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攀登“地狱阶梯“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2392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10月4日,六点的闹钟响起时,我还在为即将开始的航海生活兴奋不已。
连体设计、消防员同款颜色,这套工作服看起来既专业又帅气。劳保鞋刚穿上就感觉脚被”禁锢”,每走一步都像踩在铁板上。
我特意按照之前报的175尺码选了衣服——毕竟身高174,应该绰绰有余。可当我套上第一件时,现实给了我一记闷棍:衣服像第二层皮肤,弯腰时拉链发出”咯吱”的抗议声。蹲下?不存在的!连系鞋带都得像做高难度瑜伽动作。
我赶紧联系派员人员:”这衣服小了,能不能换大一号?”
”暂时没有多余的,等上船再寄吧。”
我的侥幸心理:”好吧,反正就这两天,忍一忍就过去了。”
结果——直到下船都没见到新衣服!我只能穿着这身”紧身衣”度过整个航海初期,活像个被衣服绑架的水手。
清晨的集合哨声划破了酒店的宁静。我们一群新人拖着行李,像一群刚入伍的新兵,在派员人员的催促下快步走向停在外面的大巴车。
大巴车拐进酒店背后的小巷时,车身几乎擦着两侧的墙壁,惹得司机直按喇叭。
透过车窗,我看到外面是典型的闽北风光——青山绿水间点缀着古朴的民居,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桂花香。
正值妈祖季节,车窗外不时闪过祭拜的场景:有些小庙就建在路边,香火缭绕,几位老妇人正虔诚地烧香跪拜。有些商铺门口摆放着水果、糕点等供品,旁边插着几炷香,显然是为了祈求妈祖保佑生意兴隆。路过码头时,看到几个渔民正对着海的方向默默祈祷。
我好奇地问派员人员:”妈祖是什么神?为什么这里这么多人信奉?”
他笑着解释:”妈祖是海上保护神,渔民和船员都信她,保佑出海平安。你们以后在船上也会经常看到妈祖像的。”
福州依山傍水,城市建筑与青山相互映衬,远处的山峰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路边很多榕树,气根垂下来像胡须一样,据说这是福州的市树,象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偶尔能看到闽江的支流,江水清澈,岸边有老人在钓鱼,一幅悠闲的市井画卷。
大巴车在福州城区盘旋了约三小时后,窗外的风景开始急剧变化——高楼大厦逐渐被低矮的厂房取代,柏油路变成了坑洼的水泥路,两旁开始出现大片荒地。远处隐约可见巨大的龙门吊和烟囱,空气中飘来淡淡的机油味,预示着我们正在接近船厂的核心区域。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让人恍惚,仿佛穿越了城市与工业的边界,即将踏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当大巴车终于停在一扇锈迹斑斑的大铁门前时,我意识到——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眼前的船厂比想象中还要庞大,数艘半成品的货轮像巨兽般横卧在船坞中,焊接的火花在阳光下闪烁。地面布满油污和铁屑,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油漆的气味,工人们穿着沾满油渍的工作服匆匆穿梭。站在船厂中央,仰望着高耸的龙门吊和巨大的船体,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航海事业的厚重与庄严。
派员人员带我们参观了正在改造的货轮(内贸改外贸),压载水系统是外贸船的必备设备,用于调节船舶的稳定性,确保远洋航行的安全。还有卫星通信系统、冷藏集装箱接口等,这些设备将让船舶适应更复杂的国际航线。
当那台老旧的吊机发出刺耳的轰鸣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真的要开始航海生活了。
七个行李箱被塞进一个吨袋里,像被打包的货物一样悬在半空。看着它们晃晃悠悠地升向甲板,我既担心又好笑——这大概就是航海生活的第一个”考验”吧。
那段看似普通的舷梯,在我脚下却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每上一级台阶都像在攀登珠穆朗玛峰,双腿发酸,呼吸急促。
内心OS:”这哪是舷梯?分明是“地狱阶梯“!”
现实打脸:旁边一位老水手轻松地哼着小调往上走,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平时真的该多锻炼了!
穿过那扇高得离谱的水密门时,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门外还有一道门的设计让我咋舌——这哪是门?简直是”诺亚方舟”的入口!狭窄的走廊、昏暗的灯光、此起彼伏的机械声,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既新奇又不安。七拐八拐的楼梯和标识不清的通道,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误入了某个科幻电影的场景。
当终于找到那间最小的水手房间时,我的心情又变得不一样了。
门一打开,满地的行李让我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这明明就是个”行李仓库”!询问后得知隔壁还有一间更小的房间时,我几乎是”欢天喜地”地冲了过去。
虽然这间屋子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和一个柜子,但在那一刻,它却成了我心中最温暖的港湾——这就是我的”海上之家”啊!
内心独白:”管它多小,反正以后这里就是我的“城堡“了!”
独立卫浴、沙发衣柜、空调床头灯……这哪是船舱?分明是五星级酒店的套房!刚还在为行李折腾、舷梯吃力而抱怨,转眼就享受起这种”贵族待遇”,幸福来得太突然。
把背包往床上一扔,甚至有种”终于可以躺平”的错觉——直到广播响起:”所有船员,到高级船员餐厅开会X3……”
条件反射般起身就冲,完全忘了自己还没取行李——典型的”新手上路”状态。
每下一层都像在参加”船员马拉松”,心里默念”千万不要迟到”。虽然墙上有指示,但面对”餐厅、厨房”的字样还是犹豫了一下——毕竟在陆地上,餐厅和厨房通常是分开的。
推开门的瞬间,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小小的餐厅挤得水泄不通,有刚来的新人、跑内贸的老水手、保养船舶的工程师……
高级船员餐厅虽然不大,但明显是船上的”权力中心”,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严肃的表情。
作为刚上船的新人,我站在门口不知所措,既想快点进去又怕打扰到别人。
两张大圆桌勉强塞满整个房间,十几把椅子歪歪斜斜地摆放着,完全看不出”高级”的排场。
冰箱冰柜上厚厚的灰尘和衣服蹭过的痕迹,暴露了这里真实的日常使用状态——所谓的”高级”,不过是相对于普通船员餐厅的相对概念。
这里更像是一个临时凑在一起的”工作食堂”,而非想象中的豪华会所。
看着眼前的场景,我突然意识到——那些关于航海生活的浪漫想象,在这一刻被现实击得粉碎。这里没有香槟塔,没有精致摆盘,只有最朴素的吃饭场所。
虽然叫”高级船员餐厅”,但实际上是所有高级船员(包括船长、轮机长等)的”工作食堂”,没有森严的等级界限。
无论多么高级的职位,在海上都得挤在这个小房间里吃饭——这就是航海生活的本质:平等与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