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品牌效应初构想,志新欲当弄潮儿
加入书签
章节字数:1704
滚屏速度:
保存设置 开始滚屏
“品牌效应?”贾志新第二天一早,嘴里还嚼着和平烙的葱油饼,就含糊不清地问王浩,“表弟,这玩意儿具体怎么弄?是不是得像那些大厂一样,在报纸上打广告?”
王浩喝了口棒子面粥,笑道:“打广告那是以后的事,咱们现在本钱还少,得用巧劲儿。”
“怎么个巧劲儿?”贾志新竖起了耳朵。
“哥,你想想,为什么那些人愿意花高价买咱们的眼镜?”王浩引导道。
贾志新一拍脑袋:“因为时髦!因为戴上显摆!因为别人没有!”
“对!”王浩打了个响指,“这就是咱们的”卖点”。品牌效应,就是要强化这个卖点。咱们得让人觉得,戴咱们的眼镜,就是身份的象征,就是走在潮流最前沿的标志!”
“身份的象征?潮流最前沿?”贾志新咂摸着这两个词,眼睛越来越亮,“我明白了!就像人家说的”的确良”衬衫,穿上就是比别人高一头!”
“差不多这个意思。所以,首先,咱们得有个响亮的名号。”王浩说。
“名号?就叫”贾氏眼镜”?”贾志新脱口而出。
王浩差点没呛着:“哥,这名儿太土了。咱们卖的是时尚,名号也得洋气点,让人一听就觉得不一般。”
“洋气点……”贾志新犯了难,他肚子里那点墨水,起不出什么洋气的名字。
王浩想了想,说道:“不如叫”领潮者”怎么样?引领时尚潮流的人。”
“领潮者……领潮者……”贾志新念叨了几遍,“哎,行啊!这个名儿听着就有劲儿!比什么”光明眼镜店”、”大众眼镜行”强多了!”
“光有名号还不行,咱们得有点”仪式感”。”王浩继续说道,“下次卖眼镜,咱们不能再用那破布口袋了。得弄个像样点的盒子或者布袋,上面印上咱们”领潮者”的标志。”
“标志?像商标那样?”
“对!我回头画一个,简单又好记的。再配上一句广告语,比如”领潮者眼镜,让你成为焦点”!”
贾志新听得热血沸腾:“行!这个好!焦点!我喜欢这个词儿!”
“还有,咱们可以搞点”会员制”的雏形。”王浩抛出又一个新概念。
“会员制?”
“就是给那些买过咱们眼镜的老顾客一点特殊待遇。比如,下次他们再来买,或者介绍朋友来买,可以给个小折扣,或者送个擦镜布什么的。让他们觉得,成为咱们的顾客,是有优越感的。”
贾志新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些道道他以前可从来没想过。他只知道把东西卖出去就行,没想到卖东西还有这么多学问。
“表弟,你这脑袋瓜里,怎么这么多弯弯绕啊?”贾志新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叫商业思维,哥,慢慢学。”王浩笑道,“总之,咱们的目标,就是把”领潮者”打造成燕京城蛤蟆镜第一品牌!以后人家买蛤蟆镜,不认别的,就认咱们”领潮者”!”
贾志新被王浩描绘的蓝图激励得不行,恨不得现在就去印包装、搞标志。
下午,王浩找了些纸笔,开始设计“领潮者”的标志。他想了几个方案,最后选定了一个简洁的,用字母“LCZ”变形组合,像一股向上翻涌的浪潮,又像一副抽象的眼镜。
贾志新看着那标志,越看越喜欢:“行!就这个!够劲儿!”
接下来几天,王浩又带着贾志新去街上的小印刷厂,咨询印制简易包装袋和卡片的事宜。这年头,个体户搞这些还不多见,印刷厂老板看他们的眼神都带着几分新奇。
由于量不大,价格也不算太贵。两人凑了点钱,先印了百来个牛皮纸袋,上面用单色印着“领潮者”的标志和那句广告语。又印了一些小卡片,作为“顾客回执”或者“优惠凭证”的雏形。
傅明老爷子看他们在院子里折腾这些纸袋子,嘴上不说,但眼神里却少了几分不耐,多了几分琢磨。他发现,王浩这小子,不光是嘴皮子利索,好像还真有点门道。
和平和贾志国虽然不太懂这些,但也乐见贾志新变得积极上进,不再是以前那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
就在他们为下一次“出摊”做准备的时候,贾志新从外面打探消息回来,脸色有点凝重。
“表弟,我今天去西单那边转了转,你猜我看见什么了?”
“怎么了?”王浩问。
“我看见也有人在卖蛤蟆镜了!还不止一个!虽然货色不怎么样,价格也比咱们便宜,但架不住他们人多啊!”贾志新有些担忧,“咱们这”独家生意”,怕是要有对手了。”
王浩闻言,并不意外,反而笑了:“哥,这不正说明咱们眼光好,这生意有市场吗?有竞争才好玩,正好检验咱们”领潮者”的成色!”
【叮!检测到外部竞争环境出现,剧情复杂度提升!】
【“品牌塑造”任务正式开启!成功建立“领潮者”初步品牌认知度,将获得丰厚奖励!】
王浩嘴角上扬,挑战,才刚刚开始。
作者闲话:
贾志新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然而,竞争者也悄然出现,市场不会永远是蓝海。下一敬请期待!继续求票票,求收藏!