,直到看见机油压力表归零才反应过来。
    这个山东老汉有双神奇的手——能用液压扳手给实习生剃头,拿游标卡尺当梳子。(有点夸张了,但真要这么做,也不是不行~)
    ⑭机工张海城——”蓬莱灯泡”
    张海城的光头是机舱第二光源——反光系数高达0。9,老轨常开玩笑:”晚上巡检不用带手电,把老张脑袋擦亮点就行。”有次全船停电,船长真让他站在配电盘前当临时照明。
    这个看似粗犷的汉子其实心细如发。某次夜班发现辅机异响,他贴着机器听了半小时,突然说:”第三缸喷油嘴积碳了,厚度大概0。2mm。”拆开一看,误差不到0。05mm。更绝的是他的”威士忌疗法”——往高温轴承上泼酒降温,美其名曰”苏格兰式急冷处理”。
    老张的保温杯里永远泡着加枸杞的茶。他从来不买瓶装矿泉水或者其他饮料,只是在厨房接水喝。有时候接热的,直接喝。有时候接净化过的冷水,用大桶装,扛回去烧开了喝。
    每次早上剩下的粥,都会被老张打包带走,说是晚上热一热再喝。(在节省这方面,真就无人能敌了!)
    ⑮机工任君伟——”天津秤砣”
    任君伟的体重是船上的未解之谜——体检表上在”超重”和”肥胖”间反复横跳。船医说这是”工伤”:”天天闻机油味,代谢能正常吗?”
    一双黢黑的熊猫眼,感觉下一秒很有可能猝死过去。
    不过每顿饭他都是最积极的一个(早饭不算,他凌晨4点下班,怎么可能六点半过来吃早饭呢~),中午十一点开饭,他基本上都是十点四十就来餐厅了。下午五点开饭,他也是四点半就来了。真是“饿死鬼投胎”了!
    ⑯机工唐国成——”内蒙厨神”
    唐国成是机舱夜班的灵魂人物。当别人啃方便面时,他在厨房煮火锅——黄油打底,老干妈调味,最后撒上压缩饼干碎,美其名曰”海员黯然销魂锅”。时不时做个烤鱼,煎个牛排,全船人加了个餐,生活水平也是好起来了。
    这个内蒙古汉子最受不了别人说他家乡话不标准:”俺们那旮沓。。。不对,我们呼伦贝尔。。。”最近正教任君伟蒙语,结果把”我爱你”教成了”我烤羊”,害得老任给女儿发语音闹出大笑话。
    ⑰电机员卞亚——”电路老中医”的清醒与微醺
    卞亚是个发福的中年男人,老家江苏宿迁。工装口袋里永远揣着三样东西:万用表、老花镜和一小包薄荷糖。他走路带风,说话不紧不慢,带有老家宿迁的口音,爱喝白酒,忙完一天的工作,总会在吃饭的时候小酌两杯。
    他是全船电路系统的”老中医”,擅长”望闻问切”:
    ”望”:一眼能看出电路板上的虚焊点,像老中医看舌苔
    ”闻”:通过焦糊味判断短路位置(”嗯,这是电容烧了的味道,带点杏仁苦”)
    ”问”:检修前必先问设备”病史”(”上次大修是什么时候?换过哪些元件?”)
    ”切”:手指轻触线路,感受电流震颤,像号脉一样精准。
    当然还有绝活:能在全船停电时,仅靠应急灯的微弱光线完成主配电板维修。给雷达显示器加装的”故障预测程序”,能提前12小时预警电路老化。
    上船前,正好是他儿子大婚。中午刚喝完喜酒,下午就定了飞机票,飞到福州,辗转打车来到船厂。这也算是人生中一件不一样的遭遇了。
    ⑱大厨鲁继法——海上灶王爷的双面人生
    大厨是个圆脸微胖的中年男人,围裙上沾着的油渍构成了一幅抽象的世界地图——左襟的辣椒印像南美洲,右摆的酱油痕似非洲大陆。他总爱把那把船上的新菜刀藏起来,怕被其他人用。有次我要剁羊排,大厨才依依不舍的把那把刀拿出来(该说不说,那把刀是真好用!好几次差点剁的我手指头!)
    炒菜时必先往锅里淋一勺料酒,美其名曰”祭海”;尝咸淡从不用筷子,直接伸手指蘸汤,号称”人肉盐度计”!
    大厨有严重的鼻炎,无论是在休息还是工作,喷嚏打个不停。(至于有没有打到菜里,那我就没注意咯!)
    他有个油乎乎的笔记本:上面记着客餐的时间,人数,港口(这些是要上报的,名曰“招待”,我们可以拿钱)
    ⑲甲板实习生(甲板卡带),当然就是我自己啦!我是黄俊,船上的”甲板卡带”——这个外号源于我第一天登船时。(卡带,是由英语单词“cadet”音译过来的,船上对实习生都是这么叫,无论是实习三副,还是实习水手都一样,包括机舱的实习生)
    一米七四小个,一百八九十斤的大肚腩,在船上拿着最低的工资,干着最累的活儿。每天的工作都已经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稍有空闲的时间,都得滚去学习(当然也有累的时候,偷会儿懒~)
    ⑳高明飏——全船最年轻的小伙儿
    小高04年的,今年21岁。在海事局上船检查的时候,翻看证件。“04年”,未成年?
    且不说人家海事局了,连咱们自己人都觉得,这小孩怎么能跑船呢?(所以说嘛,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
    小伙儿一米七八上下,但体重只有一百一十多斤,可想而知,他该多瘦呀!姑且给他起个外号——巍山竹竿(人家是山东巍山的)
    像这种瘦小的“模特”,那肯定是要被“绑”起来的呀!每次演习(一个月演习一次,根据情况,船长会安排N次),小高都是被当做玩偶一样,绑在担架上,以作为救生演习。啧啧~还是挺好玩的呢!
    好了,这就是我船的所有人,有可能这条船都不会跟他们有交集,但,百年修得同船渡,这缘分还是很深的。珍惜当下,祝愿每位同事都能开心出海,平安到家!

2024, LCREAD.COM 手机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